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攻勢與守勢(2 / 2)

「多謝師傅教誨。」

「多謝袁先生指教。」

「恩,君寶,你和文璋的武功路數從本質上來講,應該是同出一脈,但在細節上又略有不同,令師在教你武功時,有沒有說過什么?」

張全一想了想,搖頭道:「家師在傳授弟子武藝時,也沒有說過什么題外話。」

文璋問道:「君寶兄,你剛剛施展的這套身法和我所學的身法差不多,名字叫什么?」

「叫做蓮花迷蹤步。」

方靈道:「小文璋,那你們龍虎宗的身法又叫什么?」

「就叫迷蹤步。」

「蓮花迷蹤步、迷蹤步,聽上去就很像的。」

文璋點點頭道:「有機會定要問問師傅、師伯。」

我見天色已晚,說道,「今日時候不早了,下次你們再來比過。對了,全一,如果你不嫌棄,就住在這里吧。」

「公子,這。。。。。。」

袁棘道:「君寶,如果你在臨安沒有什么親人,就暫且把這里當做自己的家吧,待日後有了其它想法,再行商議也不算遲。」

「是,師傅。」

「蕭天,你去找下小四,讓他安排好全一的住宿。還有,你通知下鄭虎臣,讓他明天晚上到獅峰。」

「是,公子。」

「哥,下次比武我也要參加。」

「行啊,大家相互取長補短,再經先生復盤講解,我想對你們幾位都是有好處的吧。」

袁棘道:「公子聖明,這種方式是最能促進年輕武者進步的。」

「恩,全一,今晚好好休息。」

「謝公子。」

「張全一,張三豐。」我離開時暗自想道,「這是個大人物啊,只是他今後的路會怎么走呢?會成為歷史上仙風道骨的張三豐,開創武當一派,還是會成為。。。。。。」

後世之人將賈似道列入南宋四大奸臣之一,雖說賈似道的確算是南宋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也絕對不是罪魁禍首,如果一定要評選出南宋期間的四大奸臣,這賈似道也可以位列其中。當然,如果要我說,我只會評出南宋朝的幾大昏君。

歷史其實很少能夠全面地評價一個人,特別是在古代那種人治的封建社會里。人們總是喜歡將歷史人物簡單地分為好人和壞人,而且是對人不對事,遇到所謂的壞人,則不問是非,均加貶抑。反之,則盡是好評。

賈似道並非十惡不赦之人,文天祥也不是那種足以安邦定國之才。

雖然我不是歷史學家,但我卻直接來到了歷史的本來面目之中。

客觀而言,賈似道有功有過,但過大於功。其功績主要在於前期守衛兩淮和京湖地區時,在防御、築城、營田和興修學校等方面都做出過一定的貢獻,到了賈似道入朝執政後期,其推行的公田法被一致認為是南宋亡國的主因之一。時至今日,對於這點我卻是已經改變了最早的想法,公田法為南宋朝籌集了大量的軍費,本身是一件利國、利民但不利於統治階層(大地主階層)的事件,在實施過程中,因遭到這些人的強烈反對,導致過程走樣,使得一般百姓也跟著受害,但這點很難成為其罪狀之一。至於賈似道的過就很多了,在他入朝以後,初期之時尚能禁絕宦官干政和外戚弄權,使內外肅然,然,很快之後,賈似道便犯下獨攬朝政,排斥異己,結黨營私,奢侈腐化等一系列罪行,對加速南宋的滅亡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言其為權相或奸臣都不為過。

宋朝的敵人,蒙古大汗忽必烈的印象中,賈似道卻是一位難得的能臣,特別是在宋理宗在位的最後幾年內,由於宋理宗不理朝政,賈似道幾乎成了南宋朝廷的代言人。

在259年的鄂州之戰中,賈似道指揮宋軍於城內樹柵為夾城,一夜築成,使由地洞入城之蒙軍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以至忽必烈都不得不對賈似道深為嘆服,對身邊謀士說:「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在蒙古軍檢討失利的原因時,忽必烈說道:「彼守城者只一士人賈制置,汝十萬眾不能勝,殺人數月不能拔,汝輩之罪也,豈士人之罪乎!」

對手的評價往往更為中肯。在宋朝滅亡後,降元的宋將言道:「宋有強臣賈似道擅國柄,每優禮文士,而獨輕武官。臣等積久不平,心離體解,所以望風送款也!」這些降將也只說賈似道重文士輕武人,沒有其它「誤國欺君」的指責。

不過,這一切都只會存在於我所知道的歷史中了。隨著我的到來,以後的歷史一定會被改寫,流傳後世的《元史》勢必不會存在,《宋史》、《蒙古史》也自然會隨之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