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破虜戰刀(2 / 2)

「神器。史愛卿。這蘇魯定能否和我朝之神器一較高下呢。」我哈哈一笑道。「陸愛卿。我宮中有一柄珍藏多年的斬馬刀。名為降龍。乃是神宗熙寧年間由著名匠師韓蘄所造。今將此刀賜予襄陽呂文信。以助其日後再戰阿術。」

「是。陛下。」

據顯文閣中的資料記載。北宋時期。著名鐵匠韓蘄在一處深山之中發現了商朝太廟的遺址。並開啟封印得到了龍牙、虎翼、犬神三邪刀的碎片。其時「碎鐵中隱隱有黑氣。觸之即發」。後來。韓蘄將此碎片敬獻給了朝廷。並與宮廷鑄劍師合力鑄造。耗時一年零八天。鑄成降龍、伏虎、斬犬三把大刀。其中降龍為大砍刀。伏虎和斬犬是大鍘刀。刀成之日。韓蘄以身為引。跳入爐中。終得大成。經當時的天子御批。將伏虎、斬犬存放於開封府。時任開封府尹的包拯成為了第一個「開封雙鍘」的持刀人。而降龍則留在了宮中。

一百多年前。金國攻入汴京。韓蘄的後人。時任御前侍衛統領的韓世雄將降龍寶刀從宮中帶出。幾經周折。交到了名將韓世忠手里。並隨其征戰一生。韓世忠臨終前。將此刀還回了宮中。之後。降龍便一直存在南宋皇宮中。而另外的伏虎和斬犬卻自此下落不明。

宋孝宗趙昚即位後。追封韓世忠為「蘄王」。或許就是為了紀念當年韓蘄鑄刀之功吧。

對於這段歷史頗為熟悉的史岩之道:「陛下。以降龍之利。當可和蘇魯定一爭高下。臣有一提議。將此刀更名為破虜。以示我朝抗蒙之心。」

「破虜。好。史愛卿。就以破虜為名。此名甚合朕意。朕便將此刀封為破虜。趙淮趙愛卿。」

「臣在。」

「趙愛卿。朕欲派一位大臣前往襄陽視察軍情。慰問前線將士。順便將破虜戰刀賜予黑炭團指揮使呂文信。不知趙愛卿是否願意前去。」

趙淮恭敬道:「陛下。臣願意。」

「好。趙淮。朕封你為欽差。明日便起程西行。詔諭襄陽軍區制置使呂文德、安撫使呂文煥等申嚴防遏。」

「是。陛下。臣遵旨。」

賈似道出列道:「陛下。對於襄陽軍的這一戰。是否予以嘉獎或者處罰。」

「師臣。安陽灘之戰。既然無勝無敗。那對於襄陽軍中的將領就不做獎勵。也不做處罰。令其總結經驗即可。對於軍中的士卒。則讓襄陽軍區提供資料。論功行賞。」

「是。陛下。」

軍務議論完畢。禮部尚馬廷鸞出列道:「陛下。臣有本奏。」

「馬愛卿。請講。」

「陛下。安陽灘之戰拉開了宋蒙之間第三次大戰的序幕。這三十多年來。我朝極力抵抗。國庫消耗很大。雖然近兩年來我朝的經濟得到飛速發展。但軍備的支出依舊是入不敷出。因此。臣請陛下將臣之俸祿減半。直到戰爭勝利。」

此言一出。賈似道也出列奏道:「臣附議。臣也願意將俸祿減半。」

隨後。江萬里也支持道:「陛下。臣乃一介文人。無法替陛下上陣殺敵。臣也願意將俸祿的一半捐為軍資。以支持我朝對蒙之戰。」

「臣附議。」

「臣支持馬大人提議。」

……

大殿上的朝臣們。不管真心還是假意。全都附和起來。算起來。這其實也是一筆很大的支出。畢竟這是長期之事。誰都不知道戰爭要打多久。

我伸手示意。等他們安靜下來後道:「各位愛卿。你們的這番好意朕明白。我朝有你們這些明事理的忠貞之臣。何愁戰事不勝。各位。朕已經下令自下月起。宮中的開銷減半。至於你們及各級官員的俸祿。則繼續照舊。」

在眾大臣的注視下。賈似道再次奏道:「陛下。臣等……」

我打斷道:「各位。你們愛國的拳拳之心。朕當然清楚。戰爭的軍備支出雖然十分龐大。但目前還能應付。朕建議你們帶頭購買於下月中旬發行的戰爭債券。就算是朝廷向大家暫借之款。這同樣也是對宋蒙戰爭的支持。朕知道。你們當中有不少人已經前去紅十字會的點捐贈了大量錢物。這等善舉、義舉。朕在眼里。喜在心里啊。如果有一天。朝廷實在拿不出錢物時。朕自然會開口叫你們減少俸祿的。」

馬廷鸞道:「陛下。宮里的開支自今年年初時已經削減了三成。如果再減一半。勢必會影響到宮中的日常生活。這。還是請陛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