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聖者(2 / 2)

「洪源。這是朝廷之責。並非你們之錯。烏河寨本來就屬於我大宋的領土。然歷代官員都沒有關心過你們。過得好還是不好。都從未上報過朝廷。甚至在我朝三百余年間。都沒有官員來過你們這里吧。」

「皇上。的確如此。」

「所以朕說這是朝廷之責也。」

洪源內心頗為感動。言道:「皇上。我烏河苗寨忠於聖者。既然聖者就是宋朝皇上。那草民等自會忠於大宋。」

「好。大巫師。朕既然向你說明了朕的身份。自然就會帶領你們烏河苗人。乃至我朝境內的所有苗人走向富裕之路。」

「請皇上指示。我們烏河寨該如何從事。」

「洪源。當今的局勢你也十分清楚。十年前。蒙古人攻占了大理。形成了對我朝的合圍。在這十年中。我大宋朝廷朝綱不舉。以致只能收縮防守。形勢於我頗為不利。朕自登基以來。革除了朝中之陋習。今朝政逐漸走向清明。朕相信在未來的宋蒙大戰中。我朝必定會大獲全勝。這次。朕往大理。就是聯合原大理國的抗蒙力量。晚間吃飯時。你也見到了那位蒙面僧人。他就是舍利畏。」

洪源驚道:「舍利畏。這兩年在大理鬧得人人皆知的舍利畏大師。」

「不錯。正是此人。舍利畏乃是當年大理三王子段恆的貼身侍衛。真名叫做段東樓。朕已和段恆達成協議。共同抗蒙。朕將你們烏河寨作為雙方的聯絡點。這就是你們的第一項任務。」

「是。皇上。」

「第二項任務還是同軍事有關。大巫師。烏河寨地域廣闊。又處偏遠山區。不會引起蒙古人的注意。因此朕打算在此駐扎一支精兵。總兵力會在四、五千人。由你統一指揮。這支隊伍由三方面的力量組成。一是你們這里的山寨護衛。一是湘西田景頭人的兩千苗族勇士。還有就是朕會派來兩百名臨安將士。負責烏河軍的訓練。當然。目前你們這里的護衛人數還不夠。可以在周邊地帶招兵買馬。由朕撥給你們軍餉開支。朕建立這支部隊的目的就是要在適當的時候西渡黃泥河。配合我廣南軍區的將士。一舉拿下大理。」

「第三項任務就是要發展烏河寨的經濟了。要想富裕。發展經濟是唯一之道。我們不能等到消滅了蒙古人再來發展。而應該同步進行。」

洪源猶豫了一下道:「皇上。第二項任務草民認為沒有問題。我烏河寨自會全力配合。至於第三項嘛。皇上。我們這里大都是山區。不適合種植農作物。又該如何發展經濟。」

「大巫師。朕所說的經濟並非單指農業。也包括手工業、商貿業等。烏河寨地處丘陵地帶。周圍又都是高山峻嶺。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地發展經濟。比如。你們這里盛產油菜花。而這種油菜花籽是可以用來榨油的。你們可以嘗試下制作成品食用油。然後再銷往其它地方。」

「皇上。黃泥河兩岸的村民大都種植油菜花。這中油菜花籽的確可以榨油。只是怎么才能賣出呢。」

「洪源。你知道湘西苗寨的鎮溪村貿易中心嗎。」

「皇上。草民不知。」

「湘西田景頭人所處的苗寨和烏河寨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也是以山區為主。他們那里的山區物產豐富。有葯材、菌菇、獵物等。原本的湘西苗寨消息相對蔽塞。山中的物品也是不易賣出。後來在官府的協助下。在鎮溪村開辦了交易中心。他們的物品通過交易中心順利地賣到各地。當然。朕所說的只是一個事例。對於烏河寨的具體情況朕並不了解。此事你們好好商議下。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拓展思路。集思廣益。總會有辦法的。對於你們這里。朕一定會大力支持。」

「是。皇上。晚些時候。草民和寨子中幾位長者合計下。」

「恩。還有一點。朕知道你們苗人寨子中都沒有學堂。打小所學的知識大都是靠巫師的傳授。因此苗人中能夠識字書的人很少。朕打算在你們這里開辦一所希望學校和希望醫館。以幫助你們這里的孩童書。百姓病。大巫師覺得如何。」

「學校。醫館。這可是我們烏河乃至整個苗家山寨都缺乏的啊。」

「大巫師。普及教育乃是朕制定的一項長

<focolor=」rd」>您正在閱讀本章節的第段,請繼續翻頁</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