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南北對峙且不論,收復蒙古第一功!(1 / 2)

小軍閥 西方蜘蛛 1647 字 2020-09-07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小軍閥最新章節!

在南北政府對峙,上海為了即將發行的「金礦股票」而發行的時候,在〖中〗國的北方出問題了!

民國7年秋天,段祺瑞所領導的督辦參戰事務處之下,成立了一個西北邊防籌備處,由徐樹錚任處長,作為把「參戰」改為「邊防」的一個准備。邊防籌備處成立後,剛巧遇上俄國〖革〗命,共產黨奪取政權,使外méng古有心脫離俄國控制而傾向〖中〗國。

外méng古的獨立,是帝俄策動外méng的哲布尊丹巴於辛亥年yin歷十二月二十八日在庫倫登基,號稱「大méng古國」年號「共戴」。民國成立,一切正在草創,遂予帝俄以可乘之機。

由於俄國內亂,失掉了對外méng古的控制,逐漸引起了〖日〗本的垂涎。〖日〗本利用布里雅特人謝米諾夫和méng匪富升阿來策劃組成一個包括布里雅特,內、外méng古及呼倫貝爾的大méng古國,在〖日〗本控制之下。主持這項工作的,是〖日〗本駐庫倫武官松井中佐。松井和布里雅特人的會議及宴會照片後來被〖中〗國參謀本部得到。

外méng古的許多王公鑒於獨立的失算,又怕〖日〗本乘機侵占,所以醞釀重新歸屬〖中〗國。

外méng的內向,給徐樹錚一個發揮野心的好機會。徐樹錚是一個極有政治野心的人。北京局勢的混亂,使他不能施展抱負,而他一舉一動又容易引起政治風bo,加上段祺瑞的督辦參戰處已不見容於國人。剛好他擔任西北邊防籌備處處長,正遇上外méng古內向問題,因此他便提出了「西北籌邊辦法大綱……」經國務會議議決照辦,政府特任他為西北籌邊使,隨後又命他兼任西北邊防軍總司令。

徐樹錚早在接任「西北邊防籌備處」處長之初,對méng古一切外在關系,即已注意及之,故於日、俄對méng的一切yin謀企圖,無不了如指掌。他認定méng古對〖中〗國之徘徊觀望,與都護使陳毅之久無成就,皆由日、俄之盅huo所致。故當他入méng之前。先購置了80輛大型卡車,作為日後運兵之用。80輛卡車,這是個驚人數字。

徐樹錚在決定入méng時,即命准備入méng的西北軍第三旅褚其祥部,先由宣化徒步開至多倫…然後乘上備好的這80輛大型汽車,向庫倫去的大道進發。自多倫至庫倫約為兩千華里…途中多為沙磧,以汽車輸送,需時五至六天始可抵達。

徐樹錚為了保持軍容的整肅,特規定七日期限到達。他自己的座車並與先頭部隊按日徐行。

徐樹錚於抵達叨林時,忽然停車不進,拿起電話叫接駐庫倫的〖日〗本武官松井中佐的辦事處。

他的日語原極流利,用不著舌人代譯,當松井接電話時,徐樹錚先說出自己的姓名和使命,然後開門見山地說道:「根據我派駐庫倫的辦事人員報稱,貴國派駐庫倫的武裝部隊多達兩千余人,請問是否真有此事?」

徐樹錚在此以前,曾偵得庫倫有〖日〗本兵約100人,現在故意作此誇大之語…只不過要松井承認〖日〗本有駐軍在庫倫耳。

果然,松井聽到徐的詐語後,急忙辯道:「你這一情報是不確實的,我這里實在僅駐了120名武裝部隊。」

徐樹錚聽罷松井這一坦白的承認,即時大笑說道:「我並非准備與你們對壘作戰,你們的駐軍數目多少都與我無關!我所要問的是:你依據中日兩國何項條約,公然在〖中〗國領土內的庫倫駐軍?」

這時松井才明白徐的談話用意所在,但一時卻找不出適當的答復,囁嚅了半天,才強辯著說道:「這是我國政府因為庫倫地方不靖,怕外交人員的生命得不到保障,才派來少數軍隊,以策萬全,並無其他用意。」

徐樹錚以松井的答詞已越出范圍,乃不再客氣,決然答道:「兩國之間,凡在任何一方面有所措施,而又牽涉到對方國家的利益時,必需根據事實,征得對方國的同意行之。你們現在駐軍庫倫,既無條約依據,又未得到〖中〗國政府同意,顯然是違法行為。就請你在三小時之內,將你這120人的武器,送繳我駐庫倫的辦事處去,倘若超過了時限,則我所率的部隊進入庫倫時,如雙方發生沖突,其一切責任須由閣下負之!」

松井懾於徐樹錚的理直氣壯,又怕徐樹錚果真帶來了大量軍隊,其後果更難想象,乃借詞拖延著說道:「閣下的要求未免太苛,而且也非我的權責所能答復,必須假以五天時限,等向政府請示後再作答復。」

此時的徐樹錚已聽出松井語氣中,含有畏懼之意,只是想借此拖延時間而已,當以斬釘截鐵的口wěn答道:「此事的根本錯誤,系出於日方,閣下是代表〖日〗本政府的負責人,當然有責任替政府認錯,並且也有責任改正這種錯誤。現在就請你拿出『負責』的勇氣,作一肯定的答復吧!」

松井聽徐樹錚的口氣,料已沒有回旋的余地,只是嘴對話筒,干咳無語。

於是,徐樹錚乃故意為他留一緩沖余地:「我們之間的談話,就此告一段落,我現在就命令我的部隊,將行程向後展延一個小時,希望你在這段時間里,和我的辦事處長解決此一問題。我只憑我的辦事處長一個電話決定行止了。」

說罷之後,他猶恐對方再事羅嗦,乃不等對方回話,即將話筒一掛,揚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