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沂州戰役(二)(2 / 2)

「三百步。」田應都驚訝而道,

元軍騎兵動作迅速,早已在城門內等候的一支騎軍在董文用的率領下陸續沖出了城門,

一見沂州城的城門打開,反應迅速的謝道臨立即下令:「張師長,火槍手准備。」

得到命令的御林軍將士當即上前數步,列隊舉槍待命,混在其中的步軍士卒則全部後退,

「火槍。」董文炳隱隱約約看出,宋軍陣中一下出現了數千名手持火槍的軍士,這一瞬間,董文炳突然覺得腦袋像要爆炸似地,空空盪盪,

「二百步、一百五十步,一百二十步。」當謝道臨數到一百二十步時,張世傑右手一揮,下達了點火的命令,從點火到發射還需要數息時間,在元軍前沿部隊又前進了五、六十步之際,火槍響了,

「嘭、嘭、嘭」的火槍響聲讓董文用心神一震,隨即便見硝煙四起,到處是戰馬的嘶鳴聲,沖在最前面的大部分將士從馬上紛紛墜下,

蒙古東路軍見識過投擲彈的威力,但看到火槍射擊還是第一次,東路軍軍紀森嚴,雖然人人心驚,但沒有聽見收兵的號令,兀自奮勇向前,

經過數次戰役的御林軍將士毫不驚慌,盡管看見元軍越來越近,依舊按照程序有條不紊地點火、填彈、扣動扳機,最前面的元軍偶爾有人沖到了距離宋軍二、三十步之內,卻在數千支火槍的密集掃射下,死於非命,董文炳看見自己的騎軍根本無法沖進敵陣,又擔心宋軍的投擲彈,只得下令道:「擊鼓收兵。」

這時,二十門火炮早已准備完畢,看見元軍回撤,中間的御林軍將士立即匍匐在地,將炮位讓出,

謝道臨一指前方的城門道:「火炮營,目標,沂州城門,開炮。」

火炮聲震耳欲聾,剎那間就將戰場上所有的聲音湮滅,那些還未來得及撤回到城里的元軍騎兵連忙左右分開,在董文用等將領的指揮下,繞道而去,

連續半個時辰的炮擊後,李庭芝看見殘缺不全的城牆道:「頂多再來二、三輪,這沂州城的城門就會毀在我軍的神器之下了。」

這時,謝道臨也已經下達了停止射擊的號令,笑道:「李大帥,這就是火炮的威力啊。」

李庭芝心情大好,下令道:「火炮營收兵,其余各軍慢慢回撤,破虜軍斷後。」

夏貴道:「看來,今後的攻城戰將會完全改變,攻擊方不會再以犧牲更多的將士作為代價了。」

「恩,陛下英明,能發明威力如此巨大的火器,實乃我朝之幸也,我軍要拿下沂州城,指日可待。」李庭芝顯得頗為興奮,笑笑後話鋒一轉,對夏松道,「夏松將軍,吩咐斥候營,挑選幾位精干之人,分別去往大都、濟南兩地,就說董文炳將軍不願意做漢奸,與我軍合謀,在沂州之戰中不戰而退。」

夏松道:「是,大帥,末將這就去安排。」

一個時辰後,沂州城的帥府中,

董文炳對手下幾位心腹將領說道:「李庭芝部不僅有了火彈,還有火槍和火炮,按照其炮火的破壞力,本帥估計,用不了幾天,城門便會告破,到時,我軍是在城內進行巷戰,還是北撤。」

又是田應都先道:「董帥,如果進行巷戰,必定會是一場苦戰,勝負難知,何況在火器面前,阿術元帥的中路軍也是選擇了撤退,所以,末將認為,退回濟南府,再做打算。」

田應都老謀深算,對董文炳又是忠心耿耿,所說之意大部分是為董文炳考慮,要知道,身為朝中大將,其手下的兵力是其在朝中地位的真正保證,

至於元朝也好,蒙古國也罷,似乎和他都無關系,田應都的這種看法或許代表了大部分北方漢人的觀點,對於這些身處北方的漢人百姓而言,宋朝已經是百年前的歷史了,而作為漢人,又終究不可能對金、蒙有歸屬感,所以,無論是誰當政,首先要保護好自己,方為正道,

在座的這幾位將領都是董文炳的親信,也都是漢人,自然認同田應都的建議,

董文炳心里也有保存實力的想法,雖然大元皇帝忽必烈對其十分器重,在三年前剝奪漢人世侯的權力時,唯有董氏一脈未曾觸動,但因為是漢人之故,難免也會有那么一天,不可否認,田應都的方案完全可行,既然阿術的中路軍可以這么做,那東路軍同樣也有理由撤軍,

猶豫、矛盾,皇上對董家一向親睞有加,只顧保存實力,不管江山社稷,這似乎也不是董文炳的為人,

思考了很久,董文炳最後擺擺手道:「各位將軍,你們先退下吧,待本帥自己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