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菜泯恩仇(2 / 2)

貞觀大閑人 賊眉鼠眼 2281 字 2020-09-14

想想李治剛才的遭遇,李素也不由為他叫屈。拉個屎都出事,偏偏性格有些軟弱,仇人在眼前他也提不起勇氣報復。今日踹的若是太子或齊王,這個時候李素真有可能在車底了……

「今日扎營後,臣願為殿下親手做幾個菜,保證讓殿下滿意,以此向殿下賠罪。不知殿下可願揭過?」

李治兩眼一亮:「久聞李家的廚藝亦是長安一絕,連宮里的御廚都去李家學藝,治今日可有口福了。」

隨即李治眼神一沉,一手不自覺摸向自己的屁股,頗有些遲疑:「可是,如此奇恥大辱,被一頓飯化解,治心中著實不甘,李縣侯何以教我?」

「男人大丈夫,心胸要開闊一些……」李素勸慰道:「拉屎吃的虧用食物補償。恩怨皆消,此舉正是相得益彰,未來咱們還要同一段很長的路,您與臣不能總這么水火不容吧?若辦砸了你父皇的差事,你我都倒霉。」

事實證明,小屁孩果然比較好哄,被踹飛的奇恥大辱在李素的舌燦蓮花之下,李治猶豫許久,最後心不甘情不願地垂下頭,朝李素伸出兩根手指。一副「耶」的模樣。

「兩頓。」

「成交!話說前面,若再記仇可就不是大丈夫了。」

「哼!知道了!」李治把頭扭過一邊,語氣仍有些難以釋懷。

直到這時,李素才暗擦了一把冷汗。長吁一口氣。

好險,差點把未來的皇帝陛下得罪得不要不要的,若今日真因此事而與李治結下死仇,李素以後的麻煩可就大了,沒法在大唐混下去,除非拼盡全力改變歷史。扶持另一個皇子上去當皇帝。

幸好如今的李治年歲不大,比較好哄,也幸好李治這小屁孩性格有些軟弱,沒有端王爺的架子,李素這才有驚無險過了這一關。

…………

遇到李治後,李素才知道,這次奉旨去晉陽的不止他一個,至少還有這位晉王一起,李世民有沒有再派人暗地里去晉陽,李素不清楚。

一切都因這次的雪災而起,從古至今,天災對民間和統治者而言都是一樁很麻煩很可怕的事,因為災難在無窮盡的挑戰著人性,誰都料不到衣食無著,生計全無的難民們會做出什么事,會對統治者造成怎樣的威脅。

華夏數千年來,處於底層的百姓其實是最勤勞,最有耐性,最能逆來順受的群體,統治者長久的「治人」與「治於人」的洗腦,百姓們從來也不覺得天生被人統治有什么不對,哪怕官吏惡劣,對他們又打又罵,或是苛以重稅,甚至搶掠****等等,百姓們都能無奈地忍下去。

可是有一條底線,是絕對不能觸碰的,那就是「飢餓」。

是的,飢餓是所有百姓的底線,統治者和官府再作威作福,再苛以重稅,只要能讓他們吃個半飽,不至於活活餓死,他們就沒有起來反抗的勇氣,可是若遇到災年,或是苛政令他們連最基本的溫飽都無法保證時,那時的百姓已不是百姓,而是瞬間變成了一群眼冒綠光的狼,沒了活路的他們,就如同楚霸王破釜沉舟一般,反正已斷了後路,不如索性殺官造反,殺出一條活路來。

如今關內,河東,山南等四道雪災,最重要的龍興之地晉陽又陷入流言中,本地的難民因謠言而蠢蠢欲動,李素和李治要去做的,就是制止並且平息這件事。

至於李世民為何要派李治去,原因很簡單,就在李治的封號上,「晉王」,顧名思義,晉地出了問題,他這個晉王是必須要露面的,早在貞觀七年,李治才五歲時,李世民除了封王外,還給他封了一個「並州大都督」之職。

並州也屬於晉地,如今鬧騰得正歡的晉陽城,就是並州所屬的一個城池。

以當時李治的年紀,自然不可能真的授予實權,人家那時還是個奶娃子呢,懂什么治理地方?於是「並州大都督」前面,還加了一個「遙領」,「遙領」的意思是,這位奶娃子大都督可以不去並州赴任,名義上兼著這個職位就行。

直到今年,李治尚未成年,亦未行冠禮,所以按禮仍不能授實權,但是並州下面的城池出了事,作為並州大都督的他,是必須要出面的,哪怕只是走一下形式,人也必須在晉陽百姓面前晃悠一圈,安定民心也好,震懾宵小也好,李治的身份很重要。

遇到李治後,李素也漸漸琢磨出味道來了。

李世民派他和李治一同去晉陽處置此事,此行自然以李治為首,但是,真正遇到需要處置的具體事情了,自然指望不了一個尚未成年的孩子,那時就需要李素來做決定了。

所以此行李素和李治二人的關系,可以說是一主一輔,這兩個身份大家是隨時互相對調,可以換著用的,平日一些場面和形式上的事,由李治出面,小屁孩擺個王爺架子,嗯嗯啊啊打幾句官腔,安撫一下民眾,但要消弭禍患,平息事端,深挖幕後等等事宜,則是李素該干的活了。

而且李素還相信,晉陽出事,李世民不可能只派出他這一路人馬,應該還有一路人馬在暗,用以配合行事,過不了多久自有人找上來的,李素甚至相信,以李世民和長孫無忌等人的老辣,就算派出了一明一暗兩路人馬也不夠,估摸對並州和相鄰幾個州的府兵調令很有可能已飛馳在路上了,有明有暗,有文有武,恩威並濟,這才是李世民正確的畫風。

同時李素也明白當日自己請求兵權時,李世民為何那么斷然地拒絕了他。

兵馬當然會調動,但下調令的人不應該是他,而是李治,李治這個小屁孩哪里懂得何時該調兵何時該散王霸?那么,只能靠隨時可能發生的危機,和李素這張嘴了,說白了,李素其實也能調兵,把眼前這個小屁孩勸從了即可,無非多費了一番口舌。

想到這里,李素頓時安了心。

這一次終於不像在西州那樣孤立無援,好歹也有暗中的人馬與自己遙相呼應。

…………

傍晚時分,隊伍走在一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於是李素下令找塊靠水的平地扎下營盤,埋灶做飯。

眾將士依令停下腳步,開始有條不紊地扎起了營盤。

李素從自己堆積如山的行李中拎出幾塊新鮮腌制的肉,又讓方老五去湖邊叉了兩尾魚,再取出一些自家大棚所出的新鮮蔬菜,李素挽起袖子親自下廚,如約給李治做了一頓並不豐盛但美味的飯菜。

隨著最後一塊肉毫不客氣地塞進了李治的嘴里,李治摸著肚皮打著飽嗝兒,一臉滿足地坐在地上,跟吃飽了的豬似的直哼哼,這個時候,李治心中對李素的一絲絲怨念也終於煙消雲散,全無蹤跡了。

到底是小孩子,並不太記仇,而且李素白天踹那一腳,說到底也算不得太大的仇恨,李治終於忘懷了,對李素的態度也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莫名其妙變得熱情起來。

「子正兄,治這幾年聽過你很多事跡呢,真的真的……」

「子正兄,五步倒這種酒真是你親手釀出來的嗎?有一日知節伯伯灌我喝了一小口,我足足醉了一整天才緩過勁,太霸道了!」

「子正兄,如今才剛出上元節,你哪里弄來的綠菜?而且如此新鮮……」

「子正兄,父皇當年派你去西州,你真的殺過西域蠻子嗎?殺人是啥心情?」

「子正兄,你不說話的樣子像鬼一樣,治很害怕,你弄點聲響出來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