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本官還是下官(2 / 2)

「軍務院陸愛卿,兵部范愛卿!」

「臣在!」

「對於安豐之戰有關的將士獎賞事宜由師臣率領軍務院和兵部二個部門合議後提出!」

「是,臣等遵旨!」

負責此項工作的有軍務院,有兵部,也有賈似道,卻偏偏少了以往執掌兵權的樞密院,這種情形在最近的軍事會議或者軍事改革中屢屢出現,朝中有心的大臣們都已經腹中明了,軍務院遲早會取代樞密院,就像大家的默契認識,政務院很快就會取代中書省一樣。

「陸愛卿,軍務院將安豐戰役的得失整理後上報於朕,同時,將此案例作為我大宋皇家軍事大學新生入學後的第一道測試議題!」

「是,陛下,臣遵旨!」

「教育衛生部江愛卿!」

「臣在!」

「朕將有關報紙等刊物出版事項的審核職能交給你部新成立的新聞出版司,一會朝會結束後正好有軍務院關於安豐戰役的新聞發布會,你讓出版司也同時出席,並將出版司的規章制度一並通告各大報行吧!」

「是,臣遵旨!」

「退朝!」

軍務院和政務院都位於皇宮與原六部三省之間的孝仁坊,東臨六部橋。

巳時三刻(上午0點半),位於軍務院前院的大廳內來了不少報界之人及前來旁聽的各界名流,臨安各大報行的記者編輯幾乎全都到場,這是繼二日前軍務院宣布安豐大捷之後所召開的第二次有關安豐戰役的新聞發布會,也是軍務院自成立以來的第二次新聞發布會。

安豐戰役的勝利不但極大地鼓舞了大宋軍隊的士氣,也使得民間百姓的信心開始恢復,蒙古鐵騎似乎不再像傳說中那么可怕了,我朝的將士一樣可以將其擊敗。

關於朝廷的新聞發布,也是我對於朝政的一項改革措施,我希望通過一系列的正面宣導,來改變百姓心中朝廷懦弱無能的形象,而安豐之戰的勝利無疑是一個極佳的契機。

我在袁棘、小七及藍羽沈墨的陪同下,到獅峰商行換好面具後,悄然地混在了軍務院大廳中的人群里,前來參加發布會的報行都是臨安城里的大報,大約有近二十家,包括了大宋皇家報,原朝廷的官報,歷史最長的大通報及賈似道的福華報等,至於那些小報,卻不敢露面,所以報界人數也就三十來人。

擔任司儀的是禮部尚書馬廷鸞推舉的禮部秘書郎,宋理宗時期景定三年的科舉狀元方山京,這方山京自幼父親去世,隨母親寄居在母舅家長住,養成了學習勤奮、言行謹慎的習慣,中狀元後,被馬廷鸞中,入禮部任職,方山京遇事總能心氣平和,中狀元前後都是如此,因表現良好升至禮部秘書,同僚皆覺得他是位有修養的謙謙君子。

「各位報行之人,在前日的發布會上,軍務院宣布了安豐之戰勝利的捷報,今朝廷收到了來自淮南西路制置使夏貴大人的詳情戰報,下面請軍務院院士、兵部侍郎陸秀夫陸大人為大家宣布安豐之戰的詳細情況。」方山京慢條斯理,吐詞清晰地說道。

我知道陸秀夫的記憶力很好,宣布這樣的新聞是完全不需要用講稿的。

「各位,此次安豐大捷,我軍完全收復了淮河西路的淮河南岸之地,此役我軍傷亡近四千人,擊潰了敵軍一萬多人防守的陽家鎮及蒙古南岸基地,據前方戰況統計,是役擊斃了敵軍最高統帥,蒙古萬戶長虎馳及數名千夫長,擊殺並俘虜了敵軍各六千余人,這是我軍數年來首次在進攻中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績,各位,有何問題,下面請提出,下官再次予以各位解答,當然,如果涉及我軍機密,則下官可以不予回答!」

「陸大人,在下是臨安大通報的編輯陳正仁,在正式提問之前,在下想先請問大人一個題外話,不知可否。」首先提問的是臨安報界的前輩耆宿,有著臨安報行第一人之稱的大通報主編陳正仁。

陸秀夫道:「有何不可,陳先生,請!」

「陸大人,在下注意到這兩次發布會有一個很大的區別,上次發布會上陸大人自稱本官,這一次卻自稱下官,不知有何含義嗎。」首發無廣告請到-<>-

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