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 大工程(2 / 2)

上午。

正式通過。

擬投資兩千七百億人民幣,從渤海引水,一路往西,解決沿途的缺水和干旱問題,最終引入新省。

不過。

不會進去太多。

畢竟。

新省面積太大,想要全部解決干旱,根本不現實。主要是改善蒙西、甘北、新省東部的缺水狀況。

前世。

這個工程,很早就有設想,可一直沒實施。

第一。

投資太大。

第二。

地勢復雜,華夏的地形,西高東低。從低處引水到高處,用屁股想,都知道這其中的難度有多大。

第三。

還是海水淡化問題,直接引入海水的話,只會加劇沿途的土地鹽鹼化,若是淡化,成本又高的不行。

總之。

阻礙重重。

於是。

擱置。

。。。

如今。

情況大有不同。

首先。

國家有錢了。

其次。

全面工業化的華夏,解決基建問題的能力,變得更加強大。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綠洲出現。

以往。

修過去,灌溉海水,只能弄出一片鹽鹼地,種不了糧食,但有了綠洲之後,即使鹽鹼地也能改善。

就如卡塔爾。

這次准備把全國都弄成綠洲,主要用的就是海水,然後通過吸鹽植物,幾茬就能把土里鹽分調和。

變成好土。

因此。

主要問題解決,這樣的工程,便有了實施的基礎,這樣的大工程,唐青估計,又要讓一些人暴富。

建設。

征地。

開發。

都是白花花的錢。

事實上。

催生這個工程的,還有一個因素,那就是刺激經濟的三萬億,專家估算,增加一萬億也沒有問題。

前世。

四萬億投資,其中一萬億,是用於重建,但這一世,那場災難,並未發生,因此『閑額』比較多。

撒撒。

刺激經濟。

挺好。

而且。

旗下企業也能賺錢,要知道,渤海的海水水質如何,不用說,想要引入內陸,自然稍微改善一下。

需要用到凈水劑。

當然。

這錢。

並不完全需要國家來出,別忘了歐維基金會,華夏的主要河流,都有捐贈治理通道,人工河也是河。

只是。

建設周期有點長。

六年。

才能完全修通,這還算短的。南水北調花的時間更長,一旦修通,整個華夏水資源格局都將改變。

。。。

客廳。

「這工程好,利國利民。」

「嗯!」

「之前,不是說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這樣引入內陸,解決沙漠和干旱,也是一件大好事。」

「。。。」

幾人你一言我一語,高興地給這個工程點贊,唐青在一旁微笑聽著,也不搭話,只是眼前數據飛閃。

呼吸間。

一整條東水西調模型出現,除了新聞里的主干輸水,很多輔線也標記在上面,以及比新聞更全的分析。

事實上。

這種大工程,光是遞交的報告,就多達上千頁,只是新聞不可能都念出來,要念,少說得一兩天。

瀏覽。

記憶。

不一會兒,唐青便看完了,強大的記憶力,過目不忘早就是基本技能,加上大腦的超速度的運轉。

一秒。

他能記憶至少十頁文字,相當非人,至於為撒去記,僅僅是以後和人交流,興許就會忽然間用到。

又或許。

一輩子也用不到。

無礙。

反正大腦裝得下,不怕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