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談心(2 / 2)

吃完中飯,方靈忙著去醫院看望傷員,我則帶著袁棘、張全一來到了離帥府不遠的一座duli院落,一走進大門,就能感覺到里面的守衛森嚴,三步一崗,五步一哨,而且擔當守衛的衛士全都是jing銳的黑炭團戰士,從表面上看,其防衛程度甚至超過了我的臨時行宮。

黑炭團指揮使呂文信親自帶著我走進了位於院落深處的一間廂房,進入屋內,只見這間房屋雖然不大,但擺設齊全,而且非常整潔,床上正坐著一個身材高大,相貌不俗的元朝漢人將軍,此人一見我入內,便「噌」地一聲從床上站了起來,直盯盯地看著我。

「郭侃。」我首先言道。

「南朝皇帝。」郭侃幾乎在同時說道,我身上的皇袍十分顯眼,自然讓郭侃一眼就認了出來。

我笑笑,坐在了一張椅子上道:「郭侃,字仲和,唐朝漢人名將郭子儀的後人,爺爺為郭寶玉,父親名郭德海,幼年時被蒙古將領木華黎的部下史天澤將軍所收養,長大後加入蒙古軍,從宗王旭烈兀西征,近十年間,率軍攻陷了數百座異域城池,遠征西域以及更為遙遠的黑衣大食(今巴格達)、天房(今沙特)等地,大破十字軍,並且百戰百勝,成就了一番傳奇,郭侃將軍治軍有方,所部軍紀森嚴,常常風餐露宿,就連暴風雨時也不入民宅,可謂仁義將軍也,後任蒙古征南都指揮使,編入蒙古中路軍,隨元帥阿術南下。」

郭侃見我清清楚楚地說出了他的經歷,頗為自豪道:「不錯,在下正是郭侃。」

「郭將軍,朕,正是大宋皇帝。」

郭侃抱拳行禮道:「郭侃見過宋朝皇帝陛下。」

「恩,郭將軍,你有傷在身,就坐下說話吧,先生、全一、呂將軍,你們三人也都坐下吧。」

「謝皇上。」包括郭侃在內的四人異口同聲地謝道,袁棘等人坐在了我的身邊,郭侃則依舊坐在了床上。

我就像是在拉家常似地和郭侃說道:「郭將軍,你jing通兵法,智勇雙全,那你知道你們元軍接連敗陣的原因嗎。」

郭侃道:「皇上,你們的火槍、火炮還有火彈,威力甚大,我軍無法抗衡也。」

「火彈。」我愣了下,但隨即明白,「哦,我軍的投擲彈被你們稱作火彈,倒也頗為貼切,郭將軍,火器是我軍獲勝的直接表現形式,其威力遠遠大過你們所使用的長槍大刀,但,這並非根本,一百多年前,我大宋軍隊的武器也遠遠領先於當時的金國,但我軍還是敗了,可見,決定戰爭勝負的應當還是掌握武器的人,你覺得呢。」

郭侃想了想道:「不錯,在下認同。」

「這就是說,我軍的綜合戰斗力超過了你們元軍,而不僅僅是在武器上。」我看著臉上寫著不服氣的郭侃道,「郭將軍,三十多年前的端平入洛拉開了宋蒙大戰的序幕,雖然我軍敗多勝少,但始終守住了自己的家園,你們一定會說,是因為我朝城池堅固之故,那朕也可以說,你們蒙古軍的強大是因為蒙古人的戰馬之故,戰爭嘛,就應當充分發揮自己一方的優勢,揚長避短,自可占據上風,回頭再來說說火器,當初的金人在火器的研究方面頗有心得,但你們的大汗似乎根本看不上眼,一把大火,燒盡了金人的研究成果,可惜啊,如果三十多年前,你們能夠繼續金人的研究,說不定你們會先我朝一步,研制出火器。」

在元朝的將領中,郭侃算是比較容易接受新式武器之人,也善於琢磨一些新生事物,他曾經專門研究過金人的火器,但苦於資料不全,所以一直未有結果。

我繼續道:「朕剛剛所言,其實就是想告訴你,你們元軍失敗的主要根源不在於武器的落後,而是輸在了你們的大汗目光短淺,思想意識落後上,也就是說,不能做到洞察先機,郭將軍,你可能會認為,朕之言語有些虛無,但這是事實,朕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世上有種,有種法術,可以將你送回到幾千年前的青銅器時代,你到了那個時代,是不是會打造鐵器,以取代落後的青銅器具。」

郭侃思索了一會道:「應當會的。」

我點點頭道:「對,朕就是這個意思,從表面上看,是你將鐵器技術帶到了青銅器時代,其實是你將你現在的見識,現在的思想,帶回到了那個時代。」

郭侃聽罷,又一次陷入沉思之中。

在洺州失守的第二天夜里,消息便傳到了大都皇宮。

朝野震驚,不少蒙古族大臣請求忽必烈,將都城北移,忽必烈的心情也因此變得極為沉重,在和才恩吉雅、兀良合台等人詳細研究完戰事之後,忽必烈嘆道:「古人言,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當真不錯也,沒想到啊,竟然會在關鍵時候,突降大雨。」

才恩吉雅道:「皇上,事已至此,也無需再去探討得失,還是盡快商討對策。」

「至尊大人說得不錯,兀良合台,召集軍務大臣,商議應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