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漢卿是個敗家子(2 / 2)

國士無雙 驍騎校 1849 字 2020-09-07

日本政府三令五申,不許事態擴大,擔心激怒國際社會,引起蘇聯干涉,但關東軍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肆無忌憚的繼續向西推進,直逼錦州。

國聯理事會通告中日兩國,建議撤兵建立非武裝區,關東軍置之不理,同時,駐上海的日本海軍也蠢蠢欲動,閘北和南市的富裕人家紛紛逃往租界。

南京政府內外交困,焦頭爛額,此時江西剿匪正在關鍵時刻,再加一把火就能大功告成,可是社會各界對蔣主席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多有不滿,甚至財政部長宋子文也頗有微辭,聲稱不願將資金用在內耗上,蔣介石嚴厲斥責,宋子文憤而辭職。

東北三省眼見被日本人奪去,中國卻還四分五裂,江西有**蘇區,廣州還有一個另起爐灶的國民政府,若不是九一八事變,新的南北內戰又要爆發,在外敵面前,南京廣州迫於形勢終於妥協。

十一月,南京武漢的代表會商於上海,議定召開國民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改組國民政府,寧粵合並事宜。

南京代表提出蔣介石北上坐鎮北平,收復國土,廣州代表斷然拒絕,堅持蔣介石必須下野,而且要解除兵權,開除黨籍,雙方根本談不到一起去。

陳子錕身為中執委員,列席了會議,雙方唇槍舌劍讓他極其惱怒,聽的實在不耐煩,忽然拍案而起,道:「國家都糜爛成這個樣子,你們還在糾纏誰當老大的破事,你們鬧去吧,我辭職!」說罷憤然離席。

眾人不以為然,繼續爭吵。

陳子錕回到上海住所,傷愈歸隊的雙喜低聲告訴他,南邊有客人到,進了內室一看,陰影里坐著一人,清瘦的面龐,炯炯有神的雙眼,正是趙大海。

「大海哥,什么時候到的?你們消息蠻靈通的啊,知道我在上海。」見到老友,陳子錕頓時一掃心頭陰霾。

趙大海道:「我是無事不登三寶殿,這回還得請你幫忙。」

「又需要葯品?」

「這回不是葯品,需要采購一批機械設備,聽說你的春天洋行專門進口此類機械,肥水不流外人田,我就找你來了。」趙大海笑著將一張采購清單遞過來。

陳子錕搭眼一看就明白了:「這些都是兵工廠用的機器,屬於嚴格控制物資,恐怕不太方便。」

趙大海道:「子錕,你可是國防建設監委會主席,主要你一張字條,就可以幫哥哥這個大忙,你放心,虧待不了兄弟們。」

說著拿出一個藍布包,解開來里面熠熠生輝,都是一兩一根的小黃魚。

陳子錕道:「大海哥,你來晚了,早上我還是監委會主席,現在已經辭職了。」

「這樣啊,不打緊。」趙大海顯然有些失落。

「大海哥現在專門負責采購,這可是肥差啊。」陳子錕半開玩笑道,看趙大海瘦成這樣,可不像是中飽私囊的主兒。

趙大海道:「這些金條,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政府國庫的家底,買不來機器,就沒法造子彈,沒法修理損壞槍械,沒有武器就不能打仗,紅軍戰士們就不得不用冷兵器和敵人拼命……」

說到這里,他聲音低沉下來,似乎勾起了某些慘痛的回憶。

陳子錕道:「大海哥,九一八之後,貴黨的通電我看了,謂之事變為帝國主義者反蘇聯戰爭的序幕,無產階級者應組織起來保衛蘇聯,反對日本,消滅國民黨政府,我就納悶了,咱們都是中國人,和老毛子又不沾親帶故,干嘛幫他們,現如今日本人占了東北,中國人應該盡棄前嫌,團結起來打日本才是啊。」

趙大海想了想道:「階級是高於國家和民族的,子錕,這些道理,馬克思和列寧的著作里有詳細論述,你大概沒有看過,有時間我給你帶一本來。」

陳子錕冷笑:「馬克思的書,我十年前就讀過,老實說也不過爾爾,社會體系的分類就有問題,他老人家是研究歐洲歷史變遷作出的結論,東亞獨特的農耕文明,和歐洲根本就是兩回事,再說了,他不過是個哲學家而已,這些大道理沒經過實踐,誰知道是不是對的。」

趙大海正色道:「子錕,我只是一個工人,沒上過幾天學,以前總是渾渾噩噩,自打跟黨走之後,才覺得活的像個人,你說的這些,我能理解,畢竟你的生活環境和我不同了,嚴格來說,我們是不同階級的敵人,但我今天是作為兄弟來看你的,生意的事情,不能幫忙也就算了,咱們兄弟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呢,告辭。」

說罷起身便走,陳子錕郁悶的閉上了眼睛,推門聲響起,他才道:「機器的事情,我會幫你問問。」

「謝了。」趙大海回頭深深看了一眼陷在沙發里憔悴的陳子錕,毅然離去。

陳子錕長嘆一聲,拿起茶幾上的報紙,副版上一則新聞:詩人徐志摩飛機失事,墜毀濟南。

翻過來再看另一版,上面刊登一首詩:

趙四風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最當行。

溫柔鄉是英雄冢,哪管東師入沈陽。

告急軍書夜半來,開場弦管又相催。

沈陽已陷休回顧,更抱阿嬌舞幾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