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之綉女的幸福生活(全本)_分節閱讀_66(2 / 2)

一旁的墨羽和逐寒心里暗自高興,王爺的一番心意總算沒白費。

寧玉霽輕咳一聲,打破了他們之間層層的曖昧:「咳咳,王爺,多謝王爺送舍妹禮物,我們還是到大廳等著吧,等會兒小妹要去廚房。」

景旭遠臉上的微笑瞬間凝固了:果然大舅子什么的,就是個破壞氣氛的高手!

等兩人分開之後,寧玉瑤就帶著清漾和大廚房里的大廚很早的就忙活兒起來了。

寧家的人自然是相信寧玉瑤的手藝了,而且現在寧玉瑤年齡越來越大,輕易不進廚房,所以寧家的人甚是期待的望向那剛剛由廚房下人端上來的熱氣騰騰的砂鍋,只見那砂鍋煲是白凈的細瓷,冒著熱氣的湯也是乳白色的。

砂鍋煲正中是錯落疊放的豆腐,騰騰熱氣里充滿了豆腐的香甜。豆腐周圍,肉紅色肉丸和乳白色魚丸點綴在乳色的湯間,圓潤誘人。

此時本是冬日,寒氣襲人,人的不免手冷腳冷,寧家的人只看這燉得乳白養人的砂鍋一眼,便被勾住了心魂。偏這砂鍋上那點蔥綠,更是與這乳白淺色之中畫龍點睛,誘得人食欲大開,又不忍食之,仿佛一筷子下去,便破了那點美感。

不過在粗人眼里就只有食物了,最是心急的寧玉磊,連忙用筷子夾上一塊豆腐,可是一嘗之下,卻是嘶哈一聲,好燙啊。其他人不由大笑,這砂鍋煲自然是燙的,大冷天吃著就是暖和!

過了一會兒,廚房的下人也把第二個砂鍋煲也端了上來,寧玉瑤趕緊站起來解釋道:「這個名字叫寧氏砂鍋煲,是我專門取的,表明是寧氏的獨家,你們嘗一嘗味道好不好。」這是寧玉瑤專門讓人去燒制的的正宗砂鍋,就是想著冬日除了可以吃火鍋之外,還可以吃熱氣騰騰的砂鍋,味道自然是不差的,而且如果順利的話,以後一品鮮也可以推出砂鍋菜,這樣就可以適合更多人的口味。

寧玉淵不禁伸長了脖子去看,一見之下,卻是和之前的砂鍋煲不同。之前的砂鍋煲整體色調是燉得如火純青的乳白色,加上蔥綠來襯,頗有情致。而這個寧氏砂鍋煲,卻是讓人一看便直吞口水的香濃紅澄澄色。砂鍋里各項燉過的菜品堆成一個小山頭,有燉得幾乎要化成土豆泥的金黃色土豆塊,有炒制後燉得軟糯的綠色扁豆,更有淺綠色的山筍,酥爛噴香的排骨肉,同樣熬得幾乎要化開的紅蘿卜塊。

寧父首先嘗了一口那排骨肉,卻見他閉著眼睛那個舒爽啊,一口咽著,一邊連連贊嘆:這排骨真是美味啊,簡直是入口即化,瑤兒,這砂鍋煲的東西可真是不錯。

「爹爹,當然了,我可是早就已經把排骨一直用小火煲著的,沒有失掉一絲原味。」寧玉瑤面色盈著濃濃的得意之色,看來這砂鍋是成功了,到時候自家又可以大掙一筆。

緊接著,其他砂鍋菜品也上了,有晶瑩剔透,軟糯香爛,被一層紅澄澄的濃郁調汁包裹著的砂鍋紅燒肉,有紅辣油亮讓人一望之下就忍不住流下口水的開胃辣子雞砂鍋。

飯堂內一直吵吵鬧鬧的,寧玉瑤只吃了幾口砂鍋菜就滿頭大汗,卻覺得胃口開了,樂此不疲,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用完大年的最後一頓大餐。

☆、第七十六章

因為佳節元宵,所以景旭遠和寧父不得不進宮參加宮宴,所以待正午用過飯休息之後,景旭遠就不得不回去了,而惠娘也開始著手准備寧父進宮的官府官帽,從四品的官職說來也不小,只是在權貴雲集的京城也只是堪堪墊底的存在,雖然因為景旭遠的關系,寧父的仕途算是走得穩穩妥妥的,不過寧家更想自己走出一條路子來,所以寧父這些年也算是兢兢業業,不出一絲差錯。

而寧父和寧家人對景旭遠的妥協,也是看在景旭遠作為一國親王,對待自家女兒實在是沒話說,女兒的身上秘密很多,也確實是需要一個完全可靠而又能夠保得住她的人,所以景旭遠算是目前的不二人選,這些年來景旭遠對寧玉瑤的舉動,寧父和惠娘都銘刻在心,也越發相信女兒交在他手上一定是沒有問題的,只是自家還需往前走一步,不然皇室最講究身份景旭遠作為唯一的親王,婚事自然不會馬虎,如若身份太低,女兒成親之後只怕會是留下詬病。

等寧父出了門之後,惠娘也帶著家里的孩子上街去逛逛,而景旭遠送的花燈寧玉瑤自然是不會拿來今夜放的,早在她高高興興的賞玩之後,就叫清芙仔細的收撿了起來,以後權當一個美好的回憶,畢竟景旭遠可不是那種浪漫的人,收到這樣的禮物實在不多。

元宵燈節,月滿冰輪;火樹銀花,香車寶馬。

因為是出來游玩,惠娘也著實打扮了一番,她身著大紅五彩遍地金的白梅緞子袍兒和大紅妝化緞子馬面裙;頭梳墮馬髻,釵環上墜著的紅瑪瑙珍珠流蘇,交映著她腕上的瑪瑙串兒,端庄而又少有的嬌艷。

而寧玉瑤換了一身錦茜紅明花洋緞窄裉襖,再在外頭系上了紅底錦緞織錦皮毛斗篷,魏媽媽還專門搭配了一個乳白色綉花帷帽,如今寧玉瑤已經虛歲十二,早就到了男女大防的年齡,自然不能馬虎。

惠娘和寧玉瑤加上魏媽媽單獨坐了一輛車,隔著窗紗觀賞著京都的繁華。張燈結彩,行人如織;歌舞喧囂,流光璀璨。遠處的煙花炸開了一道炫目的火光,飛快地竄上天去,幻化成五光十色的火花,看著令人心驚又雀躍。

「京都果然比雲鎮熱鬧。」寧玉瑤看著漫天的煙花不禁感嘆。

「唉,已經好久沒有回梨花村了,不知道家里怎么樣了。」惠娘望著熱鬧喧嘩的京都,反而想起了在梨花村在雲鎮的生活,到京都不過五六年光景,卻只是回過家兩次,不知道家中的母親是否康健,還有大哥小弟,幾個侄子侄女。

當初林氏懷胎十月,一朝分娩最後生下一個女嬰,不過這個女嬰現在可是在文家最受寵的,連男孩的文致知和文致道也要靠邊,最後文世宣取名為文綉玥,寧玉瑤在其三歲的時候,也是跟著惠娘見過的,看著軟軟糯糯的小表妹,歡喜的不得了,最後離開的時候恨不得將自家小表妹帶走。

寧玉瑤看到自己無意間的話,引起惠娘對家的思念,柔柔說道:「娘親,既然想外祖母了,什么時候我們就回去看看吧,我也想回去看看外祖舅舅小表妹他們。」

惠娘盯著如今長得越發明媚的女兒,慈愛的摸了摸寧玉瑤的頭發,輕聲的說了一句:「娘都知道。」

「娘,要不把舅舅他們都安置到京城來吧,這樣的話,我們也不用很長時間才能見到了。」寧玉瑤想到的是自家大舅現在鹵肉生意越做越好,養殖場的規模越發的擴大,早就應該來京城發展了,不管是對大表哥或者二表哥來說都是不錯的考慮,甚至自家小舅現在雖然僅僅是秀才的功名,不過到京都來求學發展也是可以的。

惠娘心中主意流轉,覺得如果大哥小弟來京城的話,自家父親母親肯定會跟來的,不過這個主意需要好好想想。

一旁的魏媽媽含笑說道:「夫人,姐兒這個主意甚好的,如今老爺已經在京城站穩了腳根,再說有王爺在,想來也不是什么大問題。」

「恩,媽媽說的是啊,娘。」寧玉瑤說道。

「回去我跟你爹爹提上一提,現在出門游玩,還是盡興的玩一玩吧。」京城的規矩大,等閑時間,閨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