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出兵龍尾洲(2 / 2)

「就是要跟隨官家出征的那支親衛嗎!」

「恩,這支親衛是從御前侍衛營、錦衣衛還有龍牙組織中挑選出來的,盡是武林高手,靈兒在強化他們的爆發力,呼延德在訓練他們的馬上對戰功夫!」

「原來如此。」全玖似乎不放心道,「官家,您這次一定要御駕親征嗎!」

「不錯,玖兒,襄陽之戰關系到我大宋朝的生死存亡,不可有半點馬虎!」

「那,那官家一定要注意安全!」

我笑笑,安慰道:「玖兒放心,朕又不會親自上戰場殺敵,只是指揮而已!」

「恩,官家,您打算什么時候動身!」

「這個還不一定,要看戰局的發展,估計還要幾個月吧!」

全玖道:「官家,楊妃的孩子大約在七月間便會出世,官家最好等見見孩子以後再出發!」

「玖兒,這可不是朕說了算的,不過,應該也差不多,好了,時間很晚了,我們也該努力加油了!」

全玖故意問道:「什么努力加油!」

我笑笑不語,抱起一臉嬌羞的全玖,徑直向卧室走去。

襄陽帥府。

「龍尾洲。」呂文德收到阿刺罕派兵進駐龍尾洲的消息後道,「阿刺罕是什么意思!」

「大帥,可能性有三。」呂文煥看著桌上的沙盤道。

「老二,說來聽聽!」

「大帥,前一陣,劉整率軍意圖在灌子灘的漢水中設置欄柵,但被我水師逐走,這次阿刺罕派出一千人駐扎在龍尾洲一帶,有繼續在漢水中設置欄柵的可能,此為其一;其二,蒙古人在瞄著襄陽與郢州之間的宜城縣;第三種可能就是想引誘郢州出兵!」

呂文德想了想道:「第二種可能我覺得首先可以排除,宜城縣極小,且無城廓可守,如果被我郢州軍及水師合圍,蒙古人只會是死路一條,宜城非兵家所爭之地,第一種情況,倒是可能存在,至於第三種情況嘛,對了,會不會和御林軍的到達有關!」

呂文煥道:「御林軍的出現一定會讓蒙古阿術有所猜測,大帥說得對,有可能是他們想試探下陛下會不會在郢州!」

「恩,師孟,將此消息上報陛下並通知郢州王安節將軍!」

「是,父帥!」

郢州城依山而築,以石建城,矢石皆不能近,雖不如襄陽城堅固,卻也是易守難攻,在收到呂文德的來信時,王安節也知道了蒙古先鋒阿刺罕派其千戶嗦都率領一千人馬駐扎在龍尾洲,並有繼續南下的趨勢。

目前,郢州的兵力近兩萬人,主要是駐扎在城北東、西兩營的吳松含部,駐扎在城內的張世傑部以及城西的水師。

「將軍,何不將這一千名蒙古軍吃掉。」從城外趕回來的吳松含一進屋便建議道。

王安節看著牆上的地圖,頭也不回道:「等李曾伯將軍和張世傑將軍到了後我們一起商議下,這阿刺罕也太膽大了,竟敢只以千人之數便離開鹿門山大營!」

「是啊,將軍,所以末將建議將其拿下,以滅其威風!」

「但阿刺罕的目的何在呢!」

「將軍,不管其目的何在,我軍只需以數倍於其的兵力襲之即可!」

王安節點點頭道:「恩,如果不行就立即回撤,那一帶的地形我十分熟悉,蒙古人也不可能在龍尾洲一帶設伏的!」

若論職務,在郢州的將領中,當以李曾伯為最,只是水師的地位一直不如陸軍,而且張世傑身為御林軍師長,盡管軍銜不高,卻是皇上的親軍,所以王安節也希望和眾人一起商議,畢竟朝廷沒有指定郢州軍的最高統帥。

一刻鍾後,李曾伯和張世傑一前一後來到王安節的臨時指揮所,四人略作寒暄,王安節道:「李將軍、張將軍,剛剛接到前方細作傳回的消息,蒙古千戶嗦都率領一千人馬進駐龍尾洲,目的不明,襄陽軍區制置使呂文德大人也來信證實了這點,在你們前來時,我和吳松含將軍商議,我軍是否要出兵,消滅這支蒙古千人隊!」

李曾伯首先道:「龍尾洲離此雖說還有段距離,但對於騎軍來說,三百多里的路程一日可至,我贊同王將軍之提議,先給蒙古人來個下馬威,以壯我軍之勢!」

「王將軍,末將也贊同。」張世傑道。

王安節道:「好,既然兩位沒有意見,那就如此決定,吳將軍,你來說說具體計劃!」

吳松含起身道:「各位將軍,我臨安軍區第二、第三廂擁有的騎軍人數乃是最多的,各有兩個軍的騎兵,因此,這次戰役我軍會出動第三廂所轄的第十七軍、第十九軍,合計五千騎軍前往龍尾洲,根據陛下的指示,我軍不可與敵野戰,此次戰役我軍會以偷襲的方式進行攻擊,一擊之下,不管成與不成,均立刻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