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鏡花水月虛拈花(二)(2 / 2)

「先生,您如果要說,請全部說個清楚。」我強忍住眼淚,撇開頭。

敬無輕輕嘆息,他負手站到了窗前。

「你的十三叔……」

「他是我的摯友,亦是同窗,更是在同一年考中榜眼探花的同僚。」

我抿唇看他,卻見天際的霞光散落到他的身上,層層孤寂離殤。

「後來,我辭官歸隱,他拜官尚書。」

「雖然朝堂江湖兩相隔,我們卻總會相聚游歷,或討論國家大事,或評論詩詞歌賦。」

「小城,在我辭官歸隱那一天我就告誡過你的十三叔的,我跟他說過,現下陛下已至暮年,朝中局勢必有一番動盪,朱王李歸荒淫無道,殘暴不仁,可他卻握有禁衛軍的軍權,不久必將造反,際時一定不會放過支持太子的他,不如就此隨我歸隱岐山,也算自在清閑。」

「可他不同意。」

「我知道他不會同意我說的話,我也知道我說服不了他。他的心中裝著恭親國公府,裝著陛下,裝著祁國萬千百姓,就是沒有裝下他自己。」

「可是,朱王已是當今……」我欲言又止。

「小城,你要知道,一個王朝的覆滅與否,光靠一個人是根本不夠的。」敬無轉過身來看我「就算是你十三叔那樣千年難遇的奇才。」

「何況,」敬無苦笑「留給他的時間太少了,從他考中進士到先帝駕崩,中間只隔了短短兩年的時間。」

我不可置信地睜大了眼睛。

兩年?兩年足夠干什么?兩年內能在朝中站穩腳跟已是極為不易的事了,更逞論想要肅清當今陛下的黨羽?

「你的十三叔不是不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他把那個玉盒留給了你。」

我抬手輕觸了下一直被我放在心口的玉盒,眼中既錯愕又心驚。

「原來……」

原來十三叔早料到了一切,他只是沒料到我的親生母親會那么冷血。

看到我的樣子,敬無隨即就猜到了我在想什么,他走到我身邊拍了拍我的肩膀。

「他後來在新皇登基的時候選擇辭官,不是因為新皇在百官面前羞辱他,讓他覺得難堪,他只是想要趁機將玉盒交給我,順便打消新皇對他的懷疑,如此他才能為以後的事情做好准備。」

「他那樣的人,誰能羞辱的了呢?」

「只是沒想到……」敬無嘲諷地笑了起來「這國公府的人,沒有一個把他當做自己的親人不說,甚至還接受了新皇的密令,日夜監視他,偷偷在他的葯里放進慢性劇毒。」

「你胡說,這不可能!」我沒辦法相信這一切,我不相信祖父會給自己的兒子下葯,我不相信父親會默許自己的親生弟弟一口一口吞進那致命的毒葯「我……」

先前雨夜里的一幕幕又忽然浮現心頭,十三叔帶血的長劍,母親冰冷的眼神,家仆們堆積如山的白骨,漫天瓢潑的大雨……

為了各自的利益,親人不可以出賣么?

他們可以。

敬無知道這一切對於一個年幼的孩子來說,太過殘忍,也太過難以接受,但這是他未來可能會選擇的路,一時的仁慈只會害了他。

「小城,玉盒里不只是裝了一樣東西,你該打開看一看的。」敬無輕嘆一聲「你的十三叔最是喜歡你,不是因為你有過人的天資,可以繼續他未完成的心願,而是你一直自卑怯懦,甚至極度厭惡你自己,可你卻喜愛聽他撫琴,他能看到你眼里最純粹的光,他想要你改變自己的想法,不因國公府,不因世俗而一直痛苦下去。」

他一直無法忘記那一天十三來找他,滿眼都是往常未曾見過的笑意。

十三對他說,他遇到了一個孩子,這個孩子聰明得緊,眼睛也漂亮,就像是有星光落在了里面。他想照看這個孩子長大,看看他以後的路會怎樣,若是也同他一樣荊棘遍布,那就由他替他流血,替他鏟除個干凈。

他說,他自己注定這一生沒有歡喜可言,可他希望這個孩子能歡歡喜喜地過完自己的一生。

心仿佛在一點一點滴著血,敬無無力再回想從前他們相處的點點滴滴,他背過身去,閉上了眼睛。

「出去罷,該如何決定,你自己選擇。」

我木然地挪動我僵硬的身體,顫抖著手推開了房門,「吱呀」的房門聲在寂靜中格外的刺耳,我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音驚得回神,這時,屋外漫無邊際的夜幕下,點點碎碎的星光忽地就闖入了眼簾。

原來,是天黑了呀。

淚水陡然從雙頰滑落,我蹲下身,終究忍不住嚎啕大哭起來。

從今天起,再不會有人會耐心地教我彈琴,再不會有人會在寒涼的半夜為我拉被子,再不會有人願意背負起我所有的歡喜憂樂。

「不要哭了。」李代站在我身前安慰我,「你這樣,丞相會擔心的……」

腦中一根弦被瞬間拉緊,我用勁咬住自己的手背,強迫自己不要再發出哭泣的聲音。

我不能,我絕不可以,讓十三叔走都走得不安寧。

「你不要這樣!」看到我的動作,李代一驚,他立馬過來拉我「快松口,快松口啊。」

因為是突然止住哭泣,我全身都在不住地抽筋,臉色也變得青灰慘白。我死死咬住自己的手,可最終我還是因為虛脫被李代拉了開來。

「發什么瘋?你現在這個樣子,除了我,誰還會可憐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