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回(2 / 2)

嫡妻名分 為伊憔悴 2088 字 2020-09-07

趙世昭似自言自語道:「她走了這些年,也該回來了」

郭啟莫名其妙,正說著沈侍郎家事,皇上怎么又說到別處去了。

沈府

厚重的朱漆大門上掛著幾串冥紙,正廳內四處懸著白帷,設靈堂,祭奠二太太吳氏。

偏廳里,沈家姊妹只除了五姑娘沈綰珠都趕回娘家,多年不見,姊妹人到中年才得以重逢,相對唏噓,四姑娘沈綰雲的夫君已升任山東青州知府,育有一雙兒女,六姑娘沈綰玉生子,已六生日了,林家得嫡子如獲至寶。

沈綰貞看沈綰玉已發福,臉色紅潤,問:「甥男怎么沒來?」

沈綰玉道:「你妹夫說人多,怕他吵鬧,留在家里」沈綰玉臉上一派滿足,三十幾歲的人,早已不似年輕時心境,變得務實。

四姑娘沈綰雲哭得眼睛紅腫,沈綰貞命丫鬟打熱水,擰了熱巾,沈綰雲擦臉。

這邊,沈綰玉跟沈綰貞說話,沈綰玉道:「這次可惜五姐姐沒回來,聽說,五姐姐在山東老家日子挺艱難,老太太年歲大了,不大管事,家事都是三太太說了算,三嬸娘又是小氣的,吃穿用度不比咱們府里。」

沈綰貞不好搭茬,當年沈綰珠深恨自己,不知現在若見面,倆姊妹能說什么,就沈綰珠的心性也許還不能釋懷。

「姑奶奶們,又有外客來了」鳳兒身穿重孝,過來招呼,靈堂送走一撥,又來一撥,絡繹不絕,都是朝廷官員攜家眷登門祭拜。

送走外客,鳳兒悄悄拉住舊主子,謂沈綰貞道:「姑奶奶去後堂歇歇,我叫人把飯菜送到後面」

鳳兒早已不是當年稚氣未脫的小丫鬟,變成中年美婦,由於吳氏中毒後,纏綿病榻,沈老爺就命人把小爺抱到鳳兒房中,由鳳兒撫育,鳳兒的孩子失而復得,抱住兒子喜極而泣,自此,就悉心教養,現已長大成人,頗有乃父之風。

沈綰貞在娘家住到嫡母落葬,心里惦記趙世幀和兒子,就打算三日後,返回錢塘。

夜里,她還住在未出閣時的閨房,沈老爺一直命人保持原樣,平常鎖著,不許人進去,這是沈老爺心細之處,不全為父女情深,精明如沈老爺大概早已覺察出皇帝對三女兒有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沈綰貞又回到熟悉的環境,多年前往事歷歷在目,她倏忽想起當年出家在西山抱月庵。

西山,春深,景色迷人,沈綰貞徒步上山,按記憶尋到抱月庵原址,曾經一片焦黑,早已長出花草樹木,人們早已淡忘當年那一場大火。

沈綰貞命下人不用跟著,只留下綉菊一人,綉菊早已嫁做人婦,卻還不願意離開主子。

二人信步在周圍走走,突然,綉菊指著山坳中一座庵,道:「主子看,那座庵堂原來沒有。」

沈綰貞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看去,離此處不遠,一座小小的庵堂。

「我們過去看看」

二人走至近前,這是一個非常小的尼姑庵,門前肅靜,看來平常沒什么人來,綉菊上前叩門,好半天里面有了動靜,吱呀一聲,庵門開了條縫隙,里面探出一個女尼的半個身體,「施主,是來上香嗎?」

沈綰貞覺得眼熟,瞅了半日,試探地問:「你是蘇娘子的……」

那女尼也歪頭瞅她,突然道:「你是原來住在這里的沈姑娘?」

「我是蘇娘子的丫鬟,我家主子在這里出家」

沈綰貞甚為驚奇,大喜道:「你家主子還活著?」

那女尼道:「沈姑娘庵里敘話」

說著,打開門,引著沈綰貞二人進屋,邊走邊道:「師傅下山化緣去了」

把她二人讓至一干凈的凈室,奉上茶水,坐著說話。

沈綰貞好奇地問:「你們是怎么逃出來的?」

那女尼道:「當年,我睡至半夜出恭,看見大火撲面而來,忙進屋喚醒主子,又去告訴師太,可是師太不願意走,火中喪生,我和主子二人僥幸逃出來,得同道相助,蓋了這座小小庵堂,早晚吃齋誦經」

「當年縱火之人找到了嗎?」沈綰貞這些年,一直猜不出,當年抱月庵大火是何人所為。

那女尼悄聲道:「縱火之人官府查到了,是蘇娘子的丈夫,家敗了,活不下去,求我家主子回去,我家主子死活不肯,他一時想不開,就放了把火,把庵堂燒了,自己也燒死在里面。」

沈綰貞和綉菊聽了,都覺凄慘,為他一時任性,就害死了那么多人。

皇宮,御書房

「皇上,安王妃今兒去了西山」魏將軍道。

德昌帝默然,陷入深思。

須臾,他蹭地一起,差點把龍椅帶倒,嘴里說了一句,「潘大人,陪朕上西山,其他人不用跟著」

話是這么說,皇帝微服出行,哪敢不派人跟著,魏將軍派人先行驅散西山上香游客。

京城西延綿群山,群山環抱中有一座大的湖泊,響晴天眨眼便下起蒙蒙細雨,這是春來第一場雨。

子菁湖邊立著一個素衣女子,旁邊一個青衣女子在她頭頂撐起一把油紙傘,遠處煙雨朦朧的湖面,一條雕梁畫棟的廊船正緩緩地向岸邊靠攏,船頭負手立著一個著煙青長衫如清風霽月般的男子。

德昌十五年,皇宮中發生一起謀害皇子案,皇帝子嗣稀薄,後宮嬪妃僅為皇上生下兩位皇子,都乃下等嬪妃所生,不幸早夭,好容易成嬪身懷有孕,卻誤食有毒食物,小產,後經查實乃代理後宮事物的周貴妃所害,一時眾說紛紜,疑皇帝嬪妃無所出,乃周貴妃動手腳。

後宮妃嬪寥寥無幾,皇帝生性淡漠,心系朝政,似乎沒什么女子都能走近他的內心。

此事一出,皇帝往後宮去腳步更少了。

德昌三十五年,乾清宮內,太醫來來往往,皇帝彌留之際,微弱聲念叨,「朕先去那邊等她,但願這次沒有來遲,朕上次見她還是三十年前的事」

當年的小順子如今已逾耳順之年的老叟,看皇上唇一張一闔,湊近細聽,不覺淚流滿面,哽咽道;「皇上,您老放心,這回遲不了」

這一年的草長鶯飛,德昌帝眼神穿過大殿,望向廊下,似曾相識舊時堂前燕,舒心笑了。

全文完。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親們一路支持和陪伴,深深鞠躬!歇一個月,發新文,求親們不離不棄,我會更加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