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工業基地(2 / 2)

「臣等參見陛下。」

「眾位愛卿。免禮平身。」

「謝陛下。」

「各位愛卿。今天的會議內容是有關我朝本年度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如果說軍力強盛是我朝中興的保證。政務清廉是我朝中興的基礎。那么經濟發展的成敗就是我朝中興的關鍵。根據戶部的統計數據。雖說去年的收益有了大幅度提升。但因國庫的沉淀不足。且今年各部的預算都遠遠大於去年。不說別的。僅僅是軍費的預算開支就是去年的一倍。所以說要實現今年的收入翻番的意義重大。」

「當然。這些新增加的投入都是很有必要的。也會有回報的。朕之所以會增大各行業的投入。就是為了未來的回報。」我繼續道。「我朝以前的歷朝歷代都是以農業為本。農業的稅收占到總收入的一大半。到了我朝。這種情況開始改變。手工業、商貿業的稅收已經達到總稅收的一半左右。對於這種現象。朕認為是好事。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下面朕先來說說農業。農業是經濟的基礎。是人類生存的前提。只有吃飽了飯。人們才會有心思去思考、去發展其它事業。自去年以來。農業部制定了一系列扶持農民的政策。這些政策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積極性。同樣的產量所需要的勞動力大為減少。這樣就使得農村開始出現了富裕的勞力。今年。隨著科技革命的興起。朕相信會出現更為先進的農具。更為優良的農作物種子以及更為科學的種植方法。同時。水利設施的完善也必將促進農業的發展。趙愛卿。」

趙葵站起道:「老臣在。」

「農業部首先要總結去年所定的各項措施。能夠促進生產的繼續保留。反之。則需要進行完善或者修正。甚至取消。在保證稻麥等基本農作物增長一倍半的前提下。農業部要開始引導農民。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發展多種作物的種植和擴大養殖業。以增加農民的收入。比如。有條件的地區種植果樹。或者可以開辦養殖作坊等。」

「是。陛下。老臣遵旨。」

「另外。農業部可以會同商業部。嘗試著引導農村多余的勞動力逐步轉入到手工業中去。」

「轉入手工業。」

「恩。趙愛卿。我中華之地一向號稱天朝。地大物博。物產豐富。但不少物品因無法保存而導致其附加值降低。比如。種植水果的農戶因其具有時效性。所以不宜保存。但可以通過加工。將多余的新鮮水果制成水果干。各位都知道。在我朝的兩浙路。有不少農家將多余的糯米制成酒釀或者糯米酒。這就可以擴大農產品的用途。一來可以提高農戶的收入。豐富我朝的物品。二來可以使部分富裕勞力有所事做。對於這點。你們農業部可以先行做下調研。再提出你們的法。」

趙葵道:「陛下。老臣謹遵旨意。」

「好。有關農業方面。我朝積累下很多經驗。朕就先說到這里。下面朕重點來說說工業、商貿業。世上之人都愛財。但商人的社會地位卻一直得不到重視。哪怕到了我朝。商貿業逐漸發達。其稅收占據了我朝收益的一半甚至以上。商人的地位同樣如此。因此。朕認為首先要打破人們的層次觀念。無論是官吏、商人、學者、農民、匠師還是士卒等。其地位都應該平等。這點就和朕以前說過的民族平等一樣。不能有任何歧視之心。師臣。你說是不是。」

賈似道心不在焉地答道:「陛下聖明。」

我笑笑:「回到正題。廖瑩中廖愛卿。」

「臣在。」

「朕打算在商業部之下設立工業司。將商業部的職能部門細化為工業司、商貿司和海外貿易司。我朝的工業大多是規模很小的手工作坊。因此。朕決定在兩浙路、江南東路一帶首先建立一批工業基地。以帶動工業的發展。並形成大規模的集中生產。比如。在長江入口處的松江建立造船基地。在蘇州府建立鐵器制作基地。在建康府(今南京)建立鋼鐵基地。在臨安府建立官窯生產基地等。在這些工業基地中。可以有國有作坊。也可以有私人作坊。朝廷會給與其中的大型作坊稅收減免。廉價的土地租金等優惠政策。以扶持出一批具有大規模制作能力的龍頭作坊。再由這些龍頭作坊帶動周邊的輔助作坊。形成整體的工業基地。廖愛卿。你們商業部根據朕剛剛所言之意思。先提交方案吧。」

「是。陛下。臣遵旨。」

「如果此法可行的話。再逐漸向全國其它地區推廣。宋瑞。你們政務院在行省制改革進程中。可以順便和當地官員商議下此事。朕的大體意思是由朝廷、地方官府和地方大型手工作坊業主一起來進行此項事務。」

「是。陛下。」

「商貿業在去年的發展最快。所創造的稅收增長幅度也是最大的。在這里朕要表揚下商業部的全體官員。希望繼續保持下去。對於商貿業。朕放心得很。所以也就不多說了。而今年要重點加強的就是海外出口貿易。下面大家一起來議議。該如何提高出口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