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興隆傳奇(下)(2 / 2)

小軍閥 西方蜘蛛 1709 字 2020-09-07

褚小毛也明知這場官司打下去實在沒有意思,自己總算領教了蘇裕隆的本事,雖然恨得咬牙切齒,但也被拖得精疲力盡,已無心再打官司了,有了早點了結的願望,只是無人來搭這個台階。

此時,有人已看出火候,便出面做和事佬。這個人名叫穆湘潢,是益泰軋花廠的老板。

益泰軋花廠與興隆業務往來很密切,自興隆開業之日起,益泰軋花廠便將機器修配業務交給了興隆,彼此來往密切。自從嚴、褚兩人打起官司以來,機器修配便受到影響。即便他與蘇裕隆的關系很好,可他也不願得罪褚小毛。因此,對此事他一直抱著回避的態度,不想介入。但是,他心里非常明白,即使從自己的利益出發,他也應該出面。

當前,事有轉機,蘇裕隆和褚小毛的態度都已明朗化,何不順水推舟呢?

於是,穆湘潢出面將此事了結。褚小毛同意按目前總資產的三分之一退股,蘇裕隆三日內如數付清。就這樣,長達一年多的持久戰便告結束......

蘇裕隆終於如願以償。只是如期退還褚小毛的股金尚有困難,穆湘潢慷慨解囊墊借一筆錢,使蘇裕隆如期退清了褚小毛的股金。不久,便傳出震驚行業的消息:

蘇裕隆放棄外輪生意,把生產業務轉向紡織機件的修配生意上。

此消息一傳出,眾說紛紜,說法不一。誰都不相信,怎會有這樣的傻瓜,肯放棄咬在嘴里的肥肉呢?

原來,褚小毛自退股後,便帶著他的班底離去,雖然在生產經營管理上給蘇裕隆帶來一些困難,但這畢竟是暫時的。這幾年來,褚小毛已為興隆打下生產技術基礎,訓練了一批學徒。蘇裕隆的妻子對經營管理有點經驗,於是,他把妻子招進廠來,應付這個非常時期的內部管理。夫妻兩人齊心合力,生產秩序很快就正常起來。

蘇裕隆還是一如既往地上外國船包攬生意,又是兩年過去了。

這兩年中,蘇裕隆將穆湘潢和岳父的錢都償還了,興隆此後便完全由他獨資經辦了。

蘇裕隆喜歡交游,其實兜攬生意本來就是各處走動,需要廣交各路朋友,以便有急事時幫忙。漸漸地,他不僅與洋人巧為周旋,且與流氓地痞稱兄道弟,自己也隨之名聲在外了。蘇裕隆深知,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

一個好漢三個幫。平素,他每每進行感情投資,從不吝惜錢財。只是妻子有時不免心疼,常常嘮叨。蘇裕隆聽了,總是暗中發笑,心想:真是婦人之見!

嚴格棠在楊樹浦一帶人頭熟,叫得響,吃得開,除了承攬業務不成問題外,朋友也找他做點別的生意。日商日新洋行大班川村千山經常找他代買地皮,承攬建築。起初只是受人之托,後來,蘇裕隆發現這是一條更大的財路!

有一天,川村無意間說道:

「日商內外棉株式會社已來天津設廠,我馬上將就任內外棉的大班,以後內外棉的機件修配交由你來承辦。」

蘇裕隆聽了,真是喜出望外;

有的人遇有高興的事就大喜過望,忘乎所以。可蘇裕隆卻與眾不同,他越是在高興的時候越是冷靜。此時,他又開始編織新的前景了。

為外輪搞機件修配,已遠不能滿足興隆的胃口。

來華的外輪雖然在增多,但做這項生意的人也在增加,長此下去,狼多肉少。外國人雖然在中國賺錢賺得容易,但用錢也不是毫不計較。競爭的人越多,外國人當然要趁機壓價,對專門從事修配的廠家來說,錢就不如以前那么好賺。

這種危機一天強似一天。與此相比,因外國人相繼來華建廠,機器輸入成倍增加,其中,紡織機器又占很大比重,紡織機件的修配生意前景看好是不言而喻的。

內行的人都知道,紡織機零件多,耗損大,動力用的引擎也容易出毛病,常常需要修理。既然需要多、利潤大,生產業務朝這方面轉向是極自然的事。

目光短淺者為蠅頭小利所惑,看不到這一點;心氣不高者前怕狼後怕虎,又不敢顧此失彼;我蘇裕隆定要棋高一著。

況且,我輸得起。興隆的實力已非初辦時可比,已經訓練出了一批學徒,又積累了相當的生產技術經驗,修配能力大大增強,此時不去順應,更待何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