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一輩子受用不盡(2 / 2)

這是梁曉素在黨校學習的時候聽來的,具體是哪位老師講的,又是哪本書里寫的,她不記得了。但是,對於這「三感」,梁曉素是非常認同的。

不管是在企業里,還是在政府里,所有人工作的心態都是一樣的。

首先是為了有一份體面的工作,獲得一份滿意的報酬,能夠養家糊口,讓自己有尊嚴的活著。這是物質層面上的需求。

其次是為了讓自己的才華和能力得到施展,即所謂的英雄有用武之地,個人魅力得到了展現,能夠取得一定的成就。這是精神層面上的需求。

最後就是人心合一,物質和精神上都得到了滿足,自然對這個單位對領導就有了歸屬感和認同感,這是最高的境界。

說起來容易,要做到這三點是很難的。

尤其在行政單位,要實現這三點就更難了。

因為很多年輕人考到公務員隊伍里來,首先就放棄了自己的專業。學非所用,干的甚至也不是自己願意干的工作,所以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可想而知。而對於那些在這個隊伍中呆了很久的老油子來說,就更難了!一切都看得多了,對什么事情都沒有了熱情和沖動。

再者進入公務員隊伍,大家似乎只奔著一個目標而來,那就是「當官」!個個都想當官,可政府的「官位」卻是不多的,本身就僧多粥少,何況還有那么多的「官二代」、「富二代」強勢入侵,普通草根要想當官,是何其難啊!有人窮期一生在公務員隊伍里混,一輩子都無法突破一個科級級別,還有的混了一輩子,也還是普通的公務員。

這樣的一個體制,想讓這些在大鍋里熬著的年輕人有干勁兒,有熱情,出成績,是難上加難啊!

梁曉素能有什么特別的高招,來點燃這些人的希望嗎?!

梁曉素沒有什么高招,她也沒有當過領導,這是第一次當一把手,要說經驗,那肯定是沒有。不過,她想用自己的方式,帶動這些人,先把活兒干起來,把團市委搞活,只有搞活了,大家才能有干勁兒。俗話都說活水養魚,才能讓魚兒鮮活,一潭死水,就是活著的魚兒也會被養死的。

梁曉素看了去年的工作安排和工作記錄,發現馬楷沒有在全市開展過任何有影響力的活動,但是馬楷卻是自己出去了很多次,國內國外的,考察學習,算是周游了一趟列國。可對於團市委本身的工作,卻是很少管理。

而周家慶和季瑩瑩,兩個人之間貌似有些過節,誰也領導不了誰,要想團結起來干工作,那是不可能的。

梁曉素覺得,團市委應該可以在全市開展一些有影響力的活動,只要開展活動,把所有的人都調動起來干工作,然後為大家創收一點,這樣的話,大家的積極性也就起來了。

至於怎么開展工作,她還沒有想好,這個要好好想想,再到黃韻茹那兒去學習學習,借鑒一下她的成功經驗,或許回來後她就會有比較完整的思路了。

梁曉素回到辦公室後,上網看了其他團市委的工作,卻發現,網絡上關於這方面的記錄和報道還真是不多,看來她果真得早點兒去黃韻茹那兒學習學習了。

正當梁曉素在低頭看資料的時候,一個熟悉的陌生人出現在了門口,笑容燦爛地向她問好道:「梁書記,你好啊!」

梁曉素抬起頭一看,門口站著的人好面熟啊!可是,她卻一時有點叫不上名字了!

大腦出現了片刻的短路之後,梁曉素恍然間明白了:眼前這位五十開外的高個子男人,是信江市教育局的局長張林芳!

張林芳是梁曉素高中時期的語文老師!那個時候,張林芳是信江市第一中學的副校長,還堅持代課,從高二到高三,梁曉素的語文課都是張林芳教的。

當年,梁曉素是個好好學生,幾乎每個老師都喜歡她,文靜,愛學習,從來不鬧是非,學習成績很好,很穩定。

張林芳的課上得非常好,十年前,他上課的模式就很新穎,很特別,不像一般的老師死板的照本宣科。

張林芳上課,課本內容很少教,他倡導學生自學,他上得最多的是,中外名著欣賞課,經常和學生同讀一本書,然後大家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看法。幾乎每堂課都是激情四射,老師和學生,各抒己見,每個人都能得到充分的發言機會。最後形成自己的閱讀感悟,並且用文字記錄下來。

梁曉素到現在都記得,她在高二高三學習任務那么繁重,學習壓力那么巨大的情況下,在張老師的帶領下,每個學習閱讀的名著都不下十多本,就是這兩年,她把中外主要的名著讀完了。而且寫下了厚厚的閱讀日記。

現在想想,張老師給他們這些學生打下的,是一輩子都受用不盡的夯實基礎。

所以,梁曉素對張林芳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只是,沒想到張林芳後來從信江市第一中學調到了市教育局,當了副局長,兩年前坐上了教育局的第一把交椅。

難怪這兩年信江市的教育搞得風生水起,中考高考成績在全省都是佼佼者,合著是有了這么一個懂教育的局長在坐鎮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