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從北京到廣州(2 / 2)

小軍閥 西方蜘蛛 1544 字 2020-09-07

11月12日前,就已派出30余名專員到各處招兵。規定帶槍士兵來投奔的每月軍餉15元,未帶槍來投奔的每月軍餉10元,此時已huā招兵費5000元。

桂系對此甚為忌恨。陸榮縫在11月20日與胡漢民晤商時對此砒強烈反對,要求軍政府停止招兵,已招者予以遣散。11月23日,孫中山頒布停招民軍令:「所有各屬民軍,除潮梅外一律停止,以待後命。」11月28日,軍政府組織的討伐潮汕鎮守使莫擎宇叛軍的潮梅軍第一支隊司令金國治,被桂系將領沈鴻英you殺,部隊被繳械遣散。潮梅軍總司令部魯急電軍政府懲治沈鴻英,但在粵督的曲為庇護下,不了了之。孫中山對此極為憤懣。

於是,兩次炮轟督軍署事件發生。

第一次炮轟督軍署所在地觀音山發生在1917年11月15

日,目的是驅除粵督陳炳棍。

當時孫中山密令海軍駐省河艦只做好戰斗准備,同時命令大元帥府所能指揮的陸上部隊聽到海軍發炮後立即響應。除命朱執信直接指揮駐河南的李福林部外,同時命令羅翼群秘密聯絡駐廣州周圍的黃明堂部、魏邦平部及林虎部屬粱鴻楷營等各部,約定同時向陳炳棍的督軍署發起攻擊。粱鴻楷表示聽到炮聲後,願率全營襲擊桂軍蘇世安炮兵團,並約羅翼群帶炮兵學員劫奪大炮,開進牛王廟陣地,掩護步兵進城。

約期到了以後,當夜羅翼群帶炮兵學員及其他軍官十余人,先到沙河息鞭亭酒店開房,假裝打麻將消遣,准備聽到炮聲就行動,但等到天明仍然沒聽到。羅於是乘馬車到大元帥府詢問究竟。這才得知,原來孫中山昨夜未登軍艦,而是親自到中流砥柱炮台指揮發炮,不料這些火炮是30年前晚清廣東海防大臣彭玉麟為抵抗法軍所鑄造的舊炮,加上火葯包潮濕,轟不著火。孫中山因已疲乏即回帥府休息,安排有關人員及部隊改期再舉。

這件事發生5天後,即11月20日,粵督陳炳棍去職離省。

次日,莫榮新奉陸榮廷電令正式代理粵督。

1918年1月3日孫中山籌劃第二次炮轟觀音山,目的是要「炮教」莫榮新。

准備期間,孫中山命朱執信等〖運〗動駐穗各路軍隊響應海軍,合擊桂軍,派許崇智、鄧鏗督促陳炯明響應行動。但駐穗各軍大都反對武力解決。

孫中山曾商請程璧光派海軍討伐,遭到程璧光的拒絕。

同時,當時〖革〗命黨內及軍隊中的一些主要人物意見不一致,認為大元帥此舉過於冒險。為此李烈鈞、吳景濂、王正廷等人都曾勸解過孫中山。但孫中山態度堅決,不為所動。為了避開李、吳等人的勸阻,孫中山只好裝病。

滇師長方聲濤聞訊也趕到帥府嚴詞諫阻。孫中山甚為惱怒,對他厲聲斥責:「吾意已決,毋勞借箸,吾為民除害,今即以身殉民,份也。汝師不我助,或反助敵,唯君自擇,吾無介焉。」1月3日,孫中山致函莫榮新,要求莫榮新承認軍政府及其本人的地位及軍事統帥指揮權,並要求由軍政府任命廣東外交官員。當晚,孫中山率親信將領黃大偉、馬伯麟等及少數衛隊登上同安艦,豫章艦隨行。當兩艦駛至中流砥柱炮台時,孫中山指揮開炮,向督軍署駐地觀音山轟擊。兩艦長起初不敢答應,孫中山便親自發炮,又督促炮手連發50余炮。

炮聲響後,游擊司令李安邦按照約定計劃率小兵艦巡江,向長堤桂軍駐兵機關如江防司令部等處用機槍掃射。軍政府下轄的陸軍部隊除李安邦部外,其余各部在海軍發炮後,均未遵約響應。更怪異的是,桂軍方面也沒有還擊。原來莫榮新事先已得密報,莫榮新的參謀長郭椿森力主鎮靜,不予還擊!

他認為:「還擊則彼眾我寡,絕無勝算,不還擊,人將謂曲在中山,彼將更成孤立。」莫榮新采取了不理睬政策,命令將燈火熄滅,避免目標暴lu,不許開炮還擊。同時給在海珠艦的海軍總長辦公室打電話,向海軍總長程璧光報告遭受海軍艦只轟擊情況,請求緊急調處。

程璧光急忙派海琛艦前往傳達「停止炮擊,開回省城」的命令。

同安、豫章二艦起事後得不到陸軍的響應,又接到長官命令,只得返回省城。後來程璧光將這兩個艦長撤職處分。孫中山討莫計劃失敗。

形勢一片大亂,而這對於在南寧的一個人來說,他等待著的機會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