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節閱讀_100(2 / 2)

門口傳來了陣拍門聲,聽著很是無禮。

卓楓看看掛鍾。才一點多,小區的物業都還沒上班。水電費又都繳過了,能來什么人。

門才一拉開,一股汗臭味沖了進來。卓楓定睛一看,門口站著個穿著棗紅色的棉襖,帶著個雷鋒款厚帽子的大娘,大娘手里拎著一只雞和整兜的蘋果和土豆,見了卓楓開口就是:「媳婦兒,興兒不在家?」

說著,大娘連鞋子上的水漬泥灰也不踩踩,就直直進了屋,將土豆蘋果連著那只雞全都擱在了沙發上。

卓楓愣了片刻,好不容易才從嗓子眼里擠出了個:「媽,您咋來了?」

「我咋不能來啦,媳婦兒,大過年的,我專門從鄉下帶了年貨來看你們了。哎呀,媳婦兒,那是你腫得大蒜啊,長得不錯啊,剛好中午用來炒盤蒜苗,」豐興媽也就是卓楓的婆婆,指著那盆水仙,拉高了嗓門。

**

小鮮出門時,天剛好下起了場雨夾雪,幸好出門前卓楓聽了天氣預報,讓小鮮帶上了雨具。雨天最難的就是等車,小鮮等了四十分鍾的公交,再在城里兜兜轉轉了大半天,才算到了聖心中學門口的奶茶店。

曾學柔等得久了,就躲進了文具店里,手里還捧著兩杯熱騰騰的奶昔,見了小鮮後,塞給了她一杯,兩人喝著奶昔,過了五分鍾,才手暖腳暖回來了。

「我打聽過了,我媽剛好認識家做電纜的,能翻新舊電纜,你到時候和村里聯系聯系,看看要用多少電纜,說出個數,我再讓我媽去砍價,」曾學柔辦事一向老練,讓小鮮省了不少心。

兩人又聊了些放假幾天里發生的事,小鮮就順帶說了下白菊易過世,留下來那幾十畝地的事情來,曾母是開發房地產的,對於房產應該很有些了解。

「撇開老人家的遺願不說,幾十畝延慶的地可是個不小的數目,」曾學柔畢竟是商人世家出身的,在北京的商界能數得上名號的人,哪一個不是和土地沾上了關系。

「這幾年城鎮化加快,北京市里的地越來越少,延慶那邊以前因為荒涼,人都是往外搬的,這幾年北京要學國外發展衛星城,說是把農業搬出市區,搞綠色經濟。延慶和密雲就成了首選了。不過那邊的農民大多是傳統方式作業,農產品還成不了規模,如果你姑那樣的大學生肯去經營農庄,前景絕對是看好的。」

曾學柔喝干了奶昔,掏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