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師傅 唐浩(2 / 2)

玄塵道途 一介殘骸 1879 字 2020-09-08

接下來,劉玉把修行上所遇到不明,不通之處通通向唐浩請教,而唐浩則耐心的一一作出解答,並指出以後修行要注意的事項。數個時辰之後,劉玉臉帶笑容滿意的從唐浩的洞府走出。

劉玉沒想到,這便宜師傅不知為何,突然好說話了起來。以前都是愛理不理的,請教些問題也是很不耐煩,稍為說教後便會攆人。劉玉都做好了多跑幾次的心理准備,私底下師兄弟們沒少議論,大多不滿,且說些大逆不道的話。

自己這師傅對他們到做到了公平不偏袒,都是愛理不理的,從來沒有賞賜過什么東西。看到同門別的弟子,從師傅那得到些葯材,甚至是靈石。雖說不多,但還是讓師兄弟們心生不滿,頗多怨言,劉玉自己也是如此,沒少暗自埋怨。

劉玉想不通唐浩為什么突然轉了性子,變的通情達理起來。運起法力向山下飛奔而去,想快些回到半山的住處,修煉不明之處已經豁然開朗,迫不及待的想要運功修煉感受一下,想必修行速度會稍有加快。

其實前些年唐浩的雙修伴侶,也就是劉玉的師娘築基失敗,傷了經脈情況一直很不穩定,唐浩心情極度低沉,性子急躁。收弟子只不過為了多得些貢獻點,對劉玉這些師兄弟們,哪還有好言好語。

就在前幾個月,劉玉的師娘總算是痊愈了,唐浩稍松了口氣,靈石雖然仍緊缺,但不再那么急切,心情自然變得輕松。

唐浩有一個徒弟名叫燕毅行,練氣七層修為,木、水雙系靈根,資質良好,是唐浩徒弟中僅有的好苗子。

一個月前竟改拜到同宗一位築基中期修士門下,狠狠地落了唐浩的臉面,讓他在宗內成為一個笑談,見到同輩都有些抬不起頭。

黃聖宗確有規定:弟子如對現師尊不滿,可另拜同門其它前輩為師。唐浩想到平日自己對門下弟子的種種,生怕再有弟子另拜他人為師,再成為笑柄。所以對門下弟子的態度這才變得慈祥些,這才讓已經習慣了的劉玉感到不適。

劉玉住所處在黃聖山主峰山腳處的養元院,黃聖宗達到練氣四層的弟子,便從初元殿搬到養元院,真正成為一名黃聖宗弟子。

住進宗門安排的一間房屋,直到修為達到練氣十層,服用築基丹後沖擊築基期。成功進階為一名築基修士後,便可到主峰半山頂處尋一處空閑洞府,或自建一處洞府繼續修行。

從半山腰到養元院,即使劉玉中途施展了「御風術」,行進速度已經很快,還是用了大半個時辰才到達,可見黃聖山有多么高聳。

劉玉來到自己的房屋前,竹門旁掛著一門牌,上面刻有:木元青字十八號,其中木元是指木元院。養元院只不過是一個統稱,它是由金元院、木元院、水元院、火元院、土元院五大院區組成。

黃宗聖根據練氣弟子主修功法來安排住所,主修木屬性功法的弟子都住在木元院,木元院建在黃聖山主峰山腳。

由倆千多間排列有序的青竹房構成,每間青竹房簡朴而一塵不染,落落大方正應著道法自然的寓意。房間四圍栽種著無數綠葉松,綠葉松四季如春,長年生長的郁郁蔥蔥,樹干粗壯有成人一抱之徑,樹身筆直如一柄直立長槍。

從空中望去就像一片綠海,十分漂亮。不僅讓人賞心悅目,還能遮風擋雨。最玄妙之處是綠葉松月初會自然散出大量純凈的木靈氣,對主修木屬性功法的修士,修煉非常有益。

這片綠葉松林形成可是不容易,剛開始在此處發現綠葉松才十幾株。黃聖宗為了促進綠葉松快速繁殖,擴充數量形成一定規模。不惜使用了多種極耗資源的手段,如用了一種十分珍惜的黑岩真水,來改善原本的土質,以便更適應綠葉松的生長。

如換算成靈石的話,單這一種手段就花費了將近數十萬塊靈石。這成片的綠葉松,造就了木元院木靈氣格外的濃郁,也顯示出黃聖宗強大的底蘊。

黃聖宗其它四處養元院的狀況也差不多,都建在特殊地域,單一屬性靈氣格外濃厚。如火元院建在黃聖山側峰炎天峰的峰頂,炎天峰本身就是一處火山,峰頂更是火山口,火靈氣自然異常活躍。

木元青字十八號,其中的青字的含義,是指劉玉房間所處這一排相連房子的代號。木元院便是由這樣一排排竹房組成,總計有一百多處。每排由二十間小竹房相連組合而成,每一排都有一個自己的代號。

十八號則表示劉玉的房間,處在這排代號為「青」字竹房中的第十八間。這些標注清晰的門牌,是宗門為了更方便管理宗內弟子所設。

劉玉所居房間顯十分簡朴,清雅。不小的空間里只放著寥寥幾具木制家具,窗邊放著一張紫檀長木桌,兩張梨花木制的椅子分別靠在倆邊,除此之外屋內只剩下一張青竹編制的床。竹床上放著一精致蒲團,蒲團用柳條、香草、棉布精心編制而成。

進屋後劉玉先點上放在木桌上的香爐,香爐中是普通的香草。之後便盤腿坐在蒲團之上,輕閉雙眼,放松全身,凈心凈神,不一會屋內便彌漫著淡淡的清香。靜下心神後,劉玉便緩緩運起功法,吸收天地間的靈氣。靈氣由鼻處吸入體內,在運功導入丹田。

周而復始,數個時辰很快就過去,經過唐浩詳細指點後,靈氣吸收果然順暢不少。

劉玉修煉的功法名為「黃木培元功」,是一部木屬性玄品下級功法,功法分為十層,分別對應練氣期十層。

不久前剛剛修煉到第五層,可謂小有所成,但對於整個修仙道途來說,才剛起步。但也不用氣餒,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只要一直向前,總能達成心中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