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節閱讀_25(2 / 2)

「老爺子眼力好,小姑娘挑得也好,」李曲奇用了食指曲了個指,給了李冶一個爆栗,讓這小子這么大年歲就知道重色輕爹。

他這趟回寨子里也想好好過個清閑年,手頭沒接啥活,哪知為了個人情,卻是接下了個費事的銀器來。

冊子上的這個鐲子是李曲奇為了參加世界首飾大賽特別構思出來的,普天之下只要一件單品,這會兒還在瑞士的珠寶展上展現著。

苗銀制品發展到了明天,樣式也有成百上千,可樣式卻沒有多少創新。

冶子替小鮮選得鐲子的名字叫做梅鏤,是仿造了再往東北的雲南一帶的另一個多數民族,白族的一款傳統食品雕梅而成的。雕梅是在研制好的青梅肉上雕出紋路,去核鏤空,在用指頭按壓成了菊花狀,圖得是美觀好吃。

李曲奇去了雲南時,偶然吃到雕梅,就想著用在了銀器上。這梅鏤制造起來可是很考制銀師父的眼力和耐煩,先是用炭火爐融了上好的純銀,一定要是千足銀,銀的質地越純,材質也越軟。

再小心的拉制成了幾絲絲厚的銀管子,趁熱用粘著的焊接液點好封口,用了大小口徑不同的大小刻刀,一朵朵的雕刻出來,用力要足,才能雕出鏤空的花紋,用力又要巧,否則一個不小心就會刻破了壁,斷了鐲子,損了表象。以李曲奇如今的技藝,造這么一只梅鏤鐲,也要十天的工夫。

「小鮮,再挑其他的,這玩意太耗損心力了,」諸時軍是什么眼力,只需看著銀鐲上的一刀一劃的紋路,就看出了這款鐲子很不容易做。

給銀匠徒弟的工錢是和鐲子的大小很有關系的,這款銀鐲唱工復雜,可份量不足,只需兩三個銀元就能打發了,這樣費勁不討好的活計,別說是李曲奇,就算是一個普通的游走銀匠也是不樂意做的。

「老爺子,就鏤梅鐲好了。換成了其他的,小姑娘長大了就不好戴了,這款鐲子可以調理大小,樣式也好,就是比上了外頭的那些名貴珠寶,也是不遜色的。」

李曲奇說著,掂了三塊銀幣,也不用秤稱稱,就先給銀洋塗上硼砂水,用上了夾子,用爐火燒去附著在銀洋上的氧化層,再用銅刷清算,銀洋就光亮了起來。

「冶子,事情可是你找來的,你也得出一份力,去,拉風箱。」李曲奇答應了做這款鐲子後,兒子那表情比人家小姑娘還開心,心里就不爽了起來。准是那小子對人家小姑娘有好感,倒是要自家老子出起力氣來了。

拉風箱這種事可是成年大力氣的男人才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