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回(2 / 2)

嫡妻名分 為伊憔悴 2472 字 2020-09-07

春曉從帳子底下拿出她的一只手腕,褪了鐲子,方便御醫把脈。

御醫把脈期間,英姨娘躺在里面,只稍許,就像過了幾個時辰。

詹少庭也不敢打擾,屋里人摒心靜氣,終於御醫出聲,「軒之,你上次說如夫人的脈象不穩,摸著有點弱,你在試試看。

說話老者站起來,讓位給那王御醫,王御醫躬身坐下,又請了脈。

詹少庭就看他臉上神情詫異,忙問:「大人,有何不妥?」

「沒事,放心吧二爺。」王御醫和詹少庭熟悉。常來伯府。

對那老者道:「大人,前次學生請脈,脈象跟這次不同,學生說不出是怎么回事,前次孕症不顯,這次卻清晰。」

詹少庭不知二人說的什么,忙問:「胎兒沒事吧?」

那老者道:「沒事,胎兒現在看似乎沒什么事,不過多注意。」

王御醫對詹少庭道;「二爺這位如夫人和方才那位如夫人有點不大一樣,這回十成是有孕,前次八成把握。」

英姨娘聽得心驚肉跳,聽了半天,才恍然明白,是說自己有身孕,就又聽王御醫道:「如夫人身孕二月有余。」

英姨娘想起那日郎中的話,方才信是真的。

心想,難道早就懷上了,一想用了胡三的葯,嚇出一身冷汗,暗自後悔,幸虧無事,胎兒命大造化大,合該自己露臉,歡喜得眼淚都快掉下來。

詹少庭送大夫去了。

紅箋窩在屋里,不敢出門,被詹少庭打了,臉都丟盡了,詹少庭也沒過來,紅箋心也冷了,一想詹少庭薄情,實在有些灰心。

玉兒趴著窗子朝外看,道:「姑娘快,對門的又得意了,上午太醫走了,下晌夫人屋里的阮媽媽就帶人送來不少東西。」

紅箋趴在炕上,按了按腰,生疼,玉兒沒聽見主子說話,回頭看主子神情寥落,捂住腰,也沒了看熱鬧的興趣,奴婢挨主子打慣了,不覺什么,可主子挨了打,就是沒打多重,可臉面也不好看,何況這府里人看人下菜,不得勢連奴才都欺負。

「主子,奴婢在幫您擦一回葯吧。」玉兒小心地問。

紅箋沒吱聲,撩起衣襟,玉兒拿過一個小瓷瓶,倒出一點葯水,輕輕地給主子抹上,在用掌心一點點輕揉,恨恨地道:「都是對門的狐狸精,不然主子也不至於挨打,奴婢讓爺打了兩巴掌,火燒火燎疼了兩日,主子細皮嫩肉的,那禁得住爺個大男人用腳踹。」

玉兒說著,心里有氣,手重了,紅箋『哎呦』一聲,玉兒忙慌亂道:「奴婢該死,說起那狐狸精走神。」

「我早晚讓她吃到苦頭,等著瞧,我紅箋也不是好欺負的。」紅箋恨恨地盯著腰間,一大塊淤青。

明德三年二月初十,皇帝下旨,民間女子年滿十四歲至十九歲,臻選三百人充盈後宮。」

坤寧宮

皇帝趙世賢剛走,李皇後倚在榻上發愁,康嬤嬤輕聲道:「皇後娘娘,老奴給您揉揉肩吧?」

李後沒說話,算是默許,康嬤嬤是李後帶進宮的自小奶娘,看皇後煩惱,小心試探著道:「娘娘是愁選秀女的事?皇上登基以來還是第一次大范圍選秀女,老奴看皇上對娘娘敬重,娘娘和皇上又是打小的夫妻,何況娘娘如今已有了嫡出皇子,穩居後位,娘娘但放寬心。」

「話雖如此說,可你沒看皇上有意納徐尚書之女為妃,皇上雖有別重意思,可也是對徐家小姐有意,徐小姐冠壓群芳,這一入宮,又是一個方妃。」皇後徐徐地道。

「皇帝三宮六院,歷朝歷代皆如此,皇後只要保住太子之位,別的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讓她們斗去吧,您只當看熱鬧。」康嬤嬤手下未停,嘴里開解皇後。

李皇後雖外有賢名,可人卻不愚蠢木訥,極會用人,只要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下面就有巴結討好的妃嬪奴才替她做事,不用她出頭,李皇後與皇帝趙世賢青梅竹馬,感情牢固,可從不掉以輕心,凡事小心謹慎,迎合聖意。皇上對她為人處事很是滿意,可她心里清楚,宮中妃嬪皆出類拔萃,她不過占天時地利人和,只是比旁的妃子更了解皇上而已。

李皇後動了動肩,酸疼好些了,道:「皇上今兒的意思你還沒聽明白,是要納徐尚書之女入宮為妃,可又不想因此得罪太後,是想讓本宮做這個惡人。」

康嬤嬤手頓了下,聲兒小到只有二人能聽見,「太後娘娘皇後娘娘可得罪不得,太後娘娘她老人家看著仁慈,不管後宮的事,可有些事娘娘是不知道,老奴聽宮里人說太後娘娘當年那心機和手段,聽著都害怕。」

李後有偏頭痛病,一上火就犯,也是自嫁了皇帝,趙世賢當時還是太子,慢慢落下的,這時,她手指捏著頭,康嬤嬤就知道她頭痛病犯了,手離開肩,雙手扶著皇後的太陽穴,輕輕揉按,「娘娘,老奴有個主意,既不得罪太後,還能除掉礙眼的。」

李後正了正身子「快說,是什么主意。」她正為這事發愁,皇上的意思不辦不行,太後的的意思不能違拗,令她陷入兩難之中。

「皇後娘娘頭痛病犯了,選秀女一事,方妃為人精干伶俐,做事滴水不漏,娘娘看這事是不是交給……」

李後一下子坐起來,對呀,自己怎么沒想到,李後唇角漫上一抹笑意,自己只要把皇帝的意思說了,方妃若壞了皇上的好事,惹怒皇上,按個嫉妒之名,方妃就從眼前徹底消失,方妃不是協理後宮,正好用上她這個協理,如是她按照皇上的意思,太後娘娘能繞過她,就是這個主意。

李後又往後靠去,神情放松,那韓大學士庶妹,皇上沒興趣,另一個側妃人選,忽地又想起,還是問問安陽王。

皇帝貴為天子,天下女子,自是可皇上先挑,沒選上落下的,家事好的,品貌出眾的,賜給親王為妃。

李後心想,別的王爺不用費心思,可安陽王自己這小叔子不一樣,太後娘娘節下賞賜最為豐厚的是徐家,其次是韓家,另一個側妃就費了思量,太後沒有明示,選哪一個好,搞不好誤選入宮,太後她老人家又不開心,皇上只隱晦地點名要徐尚書之女,其她的可沒有指名,李後心念一動,除了徐家不能動,給皇上留著,自是挑最好的,討好太後娘娘。

這樣一想,朝外喊了聲;「來人。」

就有太監上來,「皇後娘娘有何吩咐?」

「把七品以後朝臣備選的秀女名單呈上來。」

太監呈上來,李皇後看了一會,抬起眼,道:「皇上說得對,是應該把安陽王叫來,問問清楚,到底中意哪個?」

康嬤嬤道:「皇上聖明。」

李後合上名單,心想,若安陽王看不上徐尚書之女,這就好辦了,太後就不會遷怒到皇上身上,另外,除了太後指定的韓小姐,另一個側妃人選自己倒是看好一個,安陽王定能滿意,與公討好太後,為皇帝分憂,與私除去一個對手,這樣出眾的貨色,又是不消停的主,選進宮,後宮又是一番折騰。

想到這,朝外喚道:「來人啊!」

一個太監走入,「去安王府請安陽王進宮,說本宮找他有話說。」

安陽王與皇上雖非一母同袍,可從小在宮里一塊長大,叔嫂關系也非同尋常,李皇後對他比對別的小叔子來得親近。

太監下去,李皇後斜倚榻上,暗想,這兄弟倆相同又不同,皇帝心細如發,幀弟心胸寬廣,同樣遇事沉穩,處變不驚,可皇上心系社稷,幀弟桀驁不馴,玩心甚重,荒唐事層出不窮,皇帝縱容,太後寵溺,立妃後能否收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