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骨氣(2 / 2)

小軍閥 西方蜘蛛 1700 字 2020-09-07

若是真品,三百大洋值呀!」「那好吧,我看看再說。」

徐世昌來到小客廳,同年輕人寒暄幾句,然後要過硯台,捧在手中,上上下下,左左右右,邊看邊mo,又放在桌上磨試,覺得是一件真品,石質堅實,細潤,發墨不損,且雕琢精美。徐世昌愛硯、識硯,知道是一件珍品,心里十分喜歡,不由己的便吟出一句詩:「端州硯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破雲。好硯,好硯!」

年輕人笑著說:「先生所吟詩句,是唐代大詩人李賀李長吉的《青huā紫歌》句吧,他的《昌谷集》中便有多處吟端硯的句子呢。

「徐世昌點點頭,但還是說:「學生所持是端硯無疑。但並非端硯中上品。請問,索價可否再落落?」

年輕人於是說道:「學生只是迫不得已,為了解燃眉之急才賣硯。

若是平白無事,若是此硯送到原大總統徐世晷老那里,學生不出價,只怕亦可售洋千元!」

徐世昌心中一驚:「年輕人也知道我愛硯?如此說來,斷不可lu姓氏。否則,便無可還價了。」於是說道:「年輕人,這樣吧,硯我留下了,我給你二百八十塊大洋如何?」

年輕人再望望徐世昌,說:「看你老也是位識家,物得其主,總算美事。學生雖貧困潦倒,尚不至斤斤計較這二三十塊錢。這樣吧,先生要減價二十塊大洋,我再減價三十塊大洋,算送先生一點情。先生就給二百五十塊大洋吧。唯盼先生能夠珍惜此物」徐世昌終於以二百五十塊大洋從受困的年輕人手中購得一件珍品。

可是年輕人走的時候的微微一笑,卻讓徐世昌不知道為什么有些擔心……

徐世昌很少問家事,即便下野寓居,也不問家事。近日,卻有一事令他十分頭疼,他不得不鋌身而出,並且做出出人意外地決定一日,弟弟徐世光忽然從青島來到天津。

哥倆好久不見了,當然親熱之極,家事、親情敘叨之後,世光忽然說:「哥,還有另外一件事,十分重要,得請你作主。「自從徐世昌要出任袁世凱的國務卿,世光勸而不聽之後,這哥倆便極少面對面談心了。「話不投機半句多!「今天,世光忽然上門,徐世昌有點驚訝。他望著面前的弟弟,沒頭沒腦地說:「青島家中還好嗎?「徐世光點頭應了一聲:倆相對沉默片刻,徐世光才說:「哥身子骨好嗎?「徐世昌也點頭應一聲:世光說:「有件事不知哥還記得吧,我特地為此事來的。

「「什么事?「徐世昌問。

「咱們家曾經與袁項誠聯姻的事。「徐世光說:「我到是想不起這件事了。前天,袁家吳姨太托孫寶琦來青島,說大哥在財務大臣任上時,曾將初生小女指嬰為婚,答應同項城結為親家。如今孩子都大了,想商量一個定期成婚的日子。「徐世昌猛然間便把眉頭皺了起來,沉思片刻,說:「是有這么回事,是項城的三姨太吳氏所生的十公子,名叫克堅的。至於說成婚的事情么「……「徐世昌在天津悠閑的時候,〖中〗國大地上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北伐軍已經逼近北京,而不甘心失敗的〖日〗本人也同時在那里蠢蠢yu動。

徐世昌的好友曹汝霜突然來到天津。這個比徐世昌小22歲的老資格外交家一進徐宅便恭恭敬敬地喊了聲:「菊人兄!」

徐世昌一看是曹鼻霜,驚訝了:「潤田,你從哪里來?」

曹汝霜淡淡地笑著,說:「沒有事做了,自然是蟄居為好。所以,也就消聲匿跡了。「這個從1口川年就任清政府外務部副大臣的留日學生,是天生的親日派,在他任袁世凱政府外交次長的時候,受袁命和陸征祥一起對日談判,最後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巴黎和會之中,因為要簽定「巴黎和約」遭到全國學生反對,大總統徐世昌被迫g月1口日免了他和陸宗輿、章宗祥三人的職。

曹汝霜是「有事「來的,自然不甘心「消聲「。他說:「菊人兄,你對目前形勢有何看法?聽說,最近〖日〗本人有干涉的跡象。」徐世昌脫口說道:「無論世昌形勢如何,〖中〗國形勢如何,〖中〗國的事情還是得〖中〗國人來辦,外國人,尤其是〖日〗本人是插手不得的。」

曹汝霜是親日派,這一點徐世昌知道。徐世昌雖然是即興表白,曹汝霜聽之已覺不舒。忙說道:「你我都是北洋老臣,難道看著北洋就這么完了嗎?我看這事情還得請〖日〗本人出面,北洋才有挽救余地!」

徐世昌一聽這話心里明白了:原來這位留日學生是來替〖日〗本人作說客的!便:說道「自己家里的事還是自己家里人辦得好!」

曹汝霜和徐世昌相處多年,知道此人重利輕義,只要有利可圖,什么事都會干。於是說:「菊人兄是做過大總統的人。有極大影響,如能出山,和〖日〗本訂立親善條約,〖日〗本自然會救咱們北洋。」

徐世昌沒有接話,只輕輕地背過身去。

憑心而論,徐世昌並沒有徹底死了做官的心,他夢寐著東山再起,只是尚未逢到強有力的靠山。現在,曹汝霜給他了,只要他樂意,他還會有「前呼後擁「的歲月。不過,徐世昌畢竟是受過嚴格的〖中〗國傳統教育,他懂得做人的禮義廉恥:「〖中〗國人大混戰,那是為權為利,兄弟棋牆,誰興誰衰,只需看執政之後為民為國做了些什么?成功的王侯也好,失敗的流寇也好,還都是〖中〗國人,鬧的是家務事。而為〖日〗本人辦事,替侵略者壓迫自己的民族兄弟,那就是民族的千古罪人呀!」

他對曹汝霜說道:「潤田呀,我老了,力已衰、精也疲,丟東忘西,連大小便都常常失禁,怎么能再去料理一方政事呢?還是請你另選高明吧!」

「菊人兄」曹汝霜還想以利害關系勸導。可徐世昌早已舉手,阻止他再說下去。「如果沒有別的事,你就請回吧。」

徐世昌在他的si宅里第一次下了「逐客令!」

曹汝霜沒精打彩地走了。

徐世昌猶覺不放心,還特地對門房交待:「以後聲潤田再來,就說婁不在家。不必再回話了!」

這,是一個北洋軍人的骨氣!

兄弟打架不要緊,但絕對不做外國人身邊的一條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