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出宮歲月」(2 / 2)

小軍閥 西方蜘蛛 1560 字 2020-09-07

按照這條計劃…,鄭孝胥帶著中平大尉和〖日〗本醫生村田到了「北府」。

溥儀當時的想法,是立刻就跟他們走的。但是,王公大臣和師傅們都表示了反對。他們認為這個辦法很難混過大門的士兵,即使混過了他們,街上還有國民〖革〗命軍的步哨,萬一被發現,那就更糟糕。反對最ji烈的是溥儀父親,他的理由是這樣:「就算跑進了東交民巷,可是那些國民〖革〗命軍的來找我要人,我怎么辦?」

兩位「太後」似乎也因為太冒險,沒敢跟〖日〗本人走,可是溥儀心里對父親是更不高興了。

溥儀的心情從總的來說,這天晚上還算好。庄士敦的消息說明外國公使在「關心」溥儀,鄭孝胥帶來的〖日〗本人,又告訴了溥儀〖日〗本人的「熱心」溥儀不像剛才來時那么緊張了。

可是到了次日「北府」的門禁突然加嚴,只准進,不准出,連廚役買菜也得托大兵們代勞。後來稍放松一點,只許有限幾個人,即溥儀的陳、朱師傅和內大臣出進,外國人是根本不許進來的。

這一下子,溥儀又慌了。

「國民〖革〗命軍還能不怕洋人?」這個疑問橫在溥儀心里,成了一個大疙瘩。溥儀身邊的人也有這樣擔心的,也有不相信的。

後來不相信的占了多數,他們都說從民國以來還沒有不看洋人臉sè的當局,話是不錯,不過誰知道大門口的大兵是怎么想的呢?那年頭有句話:「秀才遇見兵,有理講不清!」

離溥儀最近而手拷凶器的還是門口的大兵。萬一他們發作起來,不但秀才應付不了,連「皇上」恐怕也不行。溥儀越想越怕,後悔沒有跟鄭孝胥帶來的〖日〗本人出去。

溥儀對鄭孝胥和〖日〗本兵營,簡直增加了更大的感情!

正在這時候,羅振玉出現了。

羅振玉是頭一天就為了溥儀而去天津的。

據他說,他在竹木大佐的幫助下,坐上京津國際列車到了天津,內戰中,火車常被雙方扣留,京津間交通秩序也很不正常,這趟車是根據東交民巷的意思組成的,交戰雙方都老老實實地不敢動它。

次日找到〖日〗本駐屯軍司令部,請他們出面保護溥儀。

根據〖日〗本駐屯軍司令部的指示,他又返回北京就近和他的朋友竹本大佐聯系,竹本大佐叫他告訴溥儀,〖日〗本騎兵將在「北府」附近巡邏,如發現國民〖革〗命軍對「北弈」有什么異樣舉動,立即回營報告,日兵營會采取「斷然措施」。

聽了他的報告,又從陳寶琛那里知道了〖日〗本兵營曾想把〖日〗本軍用信鴿送進「北府」以備報警之用,溥儀對〖日〗本人的「感情」又發展了一步。

自然,羅振玉在溥儀心里得到了與鄭孝胥並行的地位,而「王爺」

就擠得更遠了。

歷史的列車在進行中,障礙被壓碎,垃圾被拋開。

附在垃圾上的蠅子自然會哄成一團碰撞一陣!

剛進「北府」的那幾天,爭論的中心是「留在北府呢?還是設法溜出,躲進東交民巷?」主張溜走的一方是處於孤勢的鄭孝胥和不公開表態的庄士敦,另一方則是以溥儀父親載灃為首的王公大臣以及師傅們。

這場沖突是以鄭孝胥的失敗而告終。

他們以「出洋不出洋,爭不爭取恢復《條件》」為中心展開了第二次的交鋒。主張立即出洋的一方是金粱和羅振玉,另一方仍以載灃為首。

鄭、羅、庄聯合了起來,並爭得了陳寶琛的參與,而問題重心轉到了「皇上的當前處境危不危險,要不要先跑進東交民巷」的時候,那些王公大臣便慘敗了。

載灃為首的王公大臣們,始終反對著溥儀出洋,他們是「爭取復號還宮派」里的最保守者。他們對國民軍懷著同樣的仇恨,卻又希望溥儀忍受著,等待著。

國民〖革〗命軍取消了溥儀的皇帝尊號,他們認為溥儀還可以在家里做皇帝,爭論的結果也造成了載灃這一派的暫時勝利。

可是無論他們如何爭論,這一切都已經掌握在了王恆岳的手里。

在王恆岳看來,溥儀不過是自己手里的一顆可以利用的棋子,他並不想溥儀留在北京,離開北京的溥儀對自己更加有用一些。

現在,他等待的無非就是這些人自己跳出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