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異己必須排除!!(2 / 2)

小軍閥 西方蜘蛛 1555 字 2020-09-07

漸漸地,基洛夫與政治局的關系緊張到了極點。

他開始盡量不往莫斯科跑。最使政治局委員們和斯大林惱怒的,是基洛夫在人民群眾中的聲望不斷提高。

他們這些政治局委員,包括斯大林在內,沒有一個是才華出眾的演說家。

他們的公開演說總是那么干癟無力、令人生厭。而基洛夫卻恰恰相反,他以精彩的演講而出名,並懂得如何接近群眾。

政治局委員中敢於到工廠去向工人發表演說的,只有他一人。他曾經是個工人,所以很善於傾聽工人的呼聲,並總是想方設法幫助他們。許多在其他城市工作的黨和工業戰線上的高級干部,都想調到彼得格勒去工作,因為他們聽說,基洛夫鼓力部下提倡議、搞創新,並樂於提拔那些願意而且善於工作的人。他在彼得格勒的威信是不可動搖的。在彼得格勒工廠企業的領導人眼中,莫斯科各部的人民委員加起來也抵不上一個基洛夫。

黨的代表大會之後,基洛夫的巨大聲望更是廣為人知。這次大會是在一九二零中旬召開的。大會前,一切程序都預先規定好了,就連代表們歡迎領袖人物的掌聲也不例外。每個政治局委員上主席台時,鼓掌時間規定為兩分鍾,歡迎斯大林的掌聲應長達十分鍾。

可是,當基洛夫出現在大會主席團時,全場頓時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彼得格勒代表團歡迎他的激情,帶動了整個會場。基洛夫所贏得的掌聲持續之久,是其他政治局委員連做夢都不敢想的。會場外有人議論說,基洛夫所得到的榮譽,本是預先規定給斯大林一個人的。

基洛夫如此桀驁不馴,惹怒了斯大林。他決定將基洛夫調離彼得格勒,調令上通知基洛夫說,在莫斯科的中央組織部里,有一個重要領導職務正等著他上任。

但基洛夫並不急於去莫斯科,他拖延了好幾天。借口要將他在彼得格勒著手的一系列重要事務處理完畢。

不僅如此,他出席政治局會議的次數也越來越少。這看上去已經近似於挑釁了。

當然,基洛夫每次到莫斯科,斯大林都可以找借口留下他,不讓他再回彼得格勒。但這樣做勢必引起公開爭吵,而一吵之後。再要把基洛夫安置在中央的什么職位上,就難上加難了。

況且,不顧其本人意願強行留住基洛夫也未必那么容易。難道不能逮捕他嗎?不行。在列寧還活著的時候,斯大林還不能隨心所欲地對一個政治局委員采取類似行動。

開除一個政治局委員,必須經過一系列復雜的程序。要達到這一目的,開始就必須羅列基洛夫的罪名,把他說成是反列寧的異端,或是指責他違背黨的總路線,從而在全黨開展一場針對他的批判運動。

但在當時的情況下,這種辦法對斯大林說來是不可取的。

在面對中國人的進攻面前,斯大林必須要想方設法穩固這黨的局面。他多次發表文章和口頭聲明,說什么在黨內沒有敵人,黨已十分鞏固,變得「空前的團結和統一」。

而一旦開展反基洛夫的運動,勢必會引來流言蜚語,說黨又重新陷入分裂,政治局意見不一。而且,斯大林明白,國外也會再次懷疑他的繼承人制度的穩固性,這一點。正是斯大林無論如何也不願聽到的。

於是他得出一個結論,要解決面臨的這個棘手的問題,大概只有一個辦法:除掉基洛夫,同時將暗殺的罪責轉嫁到原反對派領袖的頭上。

這樣,他就可以一箭雙雕。在除掉基洛夫的同時,將列寧的一些親密戰友也結果掉。

那些人,不管斯大林怎樣污蔑,仍然作為布爾什維克黨的象征,留在普通黨員的心目中。斯大林深信如果他能證實,使「黨的忠誠兒子」、政治局委員基洛夫流血的。正是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和其他反對派領導人,那他就有權要求:以血還血!

唯一能幫助斯大林准備這次謀殺的國家機關,是負責基洛夫安全的內務部彼得格勒分局。

但該分局局長菲利待.麥德維基與基洛夫友誼深長,因此,必須把麥德維基調走,另派一個「更可靠的人」去接待他。

斯大林正好有這樣一個人。此人叫葉甫多基莫夫,是個老資格的「機關」工作人員。多年來,斯大林一直將他帶在身邊,不僅將他作為自己的貼身保鏢,而且還把他看作是朋友以及酒伴。

葉甫多基莫夫從斯大林手里得到的賞賜,遠遠超過其他任何一個內務部工作人員。

這個人生性古怪,與同事們格格不入,臉上表情呆滯,象塊石板。他過去是個刑事犯,革命後才出獄,後又加入了布爾什維克。

他曾親自指揮過幾次大圍剿,鎮壓反對蘇維埃的叛匪。

於是這個黨交給的光榮的任務就落到了他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