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六章 三國總領事們(2 / 2)

小軍閥 西方蜘蛛 1567 字 2020-09-07

王恆岳一一點頭致敬。

這些總領事在來之前,已經知道了這位大元帥的心思。

在歐洲,雖然德國人還在進行著最後的反撲,但顯然他們已經成為了強弩之末,戰爭很快就會結束。

而在歐洲秩序重建的同時,也該把目光放到〖中〗國來了。

歐洲的一場戰爭,讓各國無暇顧及〖中〗國,當他們終於看到戰爭快要結束的時候,在〖中〗國一個大軍閥卻強勢崛起。

其宴這是列強願意看到的。

在歐戰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另一個亞洲國家〖日〗本也在高速發展,尤其在〖中〗國的話語權越來越大了。

英美法三國是強烈反對〖日〗本支持皖系獨霸〖中〗國的企圖,他們更願意看到〖中〗國的統一,這才符合他們的利益。

所幸的是,在北方〖日〗本有著很大的權利,而在南方卻不一樣了。

一個同樣得到〖日〗本支持的別中山被罷免了,一個和英美法保持著親密關系的王恆岳取代了他的位置。

讓王恆岳來統一〖中〗國,要遠比段祺瑞來統一〖中〗國更好。

在王恆岳崛起的開始,英美法就把他看成了自己在四11,在西南的代理人,如果讓他成為自己在全〖中〗國的代理人,顯然這是最理想的結果。

「我已經決心北伐,而且這樣的決心不容動搖。」王恆岳的話開門見山:「在北洋,段祺瑞獲得了〖日〗本人提供的大量參戰貸款,用這些貸款武裝起來的所謂的「參戰軍」已經在湖南戰場表現出來了強大的統治力,如果一旦湖南完全落到北洋手里,局勢將會變得非常惡劣。因此,我需要你們明確的支持!」「支持是需要有前提條件的,而這個前提條件是你能否取得最終的勝利。」法國總領事杜馬歇開非常直接的問道。

王恆岳在臨時放置的地圖上指了一下:「諸位,我的軍隊,已經在這些地方布防,並且完成了進攻的初期准備。如果戰爭一旦爆發,我完全可以利用盡可能短的時間,完成武力統一。」

潘世恩盯著地圖問道:「你的國民〖革〗命軍具備了戰勝北洋軍的實力嗎?」「國民〖革〗命軍的前身是定國軍,在四11、貴州、雲南的戰役中,已經表現出了自己的強大實力,我完全有信心和北洋一戰。」王恆岳表現的非常自信:「北洋內部不穩,雖然段祺瑞取得了西原借款,壯大了自己的實力,但這並不是要特別擔憂的,在湖南,他們面對人數、裝備遠不如自己的湘軍,也照樣吃到了大敗仗。我們傾五省之力與其展開決戰,重點只在湖南,只要湖南問題一解決,剩下的就好辦了。甚至不用我們自己繼續進軍,北洋內部也會更加混亂!」說著,似乎為了加強他們的信心:「諸位,西原借款讓〖日〗本獲得了大量的利益,為為取得這筆款項,段祺瑞把東北的修築鐵路權,砍伐森林和采礦等一系列權利給了〖日〗本,這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

他在那略略停頓了下:「寺內正毅曾得意地說,通過向〖中〗國借款,〖日〗本所攫取的政治、經濟特權何止十倍於二十一條。〖日〗本在〖中〗國的勢力越來越大,我想這也不是你們願意看到的吧?」

三位總領事互相看了一眼,潘世恩清了一下嗓子說道:「美國願意看到〖中〗國的統一,並願意在此基礎上給予大元帥閣下一定的幫助。」隨即英國總領事喬太平和法國總領事杜馬歇也表達了如此意願,只是英國總領事喬太平又讓人厭煩的提出了西藏問題。

這是讓王恆岳最討厭的事情,自己的軍隊已經駐扎在了西藏,那些支持叛亂的西藏首領已經被自己一股腦的趕走了。

西藏從來都是〖中〗國的領土,輪不到英國人在那說三道四。怪只怪自己的國家還是四分五裂,沒有強大的力量也和英國人對抗,可這樣的局面不會永久存在的。

「西藏問題,我建議暫時擱置一下,在我完成北伐統一之前,我認為現在談不是太合適的,總領事先生。」王恆岳平靜地說道。

喬太平其實也並不想在這問題上過多糾纏。當王恆岳開始北伐的時候,英國完全可以在西藏繼續搞一些小動作出來。

王恆岳的精力都在北伐之上,西藏方面問題,那一定無暇顧及了。

英美法三國總領事很快達成了一致,支持王恆岳的北伐行動,並將立刻將這一協議上報給本國的政府。

又一快攔路的石頭被搬走了,為了北伐,王恆岳幾乎是殫精竭慮,方方面面都盡量要做的完美。

北伐,戰爭反倒是次要的,戰前的准備工作才是最至關重要的。

現在,只需要一個最好的契機,王恆岳就能喊出那一聲氣壯山河的呼聲: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