第225章 鍾表進行時(2 / 2)

「恩,不錯。」我贊道,「楊筱之,你是怎么想到做這人偶的?」

楊筱之不知道我是誰,以為我也是大學老師,道:「這位先生,在下這也算家傳技藝。」

「家傳?仔細道來。」

「我楊家世居臨安,在唐朝時,一位名叫楊務廉的先祖喜好人偶技巧,並研制了一個僧人模樣的機器人,它手端化緣銅缽,能學和尚化緣,等到缽中錢滿,還可自動收起錢,同時,還會向施主躬身行禮。自此後,這門技藝便傳了下來。到了我父親這一代,家中人丁不旺,父親希望我能讀四書,學五經,以博取功名。而我自幼卻喜好此道,被父母斥為不務正業,父親逝世後,我也沒有其它本事,只有這點祖傳技藝,所以前來大學應聘,一來能夠有口飽飯,二來可以專心研究。」

關於機器人的記載,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雖說中國古代的能工巧匠發明的機器人不過是些機械人罷了。但其器械設計之精巧,機械技術之高超,即便是現代人來,也算是匪夷所思,嘆為觀止。只是我國的這些發明創造大都沒能發揚光大,以至於慢慢淹沒在歷史長河中了。

這是一種悲哀,就像火葯,我們的祖先發明出來,卻被西方人制造出洋槍洋炮,反過來將槍口對准中國。

「恩,楊筱之,可以讓我你這機器人地內部構造嗎?」

楊筱之猶豫了一會道:「好吧。」

我走了過去,近距離地著這具剖開了的機器人。「這里面的機械裝置都是以齒輪或者齒輪組為主吧?」

楊筱之驚訝道:「正是,莫非先生也懂這些?」

我笑笑不語,突然心念一動,轉身回到座位上道:「楊筱之,你知道我朝的水運儀象台嗎?」

在北宋哲宗元佑十一年(0年),時任吏部尚書兼侍讀學士的蘇頌和吏部會史韓公廉等人研制成一種大型儀器設備「水運儀象台」,這台儀器是一部復雜的機械裝置,整個機械系統是利用漏壺流水作動力,使儀器經常保持在一個恆定的速度,和天體運行保持一致。又通過一套復雜的齒輪系統獲得所需要的各種運動,從而達到既能演示天象,又能以多種形式計時、報時。人把這種儀器稱為「天文鍾「,後世的鍾表就是從這里演變出來的。

「知道。在下曾經在一本名叫《新儀象法要》的書上見過,這實為我朝之壯舉啊,要是能夠上一眼實物就好了。」楊筱之有些羨慕也有些失落道,「在下之機器人遠遠無法相比也。」

水運儀象台是集國家之力發明出來的,當然不是楊筱之單槍匹馬可以比擬的。

「楊筱之,你覺得你的機器人和這儀器相比,差在何處?」

「先生,在下仔細研究過《新儀象法要》,對於齒輪裝置的運用,在下認為並不遜之,至於差別,在下以為有三點,一是水運儀象台構思之宏偉非我可及,二是儀器之精准也非我力所及,三是我也沒有這么多精致的齒輪。」

我聽到第三點笑了起來:「所以你想加入臨安大學,依托大學的財力完成你的夢想?」

「是,除了財力還有一點,在下聽說大學里有很多能人,於是想借助集體之力,將在下的機器人做得更好。」

「好,那就進入大學吧,試用期三個月,具體事情這位沈先生會告訴你。我給你的項目不是機器人,而是鍾表。」

「鍾表?是什么?」

「簡單而言,鍾表就是一種用重錘或彈簧的釋放能量為動力,推動一系列齒輪運轉,借擒縱調速器調節輪系轉速,以指針指示時刻和計量時間的計時器。像剛剛我們說道的水運儀象台,還有渾天儀等就含有計時的功能,只是體積大,造價高,根本不適用。我所說的鍾表則要小上很多,對了,全覺下課了嗎?要是下課了,我們就一起去實驗室再議。」

沈逸秋道:「估摸著該下課了。」

我笑道:「要是有了我所說的鍾表,就能相對准確地判斷時間了。」

在2年的英格蘭,一座修道院里就出現了史上首座以砝碼帶動的機械鍾。緊接著,在世紀的意大利北部,一群僧侶建立了鍾塔。現在是265年的大宋朝,無論科技還是經濟都要領先於西方,再加上我這個穿越者,怎么都該能夠研制出世上第一台機械鍾吧?

「公子,回來了?」全覺道。實驗課已經結束,實驗室里只剩下鄭思肖還在向全覺請教什么問題。

「恩,全覺,我們一起來聊聊鍾表這個新項目。」我隨便找了把椅子坐下道。

「是,公子。」

「全先生,學生能一起聽嗎?」一旁的鄭思肖道。

我知道臨安大學的學習氛圍開放,除了自己的專業外,可以隨時旁聽其它專業的課程,同時在業余時間還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科研項目,只要項目負責人認可,便可成為其助手。當然,類似槍炮之類的秘密項目則是不對學生公開的,盡管這些學生都有身份憑證,而且經過戶部的核實。

全覺見我點頭,便對鄭思肖道:「好。」

我講述道:「鍾表是由原動系、傳動系、擒縱調速器、指針系和上條撥針系等部分組成。機械鍾表的原理大致是,利用發條作為動力的原動系,經過一組齒輪組成的傳動系來推動擒縱調速器工作,再由擒縱調速器反過來控制傳動系的轉動速度,傳動系在推動擒縱調速器的同時還帶動指針機構,傳動系的轉速受控於擒縱調速器,所以指針能按一定的規律在表盤上指示時刻,上條撥針系是上緊發條或撥動指針的機件。」

講完後,我見眾人都不明白,又道:「全覺,拿紙筆。」

我在紙上畫出了簡單的掛鍾傳動示意圖:「這是鍾表的一種,你們,這是鍾擺,這是齒輪組,這是指示針。」

「先生,這些齒輪組似乎並不算復雜。」對於齒輪極為敏感的楊筱之道。

「恩,鍾表的齒輪原理並不復雜,關鍵是其精准度。不過,這只是最簡單的,如果以後要做到精確到一個字,甚至更少字時,其齒輪組就會相當復雜了。」

全覺對於這種奇巧的小玩意十分擅長,了會圖紙問道:「公子,這個鍾擺該怎么弄?」

「全覺,具體細節我就說不好了,這點正是需要你們去做研究,我只能告訴你,鍾擺的擺動時間是不變的。好了,其余的就交給你們了。楊筱之,這個鍾表項目就交給你,這個項目就是你試用期的考題。全覺,你負責指導。」

「是,公子。」

「是,先生。」

全覺和楊筱之同時回答道。

我離開時隱隱約約聽見鄭思肖的聲音,「全先生,剛剛哪位先生是誰?似乎學問很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