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之綉女的幸福生活(全本)_分節閱讀_108(2 / 2)

翌日,寧玉瑤坐在馬車中,心情有些興奮,時不時地和惠娘說笑,又掀起小窗簾看看外頭的景色,清芙跟車侍候,從車廂一旁的屜子里取出幾樣零食,遞了一些到寧玉瑤手中,寧玉瑤便笑咪咪地磕起了瓜子。

惠娘笑罵道:「你這丫頭,合著你是要去踏青么?這么輕松自在。」

寧玉瑤笑著遞上零食籃子,道:「娘親不是一向不喜歡零嘴兒么?是我疏忽了,您別生氣。」惠娘瞪了她一眼,臉帶笑意地靠在身後的棉墊上,並不去接那籃子,寧玉瑤便開開心心地把籃子放回手邊,繼續磕瓜子。

寧玉瑤他們乘的馬車是新近買回來的,十分堅固,坐著又很舒適,並不顛簸,馬車舒適,走得也快,差不多到中午時,他們到達了目的地,比預想的早了一些。

寧玉瑤從馬車往外看,只見車子從一個村庄旁的大道駛過,不一會兒便來到一個分岔口,進入右邊的岔路後,經過一戶人家,再走了不到一百米,便是一個小樹林,這時馬車停了下來,寧玉瑤道:「我們到了。」

原來大門在馬車的另一邊,正對著小樹林,門寬大約只有兩米多,不算大,檐梁、門當和下馬石等物都很簡朴,檐下只掛了一盞紅色的紙燈籠,並沒有什么對聯等物,寧玉瑤揮揮手,早有迎上來的仆役拉著車馬往旁邊一個寬敞的側門去了,原來那里是專供車馬進出的地方。

董浩笑吟吟地站在門口,對自己的主子和主母道:「老爺夫人路上累了吧?快進屋,我已經交待下面弄飯去了,馬上就能吃。」

寧父交代了幾句,就帶著一家人走了進去,一進門就是前院,地方不大,只有寧府內前院的大約一半大小,正面是前廳,左右各有一排房屋,董浩邊走便介紹道:「這里兩邊後面各有一個院子,左邊是底下人住的地方,右邊卻是車馬房,是連了方才的側門的。」惠娘微微點了點頭,繼續往前走。

穿過正廳旁的過道,後面是二院,別院伺候的下人又是一番行禮問候,惠娘支開人之後才開始打量這個院子,這里才是一家人這段日子日常起居的地方,正面是內堂,兩邊還有耳房,左廂充作書房,右廂是兩間空屋。

寧玉霽隨寧玉瑤去看別院的大致格局,一行人經過正院左邊抄手游廊的缺口,繞過房屋,來到一小塊空地上,三面俱是月洞門。

董浩指著右邊說,「大少爺安置的就住在那邊的另一個院子里。」然後便領著寧玉瑤進了前面的月洞門,便到了寧玉瑤的專屬小院了。

地方不大,跟怡蓉水榭的小院相比,只怕還要小一些,不過很是雅致。西、北、南三面各有三間大房,另還有兩間小屋,檐下有廊,廊下有欄桿。院中鋪了「十」字形的青石板小路,卻把院子分隔成了四份,除了右上角那份有石桌石椅和一叢竹子,其余皆是泥土,並用各色卵石圍了起來。

西廂房是卧室,一般女孩兒綉房該有的東西都齊全了,還擺了幾樣簡單的擺設,整體風格極其清雅。寧玉瑤感到有風,環掃一眼,卻是西牆的一扇窗子打開了,清漾連忙走過去關上,卻瞪大了眼:「小姐,原來後面還有個院子。」

寧玉瑤趕上兩步走過去看,後面果然有一塊空地,還有兩間小小的抱廈,旁邊立著一個大水缸,角落里有一扇小門。

「算不上是院子,只是空地罷了。」寧玉霽從後面走過來,看到窗外的景色道。

寧玉瑤點點頭,董浩又帶著往北廂去了。

那里卻是書房,房間極寬大,采光極好。房內的空間被幾個書架隔開,一部份擺了張大案,上面擺了文房四寶,又有博古架子和矮櫃若干,是練字畫畫的地方;中間部分放了琴案,還有桌椅棋盤;最里面那部分,寧玉瑤最喜歡,窗子兩邊俱是書架,窗下卻是一張躺椅,旁邊一張小幾,書架上有不少書,拿起一本翻了翻,是自己最喜歡的一本散文雜記,瞄瞄其他的,果然都是自己平日愛看的書。

寧玉瑤抬頭瞧著董浩,問:「這里是董叔幫著收拾的么?不然怎么會那么清楚我的喜好?」

「這些我都是問過老爺,關於小姐的一些喜好安排下來的,小姐覺得是否如意?」董浩微微傾著身子,笑道。

「董叔這樣安排,瑤瑤甚是喜歡。」

寧家人不管是到哪里,寧玉瑤住的院子都算得上是最好的了。

董浩道:「因著夫人小姐們在這兒住的時間不長,安置的東西都很簡單,夫人曾交待過,不要安置太多東西,免得麻煩。」

「也是。」寧玉瑤點點頭,覺得自己是越來越喜歡這里了,心中有一種悠然田居的感覺,而且別院中不論是幾個房間的布置,還是院中留空的泥地,還有書房與南廂暖房窗外沿著牆根兒種的竹子,樣樣都極合她的心意,而當中,又以書房最得她歡心。

別院中一個伺候的婦人來叫他們去吃飯,寧玉瑤便與寧玉霽先行離開,留下來丫頭們整理行李。

中午飯人人都吃得很開心,寧玉瑤更是覺得好似過上了剛穿越過來的那段日子,雖然不富貴,但是足夠溫馨幸福。

惠娘面上帶笑,還常常挾菜給寧父,寧父則是笑著吃了個精光,又給妻子挾,寧玉瑤狀若無睹,寧玉瑤卻是滿頭黑線:爹爹娘親,要肉麻也看場合好吧?全家人都在呢,周圍還有一堆丫環仆婦。

惠娘勸兒女們慢些吃,寧父溫柔地對她說:「夫人飯後休息一下吧,時間還早呢,等你睡好了,咱們一起游園去。」她略紅了臉,輕輕點了點頭。

吃完飯,午休之後,寧玉瑤便於兩個哥哥和小弟一起去逛園子,至於寧父和惠娘自然是過兩人世界去了。

寧玉瑤一路走,董浩也一路為主子們作解說,花園中大道正中立著一座「假山」,據說是真正的山石築成,山頂有個小亭,沿著石階上去,亭邊立有一塊大石,從亭中往北遠眺,可以望見不遠處的小湖。

再往前走,便是一處大大的水閣,正建在那小湖上,里頭極大,四面俱是大窗,地板是木制的,光滑可鑒,應當是用來宴客的地方,閣門旁平放著一塊匾,上書「臨水閣」三字。

湖面臨近水閣的地方種了許多荷花,想來是季節不對,不太茂盛,從水閣右手邊延伸而出的竹橋,以湖正中的一座竹亭為中轉,分為兩條橋道,通往斜對面的兩屋小樓和正對面的山坡。只是那山坡上禿了一塊,只剩下稀稀的一片竹子,邊上有兩間房屋,屋後有山牆。

水閣左邊是一大片林子,居然都是李樹、桃樹、梨樹之類的。寧玉瑤原以為是春天時開花好看,寧玉瑤卻忍笑道:「怕是為了秋天結的果子吧?」果然是鄉村別院,務實性要上不少。

寧玉瑤回到自己的院子時,洗過手腳,睡到床上,寧玉瑤暗暗嘆了一聲,真舒服。今天晚上並不冷,蓋著薄厚適中的棉被,探頭打量整間屋子,只有自己一個人,屋角的小炕也是空的,感覺真好啊。

接下來的日子可說是快活無比。

寧玉瑤每日早起,先和家人一起吃早飯,接著就和兩個哥哥帶了弟弟上山打獵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