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9章:投資建校(2 / 2)

黃興華聽到這里非常訝異,插口道:「家鄉一所大學都沒有嗎?」李睿正色點頭,道;「就是一座都沒有,最早有一所青陽師專,文革期間被破壞殆盡,之後也就沒再建起來。」黃興華皺眉道:「這怎么行?教育跟不上去,又如何培養出人才?沒有人才,又如何發展?回頭我要好好考察一下,如果需要,我將為家鄉投資建設一所大學……其實一所大學也太少,用處不會太明顯,唉,家鄉怎么會發展成這個樣子,真是令人心痛。」

李睿又驚又喜,如果他真能為青陽投資建設一所大學,既可以填充青陽市沒有高校的高等教育空白,又能一下子實現老板宋朝陽所提倡的「五個一工程」里的「建設一所高校」,那不是皆大歡喜?興沖沖的道:「省里倒是打算為省內幾個沒有大學的地市各自建設一所高校,但省城又想要壟斷最多的教育資源,所以根本不舍得真正為咱們家鄉新建一所好學校,而是讓省城的高校在咱們青陽建設分校或者學院,分到咱們青陽的是山南農業大學分校,可您說農業大學都只是末流高校,沒有多少人關注的,又何況是分校?」

黃興華聽後非常氣憤,道:「怎么可以這樣?難道省城的人是人,咱們青陽的人就不是人了嗎?為什么要分別對待,人為制造地位差距?」李睿嘆道:「在省里的官老爺們看來,能在咱們青陽這窮破的鄉下城市建設一所高校,已經是很給咱們面子啦,咱們理應山呼萬歲了,又怎么敢不滿足?」黃興華臉色肅穆的道:「我投資建校的事情先放到一邊,今天省委書記不是要來看望我嘛,那么正好,我就當面質問他一下,為什么不能給我們青陽建設一所好高校。」

李睿聽得肅然起敬,道:「就為您這句話,青陽六百萬老鄉就應該向您致敬!」黃興華道:「不用,我作為青陽人,當然要為咱們青陽謀取應得的利益。有些話你們這些領導干部不方便和省領導說,但是我方便,你等著,回到青陽,見到省委書記我就要和他講。」

李睿暗想,如果他真和黃新年說了這事,黃新年固然會考慮一二,估計也會因此蒙羞,而遷怒到青陽領導頭上來,畢竟如果不是有人和黃老說起這事,黃老又怎會和他講?真要是那樣的話,老板或是自己可就要背鍋了,不過轉念一想,連黃老這個外人都願為青陽人民振臂高呼,自己這樣的本地人又有什么可畏懼的?只要是能給家鄉帶來實打實的利益,自己就算被省委書記遷怒又如何?如此一想,頓時豪情萬丈。

緊趕慢趕,趕回青陽時,也已經九點半,當然這個時間也不算晚,因為省委書記黃新年還未到達。盡管他還未到,但包括市委書記宋朝陽、代市長於和平在內的市四大班子領導,都已經齊聚在青陽賓館里頭,敬候黃新年的到來。結果黃新年沒來,黃老先回來了。當然這樣更好,包括於和平在內的很多人都松了口氣。

雖說目前黃老是最為尊貴的客人,但在青陽這些領導心中,還是黃新年更為重要,畢竟黃老無法奈何他們的官帽,因此大多數時候,他們考慮問題還是要更偏重於黃新年的看法。

黃興華下車後,宋朝陽、於和平與張克禮等人全部上來攙扶,李睿與梁根反倒被無形中排斥到了外圈。李睿看到這一幕也不生氣,只是暗暗好笑。

黃興華跟眾領導客氣兩句,沒忘繼續打於和平的臉,看著他道:「於市長,我回來得還算及時吧,沒耽誤省委書記的行程吧?」於和平被他當面打臉,別提多郁悶了,卻還只能陪著笑說道:「沒有沒有,您回來的挺快的,也挺早的,黃書記還沒到。」黃興華笑道:「我就是怕你著急,所以提前趕回來的,這下你可以放心了?」於和平紅著臉道:「放心了,放心了,黃老真是體貼人啊,呵呵。」

黃興華沒再理他,表情淡然的邁步走向貴賓樓。

於和平卻已經尷尬的不好意思再跟上去了,站在車旁,面色陰冷的目送他走進樓里。

上午十點鍾,省委書記黃新年終於趕到青陽,省委秘書長聞天龍陪同,兩位省領導進到市區後直接趕奔了青陽賓館,隨後在宋朝陽、於和平等人的陪同下,前往貴賓樓看望卧病在床的黃興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