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鄧州縣令(2 / 2)

「是皇上草民受教也」

我當然聽出范直尚之言口是心非也不點破開門見山道:「言歸正傳范先生鄧州城已經光復朕打算任命一位本地賢者擔任鄧州縣令今得王謙老先生的舉薦不知范先生有意否」

范直尚沒有准備愣了一下道:「皇上草民只是一介布衣一無功名在身二無在朝為官的經歷加上草民年邁哪里能勘此大任」

「范先生此言差亦大到帝王將相小到官宦小吏均由德者居之能者居之今我朝剛復鄧州百廢待興需要一位有聲望的長者賢士帶領鄧州的百姓走向新的未來正如你們先祖文正公所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方為君子之道也朕也說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范先生試想下如果這鄧州城的縣令一職落入小人或者庸人之手豈不是害了滿城百姓」

一旁的王謙也道:「范教授皇上說得對若論鄧州之賢、之能除了你還真的挑不出第二人讓滿城之百姓心服口服的呢」

范直尚略加思索知道自己再不答應怕是無法向上交待了遂道:「皇上那草民就恭敬不如從命不過不過呢」

我見其吞吞吐吐笑道:「范先生有話直言」

「是皇上草民有一請求還請皇上恩准」

「請講」

「皇上草民知道我朝官員三年一輪今草民年歲已高請皇上恩准草民至多擔任三年的縣令三年後請皇上提拔他人擔任此職草民更願意將余生奉獻給這花洲書院」

「好這個毫無問題朕答應你范先生在你出任鄧州縣令的三年里仍可兼任花洲書院的山長」

范直尚喜道:「謝皇上」

花洲書院可以說是范直尚畢生心血所在從其祖父范仲淹開始創辦到其父親范純粹(范仲淹第四子)整修再到他本人於此四、五十年范家三代人的心血自是讓其難以割舍

「范愛卿鄧州縣衙暫且歸屬於襄陽府之治下等整個河南行省光復後再重新劃分至於府衙的其他官員如縣尉、縣丞等全部由你推薦只需將名錄、檔案等資料報與襄陽城的政務院院士趙順孫趙愛卿讓其備案即可同時朕會令襄陽府派人協助范愛卿你組建鄧州縣衙和以往相比唯有一點不同我朝各縣級以上的行政區劃都有一個新的部門叫做廉政公署這個部門獨立於現有的官府體制屬於監察機構直屬朕的領導朕會讓臨安的廉政總署直接委任鄧州縣的廉政公署署長」

「是皇上」

「范愛卿在如今的大宋朝為官需要記住三點第一朕作為大宋朝的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第二為官者必須心懷百姓切忌不可和文正公所言相反先天下之樂而樂;第三嚴格按照我朝律法行事在情與法難以取舍時當以法為先」

「是皇上屬下謹記在心」

「恩范愛卿這花洲書院延綿百年之久自可發揚光大你在為官之時不可讓其荒廢今朝中的教育部尚書乃是江萬里江愛卿他也是一位熱心於書院建設之人日後有關書院之事你只管去找他就是了」

范直尚當然知道江萬里的大名面露笑容道:「是皇上屬下遵旨江大人名聲卓著屬下早就聞其大名日後有機會定當前去拜訪」

「好了范愛卿隨朕一起去縣衙看看」

「是皇上」

「皇皇上稍等」范良復見我們要走鼓足勇氣道「皇上小的有一事相求不知可否」

「哦何事」

「皇上小的願意跟隨皇上收復我朝山河請皇上恩准」

「從軍」

「是皇上」

范直尚暗自嘆了口氣不過臉上依舊保持著笑容道:「皇上屬下這孫兒讀書雖然不成但卻一定能在戰場上為皇上建立功勛的」

我聽罷頗覺奇怪這范直尚看上去並非托大之人怎會如此肯定隨即言道:「是嗎」

「皇上這可不是屬下所言」范直尚解釋道「皇上說這句話之人是一位名叫『無名』的僧人這位無名大師落發於城西的福勝寺在鄧州一帶幾乎是人人皆知其一生從不打誑語他曾經說過兩次同樣的話第一次還是在四十年前所說的對象就是這位王安節將軍的父親王堅將軍這第一次算是已經應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