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四章(2 / 2)

魔眼小神醫 相思如風 2076 字 2020-09-16

宣家眾人也於16號晚全結束感悟,決定第二天回家。

小蘿莉做了一頓菠蘿飯款待宣家客人,第二天順路送宣家眾老們回秦省,她回京時要去探望俞前輩,與宣家眾人同路。

有順風飛機搭乘,宣家主找了代駕送他們的車回秦省,軒轅家族人馬全部搭順風車。

宣家距中南山也不遠,送佛到送西,樂小蘿莉干脆送宣家眾人送到宣家世居地,順便也去宣家「取些東西」。

軒轅家族也曾數度遷徙,現今的世居之地並非始祖居地,但曾是軒轅氏某一支先祖曾定居過的舊域。

軒轅家族有很多支因時代需要另改他姓,數姓共居,生息繁衍,僅在世居祖地就約有七千多眾,還有些在周邊領村鄰縣。

宣家世居之地形成了一個鎮那么大的面積,環繞著幾個黃土山而居,核心祖宅仍然是窯洞,蓋瓦的磚房或小洋樓房環繞著建有窯洞的黃土小山。

宣家有部分族老去了樂家,還有部分族老坐鎮家族,當樂小姑娘順路送宣家眾人歸來,有留守人員迎接。

宣家主現居的核心區是一座黃土嶺建有兩層窯洞的區域,窯洞坐北朝南,窯洞前方的院子很寬,其他房舍組成的院子一排一排的朝外不斷發展。

身邊有兩個帥哥小跟班,樂韻不方便去宣家的核心大院,選中由很多四合院組成群落中的一個有著超大庭院的四合院的院子停飛機。

那里也是宣家接待江湖朋友們的待客之地,有正房和東西廂房,南邊沒有建倒座房,也因此令院子格外寬。

宣家留守人員也在其院待著迎接客人。

宣家主與族老們下了直升機,與迎接的族人引樂小姑娘和燕少藍三帥哥至正房中堂喝茶。

正房一排七間,中間是中堂,有柱廊形成的抄手回廊,中堂一通到底,非常寬,正中掛著名畫,底下設長案,長案兩邊各擺一只青瓷花瓶,中間則是兩只青銅鼎。

長案之下是八仙桌,桌旁各擺一張扶手椅。

中堂東西側挨著板壁擺放扶手椅,椅子之間有花幾,扶手椅有寶座與太師椅的優點,桌椅皆是老酸枝木,有七百多年的歷史,椅子氣息古朴庄重。

宣家主與樂小姑娘坐在八仙桌旁的主客主座,他是主人坐西側的座,請小姑娘坐東邊的座。

宣家少主與眾老陪同燕少藍三分別坐下,宣家留守的青年們上茶,端來紅彤彤的鮮棗和桔子、西瓜、獮猴桃等特產。

樂小姑娘第一次登宣家大門,因為有兩官家兵哥一起同行,宣家也沒按古禮來,委屈小姑娘一些,只按普通江湖禮節接待。

喝了茶,樂小同學提出想去看看她托宣家幫從各處運回並保管著的物資,宣家主欣然陪同前往。

宣家少主則留下來陪同燕少和藍帥哥四下走走,他是家族未來之當家人,燕少也是古修弟子,由他招待才合適。

燕行心里委屈得不行,還不能說,也沒地兒說,默默的當個普通客人,客隨主便。

宣家主與幾位族老領小姑娘去了宣家核心內部的窯洞。

宣家主所住區的窯洞以新舊相結合的方法修整過,內部砌磚,外部也鑲了磚和瓦,窗子也裝了玻璃,外部整潔美觀,內部寬敞明亮。

兩層窯洞環著山,每層共有幾十孔,宣家主領著小姑娘進了從下往上的第一層的某一孔窯洞,也是會客廳,全是羅漢榻坐具,還有根雕花幾,多寶閣,擺件都是精品。

窯洞冬暖夏冷,秋季不冷不熱最是舒適。

樂韻與宣家主等人在窯洞里喝茶吃水果,一位族老抱來了小姑娘曾經贈送給宣家的禮盒。

宣家主將禮盒打開,捧出書本,眼中猶有幾分不舍之意。

「有什么不對的地方?」樂韻歪著小腦袋,笑盈盈地問宣家主,宣家主將禮物又拿出來,是想還給她咩?

「這份禮物價值連城,無任何不妥。」宣家主撫摸了書本一陣,戀戀不舍的放回盒子:「此物珍貴,宣家臨摹了一份,留下了臨摹本,萬不敢貪心,將原本歸還小姑娘。」

「不用還的,這個也是我手抄的一本,真正的原本材料罕見,不能面世,世人無緣見其真容。手抄本的紙其實也是普通紙,我用特制的葯物浸泡過,有一定的防蟲防潮功效。」

「……」宣家主本來就舍不得將原本完璧歸趙,只因尊嚴與理智使然才歸還,畢竟已得其內容,不敢連書也留下,聽聞小姑娘將原本也贈送宣家,激動的眼睛都亮了。

他愛惜的將手抄本又放回盒子內,整個人比撿了金子還開心,一改大佬那種該說才說不該說絕不多說一句的作風,像個啐嘴的老媽子,絮絮叨叨的告訴小姑娘說他們照著招式練的感悟。

宣家主變成接地氣的大叔,樂小同學笑咪咪的當聽眾,宣家族老也笑容微微的聽,時不時的補允一二句。

當了聽眾的樂小同學,與宣家族老們相談愉快,等宣家族老表達了喜悅之情,她才從空間儲物器里轉移出物資,一份給宣家,一份自己帶去首都。

宣家主將小姑娘給家族的一份禮物暫留在窯洞里,讓人將小姑娘的一份搬去前院裝機。

將東西搬完,眾人陪小姑娘再去前院。

燕行藍三在宣少的陪同下去走了一圈,參觀了一些的有歷史的院落,又回到宣家待客的大院。

他們等了很久,沒見著小蘿莉回來,見得宣家青年抬著東西出來,往直升機上搬,去搭把手。

當小蘿莉和宣家主出來,青年也差不多把物資裝載完畢。

中午,宣家就在會客院款待樂小姑娘,午後,宣少主帶著四個貼身護衛帶了生活物資,陪樂小姑娘去中南山拜訪俞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