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欽差出使(2 / 2)

呂文德點點頭道:「在接下來的數日中,如果蒙軍采用的是同一種辦法,那就可以證明你的推測了!」

「恩,明日如果蒙軍再度以拋石機進行遠程攻擊,我去城東親自看看!」

「好,到時讓老三文信陪你一起!」

和呂文煥估計的差不多,第二天,阿刺罕再次率軍砲轟襄陽,這一次持續的時間更長,竟然達到了半個時辰之多,昨日剛剛修復的陣地又被拋石機所損壞,就連箭樓也被蒙古人的拋石機擊中,好在守城將士躲避及時,並無多少人陣亡,但傷者卻開始有所增加。

回到帥府,呂文煥對呂文德道:「我軍的拋石機似乎比不上蒙古人的拋石機,無論是距離還是拋擲石料的重量,都不如對方了,這幾年中,看來蒙古人對於攻城的拋石機也是做了大量的改進啊!」

「忽必烈自八年前回撤後,就一直想南下我朝,而我朝唯一的優勢就在城池的堅固和水師的強大,忽必烈想要輕松攻破我朝的城池,就需要依靠遠程攻擊武器,而拋石機就是其首選,這和陛下的想法其實是一致的,只不過,陛下想到了以火器取代冷兵器,忽必烈則只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去做改進,這已經被陛下拉下一大截了!」

呂文煥道:「不錯,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怎么也不會想到,火器竟然有如此威力,唉,真想看看我朝的神器齊鳴,那種場面一定是十分壯觀的!」

之後的數日,蒙古人幾乎天天都會在東門外進行砲轟,每次的時間不一,有長有短。

剛剛修復的城樓往往在第二天便被損壞,這段時間里,最忙的不是守衛東門的第十六廂將士,而是負責協助東門防御的一眾團防隊員們,基本上都要加班加點,以趕上修繕的進度。

到第十七天後,城東工事的修復進展開始趕不上蒙軍的攻擊速度了,蒙古拋石機的石料源源不斷,有時在一天之中甚至會兩次轟擊城樓,雖然離攻破東門還差得很遠,但卻讓不少將士及百姓心中產生出一絲憂慮,一絲惶恐,假如蒙軍天天這般轟擊,積少成多,那么這襄陽城遲早要被拋石機砸出一個大缺口的。

帥府中的呂文德在大堂內走來走去,同時言道:「唉,這就是榷場帶來的弊端啊,如果沒有榷場,蒙古人就不可能站穩腳跟,而我軍自可進行反擊,被動,被動啊!」

呂文煥安慰道:「大哥,既然陛下也認可了此事,想必會將壞事變為好事的!」

「恩,那眼下該如何應對!」

「大哥,前期的二十門神器已經安置完畢,在城東的牆內安置了十門,何不上奏陛下,請陛下允許我軍使用神器!」

呂文德道:「對,此法甚好,我立即上奏陛下,請示此事,二弟,在陛下旨意下達之前,再從其它防線調派一部分團防支援東門,務必要在蒙古人下一輪的砲擊前,修復工事掩體,同時,做好城內百姓的安撫工作,增強將士的信心,可以對他們說,蒙古人不敢攻城,只會遠距離地進行砲擊,這看起來很危險,但實際上對我襄陽城絲毫無損!」

「明白!」

文天祥、李北洋及史岩之在一百名御前侍衛的保護下,首先來到襄陽城南邊的郢州,在和駐守在郢州的水師將領陳弈以及陸軍第一廂指揮使張順略作會談後,便登上沿江艦隊的戰船,由陳弈親自護送,前往襄陽。

十月四日深夜,文天祥一行抵達了襄陽城,從南門進入了城內。

駐守在南門的第十七廂指揮使唐永堅連忙將眾人送到了襄陽帥府,當已經入睡的呂文德在朦朦朧朧中被守衛叫醒時,還在懷疑自己的聽力是不是出了問題:「什么,欽差大人到了!」

呂文德連忙穿好衣衫,來到帥府大廳,只見政務院院長文天祥、臨安軍事大學校長史岩之、水師制置使李北洋已經坐在了廳內,提前一步到達的呂文煥、呂文信正在陪著三位大人飲茶。

在襄陽城被圍之際,朝廷一下派出了三位欽差,而且是朝中極有影響力的大臣,這多多少少讓呂文德感到十分溫暖,十分舒適,李北洋是水師老大,掌握著十萬水師,單從麾下兵力的多少來說,李北洋乃是大宋之最,史岩之是軍事大學校長,又是軍務院院士,雖然沒有直接掌兵權,但其在軍中的輩分至尊,徒子徒孫在軍中任職的不知有多少,即便在襄陽軍中就有不少門生,至於文天祥,那更是公認的未來首相。

如此陣容,不能不說強大啊。

略作寒暄後,文天祥從侍衛統制雲仲飛手里接過聖旨,對呂文德、呂文煥兄弟道:「各位呂大人,接聖旨吧!」

「是,文大人!」

呂文德等人擺好香案,跪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