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八章 「威悉河演習」(2 / 2)

小軍閥 西方蜘蛛 1633 字 2020-09-07

因此,英法軍隊也無法在他們預計的作戰陣位建立堡壘。就在盟軍保守地修建防御陣地時,德國卻正在「齊格菲防線」後方大舉集結侵略部隊。從荷蘭北部到瑞士的綿長邊境線上,德軍集結了200多萬人,包括104個步兵師、9個摩托化師和10個裝甲師。

德軍上一次大舉入侵法國是在1914年,當時德軍一鼓作氣攻到了巴黎城下,但最終還是被擊退,被迫與法國進行了長達4年的血腥塹壕戰。而這一次,閃電戰將確保產生不同的結局。

這一次,德軍將在一周之內突破敵人防線的主陣地。兩星期之後,英國將會撤兵,法國將任由希特勒擺布。1918年德國所受的恥辱將得以報復——對第一次世界大戰進行報復,這是希特勒,而不是德國總參謀部,所確立的主要戰略目標。但是,在希特勒的國防軍戰勝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敵人之前,德軍必須首先確保其側翼的安全,控制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國家和低地國家。

1939年9月,希特勒出兵入侵波蘭時,德軍在西線僅留下了少量掩護部隊,來對付法軍擁有3 000輛坦克支援的70個師。此外,法軍還擁有絕對的空中優勢。只要法國空軍受令參戰。希特勒有一種感覺,法國不會采取行動,他的這種直覺得到了回報。在英國一支小型遠征軍渡海抵達法國北部時,龐大的法**隊一直在靜坐觀望。

這種「虛假戰爭」一直從1939年冬天持續到次年春天,直至德軍搶在盟軍北歐登陸行動實施之前入侵丹麥和挪威。5月10日,即戰爭爆發8個月後,希特勒才開始在西線用兵。

雖然德國從1940年初就已開始制定入侵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計劃,但希特勒一直將這一計劃視為一種預防萬一的必要准備手段,沒有打算付諸實施。1940年4月,實施這一計劃的必要性凸顯出來。

4月8日,英國海軍大臣溫斯頓.丘吉爾宣布英國皇家海軍將要在挪威水域布雷,其目的很明顯,就是要切斷從挪威北部港口城市納爾維克到德國的鐵礦石運輸線。這種對挪威中立地位的公然破壞是建立在這樣一個奇怪的理由之上的,那就是德國可能會采取更為過分的行動來破壞挪威的中立。由於挪威一直保持明顯的友好中立,這一舉動給許多英國人留下了古怪的印象。然而,更加古怪的卻是第二天的早間新聞。

希特勒第一次關注挪威是在蘇芬冬季戰爭時,當時,英國和法國的援軍及救援物品可能經過納爾維克到瑞典東北部港口城市呂勒奧一線,這樣就會中斷德國的鐵礦石供給。在此之前,希特勒在西線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低地國家上,但是,他看到盟國可能會利用挪威控制德國的危險,以及占領挪威港口、控制挪威海岸將為德國海軍帶來的好處後,便下令制定了代號為「威悉河演習」的入侵北歐計劃。

2月16日「阿爾特馬克」號事件之後,希特勒下令加快「威悉河演習」計劃的制定和修訂工作。兩天後,希特勒授權馮.法爾肯霍斯特將軍及其參謀部指揮這次行動。也許是命運的一次捉弄,希特勒在3月底決定的發起攻擊的時間,即4月9日黎明,正好是丘吉爾宣布布雷令後的第二天。

結果,在外界看來,德國針對英國皇家海軍在挪威水域布雷的反應,不管是否公然破壞了挪威的中立,是不可思議的迅猛。隨著入侵丹麥和挪威行動的開始,德軍最高統帥部向新聞界發布了這樣一條消息:「為了粉碎英國破壞丹麥和挪威中立的企圖,德國國防軍正在接管兩國的軍事防御。」

德國入侵的第一步是占領丹麥,並以此作為進軍挪威的跳板。1940年4月戰爭開始時,丹麥軍隊僅有14 000多人,其中8 000人是在2月和3月份臨時征招入伍的!

丹麥士兵訓練水平低下,裝甲部隊很少甚至沒有。

4月9日清晨5時,德軍傘兵部隊先後在無人駐守的馬德尼索堡壘及阿勒堡機場成功空降。

6時,隱藏在哥本哈根港口一艘商船內的一個德軍步兵營從暗中沖出,企圖抓捕丹麥國王及其政府成員。

德國第21步兵軍的兩個師也越過邊界進入了日德蘭半島。

由於實力過於懸殊,丹麥軍隊除了在北石勒蘇益格地區為保護哥本哈根皇宮與德軍有過短暫交火之外,幾乎沒有進行任何反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