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岳飛和關公(2 / 2)

國士無雙 驍騎校 1816 字 2020-09-07

弟兄們都放松下來,端起酒碗讓陳啟麟給他們倒上白酒。

「弟兄們,來世再做兄弟!」陳子錕咣咣咣一飲而盡,酒水從嘴角溢出,一海碗干了,順手摔了個稀巴爛。

幾十個酒碗同時在地上化成碎片,陳子錕翻身上馬,解開手槍皮套的搭扣,讓大眼擼子處於隨時待發的狀態,大吼一聲:「槍來!」

劉驍勇捧著一桿紅纓槍跑了過來,這桿槍是借村里民團的武器,一丈八的白蠟桿子,是整根白蠟樹做成,前頭是雪亮的槍尖,鮮紅的纓子如同一團火,陳子錕腳尖一挑,大槍在手。

蓋龍泉也大叫一聲:「孩兒們,抬刀備馬!」

四個兒郎扛著一桿青龍偃月刀吭哧吭哧過來,其實沒那么重,馬上兵器講究靈活,要的就是個排場。

敢死隊員們也都翻身上馬,各自准備兵器,馬刀、馬槍、手槍,彈上膛,刀出鞘,戰馬打著響鼻,刨著腳下的泥土,似乎已經感受到戰斗的氣息。

夏小青和陳啟麟帶領輕傷員和壯丁護送鄉親們撤離,沒有人流淚,哪怕明知道這些人殺出去之後將再不會回來,也只能默默祝他們一路走好。

陳子錕看看時間差不多了,抬手下令:「開門!」

寨門大開,吊橋砸在壕溝上,百余名騎兵呼嘯而出。

鬼子的機關槍立刻打響,但劉驍勇的迫擊炮也響了,兩枚炮彈像長了眼睛似的,落在重機槍陣地上,炸出一團血霧和零件來。

寨牆上所有槍支一起開火,壓得鬼子和偽軍不敢抬頭,陳啟麟低吼一聲:「走!」

機關槍開路,後面是騾車拉著的龔家村村民,拖兒帶女朝皇協軍陣地沖去,夏景琦去外村搜刮糧食去了,偽軍群蛇無首,被一陣機槍打得趴在地上,哪顧得上開槍阻擊,眼睜睜放他們走了。

龔家村外一馬平川,毫無遮蔽物,不適合步兵進攻,倒很適合騎兵馳騁,趴在田野里的散落步兵在高機動的騎兵面前只有挨宰的份兒。

陳子錕一馬當先,右手持槍在狂奔中射擊,竟然彈無虛發,接連打死三個機槍手,打光子彈順手一丟,抄起大槍將手持刺刀迎面撲來的一名日軍戳翻,立刻松手放開槍桿,白蠟槍桿制直愣愣翹起來嗚嗚的晃悠,這時候再順勢抄起,動作流暢無比,這一招還是麾下哥薩克騎兵教他的,歐戰中俄國人依然裝備長矛,在沖鋒時震懾力遠超馬刀。

突遭騎兵沖擊,竹下大隊陣腳略亂,但很快恢復鎮定,因為他們的援兵也到了,從龍陽縣調來的一個日本騎兵中隊及時趕到了戰場。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日軍騎兵迅速進入戰斗,兩股騎兵鐵流碰撞到了一起。

日本騎兵裝備的歐洲血統的高頭大馬,三二式馬刀,刀刃輕薄,刀鋒銳利,和中國騎兵的交鋒中占盡優勢,但這回他們面對的敵手可不一般。

蓋龍泉帶來的這批騎兵,基本上都是江北軍的老部下,解甲歸田多年,但一身功夫沒拉下,江北軍的騎兵師承哥薩克,連用的馬刀也是以恰希克居多,戰馬並非中原矮馬,而是從新疆、寧夏采購的好馬,不比日本軍馬差多少,論起來也算旗鼓相當。

最要命的是沖在中國騎兵最前面的兩員戰將,用的居然是古式的長柄冷兵器,前面那個他們知道,是中國戰場常見的紅纓槍,不過是加長版本的馬上用槍,後面那和黑胖壯漢用的是類似日本古代兵器薙刀的長柄大刀,有那精通中華文化的認識,這刀有名堂,叫青龍偃月刀,是關雲長用的!

兩股騎兵面對面殺來,交馬一合,陳子錕便將對面的日軍刺落馬下,一寸長一寸強,他用的其實不是一般紅纓槍,而是兵中之王,大槍,又稱馬槊,據說當年岳武穆岳爺爺用的就是這玩意。

回頭一看,蓋龍泉正舞動偃月刀,將一名日軍騎兵連人帶馬斬為兩截,戰馬嗖的一下馳過,連血都沒濺上一滴。

又一名日軍騎兵迎了上來,看他的軍銜是個大尉,面對凶猛敵人,他竟然毫無懼色,看來是個硬茬子。

蓋龍泉馬快,搶先一步道:「我來!」揮刀橫劈過去,那大尉竟然一個馬上鐵板橋,偃月刀貼著鼻尖飛過,他騰地坐直了身子,手腕一翻,馬刀在蓋龍泉背劃了個大口子,卻不見血,只見破衣服下面襯著銀光閃閃的鎖子甲。

大尉正在驚疑,陳子錕的馬槊已經到了面前,手上一使勁,槍桿亂顫,紅纓飛舞,槍尖如同萬樹梨花開,白茫茫一片,哪能分出虛實來,兩馬交錯,大槍帶著巨大的慣性將騎兵大尉直接挑飛了。

但日軍占據了強大的人數優勢,從龍陽趕來的不止一個騎兵中隊,還有一個配備炮小隊的滿編步兵中隊,加起來日軍的數量高達六百以上,這還是不包括皇協軍在內的數字。

一個沖鋒將日軍打懵了,為鄉親們的撤退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但反應過來的日軍開始瘋狂的反撲,機關槍掃射著曠野中的騎兵,兄弟們一個個落馬,騎兵敢死隊轉瞬就犧牲了一半。

「走!」陳子錕大喝一聲,猛夾馬腹朝斜刺里沖去,蓋龍泉等人緊隨其後,日軍騎兵哪里肯放過他們,在後面緊追不舍。

忽然前面引擎轟鳴,一輛坦克半路里殺出擋住去路,陳子錕猛勒馬韁,戰馬前蹄騰空長嘶不已。

「天亡我也!」陳子錕暗道,忽然看見坦克有些眼熟,並非日軍常用的鐵皮烏龜殼,而是自己從美國采購的克里斯蒂快速坦克,裝甲上的青天白日雖然模糊但依稀可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畫風質朴的火車頭。

再看坦克上插著一面旗,上寫一行黑字:「江北鐵路工人抗日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