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四章 巨大的投入(2 / 2)

以殷俊的眼光看,倒是查不出什么問題。

未來美.國最出票房的十大城市,都被他們重點關照包圍,倒也顯示出他們不是吃干飯的。

唐舒璇已經找了專門的評測機構,對於這100家電影院的選址問題進行了評估,基本上得分也在80分以上。

這便已經足夠了。

殷俊的想法並不是一上來就百分之百的精准,他沒有要求那么苛刻。

只要大體上不出錯,第一步實驗能夠站穩腳跟,能給那些大型的院線以啟發,讓他們看到imax劇院的好處,這就是一個很大的成就。

哪怕殷俊以後可能還會建設一兩百家的電影院,但光靠他一個人的力量,是沒辦法把imax和3d推廣到全世界的,只有更多的院線商加入進來,那才能達成心願。

核准了這些他們幾個月的工作成就後,殷俊便把電話打給了唐舒璇,讓她通知這兩個團隊,可以開始正式的購買和修建了。

在此之前,兩個團隊其實都有和這些土地的主人談過,有了一個基本的意向,只要老板這邊同意他們的計劃,那么就會在資金允許范圍內,購買這些土地、修建這些電影院。

雖然他們不大了解為什么殷俊要這么大的地盤,而且買下之後,居然只修建一層影院那么的浪費,但這些都是老板的錢和老板的決定,他們也就只能執行。

幸好美.國的土地價格便宜,特別是繁華的城區外面,土地就更加不值錢,也就是人工貴一點,否則這7.3億美金,還真是沒辦法搞得下來。

當然了,電影院的大小和布局,全程都是由imax出圖紙,然後親自去指導和驗收的。

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以最好的imax觀感效果,呈現給觀眾們。

電影院的問題,至此基本上便搞定了,但還有一個重要的步驟,需要殷俊去努力。

那便是imax設備的問題。

後世的大家都知道,imax大概是分成兩套系統。

一套是膠卷的imax系統,另一套是數字的imax系統。

從觀影效果來說,自然要是膠卷的imax系統呈現出來的最好。

那種七層樓高的巨幕排開出來,讓你看到的電影的奇妙世界的震撼,絕對不是普通的數字imax能比的。

比如說克里斯托弗諾蘭,最喜歡的便是膠卷拍攝,膠卷的imax系統就是他的最愛。

可惜在2014年的諾蘭大神的《星際穿越》之後,便再也沒有膠卷的imax系統了,因為它的成本太過高昂,投入產出比根本不成比例。

基本上你建設一套膠卷的imax系統,成本是數字imax系統的二三十倍。

這都還不算,更厲害的是每一次膠卷的拷貝費用,比起數字的拷貝費用,那也是高得嚇人。

數字拷貝就是那么一個小盒子,而膠卷拷貝70mm的寬度,每秒鍾放映膠片長度就是1.7米,算下來120分鍾的電影拷貝,膠卷的重量便高達400公斤!!成本也是一個就6萬美金一個!

你放映3000張銀幕,就得花費1.8億美金去做拷貝,這是多么誇贊的費用?

也難怪人家imax自己在《星際穿越》之後,就宣布停止商業化運營膠片imax設備了。

這樣的價格,土豪也燒不起啊!

但是現在,數字imax設備根本不可能制造得出來,首先這imax的數字攝像機,便沒有研發出來。

按照現在他們和sony、尼康等公司的合作,最起碼也是5年之後,才能看到一點曙光。

所以只能是用膠片imax系統了。

imax公司給殷俊的報價,是一套完整的imax設備,不包括膠卷拷貝,價格是800萬美金,100套的話,就是8億美金,接近40億港幣。

可別嫌棄它貴。

要不是imax是殷俊的產業,連工廠都是imax自己的,他們基本上只算了10%的毛利潤,這個價碼他們對外能報出一套1200萬美金去!

至於這10%的毛利潤,也是很正常的事兒,畢竟他們作為一家運營公司,雖然幾乎全部是殷俊持有的股份,而且研發經費也都是殷俊給的,但他們卻需要有自己的成績和成功的驕傲。

按照現在現在的建設速度,最多明年的2月底,電影院就得建設好,然後便是開始添加設備和測試的時候了。

你還不能那個時候才開始生產,必須要12月便開始開工,然後2個多月的時間,100套imax設備才能生產完成。

意思就是說,殷俊需要在11月的時候,便再次湊齊8億美金給imax公司,以便他們積極的備料,隨後才能開始准備生產。

至少是先籌集4億美金,讓人家能開工才行。

說起來輕巧,做起來可不容易。

4億美金啊!

19.2億港幣啊!

現在都已經10月了,只有一個月的時間,殷俊要能不能籌集這么多錢出來呢?

……

(老爺們,請多訂閱一點吧!最近的訂閱真是桑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