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北進(2 / 2)

「三位將軍,朕令你們三人擔任前部先鋒,吳松含將軍率領第二廂將士居中,孟天翔將軍率領忠順軍居左,段東樓將軍率領興復軍居右,於十月一日出發,趕往保州,與駐守保州的文璋將軍、呂師夔將軍匯合後,兵分兩路,一路攻取范陽縣(今涿州),一路攻取新城縣(今高碑店市)。」

「是,末將遵令。」

「印應雷將軍、趙淮將軍。」

「末將在。」

「你們率領御林軍第三師以及第十七、十八廂將士保護火炮營於十月三日出發,目的地保定。」

「是,末將遵令。」

「中路軍的其余眾將隨朕於十月四日出發,洺州城城防交給汴梁軍區。」

眾人齊聲道:「是,末將遵令。」

十月九日,當我率領大軍抵達保定時,范陽、新城兩縣已被我軍攻克,這兩座縣城的守軍基本上沒做抵抗,便在炮火中撤離。

保州城始建於戰國時期,其歷史悠久,是遠古時期堯帝的故鄉,到了北宋時期,保州成為宋遼兩國的分界線,兩國多次在這里進行過大戰。金朝末年,保州城在戰亂中成為廢墟。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大將張柔受命重建保州城池,規劃市井,定民居,建衙署,築寺廟,造園林,修築土城牆,疏浚護城河,自此奠定了保州城的基礎。

忽必烈定都大都後,保州城便成為元朝京師的南部門戶。元太宗十一年(1239年),以保州為順天路治所。按照歷史的進程,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順天路為保定路,「保定」之名自此始,寓「保衛大都,安定天下」之意。只不過,這一切都因我的到來而改變。

在這座新城中,有一處建於唐朝上元年間的古蓮花池。後經張柔擴建,名曰雪香園,並成為他的私家花園。最先攻入保州的呂師夔、文璋等人一致認定,這處花園具有江南特色,和臨安宮中的格局頗有幾分相似之處,可以作為我在保州期間的臨時行宮。

一走入雪香園,只見里面小橋流水,亭榭樓閣,優雅別致,拙中見巧,朴中有奇,雖然蓮花盛開的季節已過,但池中之綠葉與周邊之造化交相輝映,令人賞心悅目。除了風景優美外,雪香園的十來副石刻也是大名鼎鼎,其中有氣勢磅礴的唐代草聖懷素的「自敘帖」;有渾厚雄勁的顏真卿的「多寶塔」;也有魚躍龍門、虎卧鳳闕的王羲之的墨跡。

「不錯,朕就住在這里了。」

方靈高興道:「沒想到在這保州城內還能見到江南風光啊。」

陪同的文璋道:「皇上,靈妃娘娘,據雪香園的老人講,擴建此地的工匠都是被蒙古人擄來的江南人士。」

我點點頭道:「難怪和臨安宮中的風景有幾分相似。南北交流本來是件好事,但卻應該在自願的基礎上,像蒙古人強行掠奪我朝之工匠,分明就是仗勢欺人也。」

在保州住了兩日後,我便率領大軍來到了距離大都僅有百里之遙的范陽縣。和保州相比,范陽縣小了許多,大軍只能在縣城外安營扎寨。

說起范陽之名,後世之人知道的不多,但一提起范陽的原名,就有很多人知道了。涿縣,漢末三國時期蜀國締造者劉備的故鄉。一千多年前,劉備在涿縣賣草鞋時結識了關羽、張飛,並在桃園結義,演繹了一段佳話。

不過,在宋朝時,范陽縣卻是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