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神奇的玉(1 / 2)

黃金眼 錦瑟華年 2023 字 2020-09-2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黃金眼最新章節!

唐翰看那名片,上面也就一個姓名和手機號碼,老人姓林,單名一個政字。唐翰正自打量的時候,林政又開口了,「小伙子眼神不錯嘛,入行多久了啊?」

「林老過獎,小子愧不敢當,這只是我單純的感覺,算不得真本領。我們其實還算不得入行,也就學過一個月玉器知識罷了,今天只是出來轉轉。」唐翰將他的名片收了起來,謙虛地回答道。

林政看唐翰的樣子並不像在說謊,不覺收起輕視的心,開始對眼前的年輕重視起來,別的不說光這感覺,就非常令人驚訝了。林政也正色道,「那你和這塊玉還真是有緣,竟然一眼就相中它了,只可惜玉佩的主人有言在先,我受人之托也沒辦法。要不你再看看其他玉器?我這里的好玉可是非常多的。」

「好啊,我就是想出來多長點見識的。」唐翰倒沒和他客氣,即便剛入行,他也不想被人看輕。

唐翰和林政兩人閑話的時候,秦月插不上話,便輕手拿起了唐翰剛剛因接名片而放下那塊青白色的玉佩,本來她是對神棍老人的口氣非常反感的,但看唐翰的態度如此謹慎,倒有了好奇之心。

玉佩的顏色並不吸引人,握在手里的感覺也沒什么特別的,若說看點,也就玉佩上不知名的鳥類造型,做振翅欲飛狀,還有玉佩上那些隱隱像是細小字跡的東西了。不用放大鏡,秦月也看不出來玉佩上面雕的是什么字,她暗自驚嘆,同時也費心琢磨,到底誰有這樣通天的本領,能在這上面雕出這樣的字跡來。

可等秦月拿出來隨身必備的放大鏡來,放大了來看,起初以為是字跡的東西卻並非人們所熟知的字跡,也不像是甲骨文,具體像什么她也說不出來,任她知識比常人豐富得多,卻也令她百思不得其解。

那邊林政拿出來的玉器不少,唐翰仔細掂量,卻沒有找到中意的玉器。說實話,里面的好玉不少,可唐翰在唐翰心結未解,也沒心思挑選。

他心底也有個疙瘩,在這種非常懂玉的行家面前,他現在那點本領還顯得非常稚嫩,很容易被他們給左右,尤其,這個行家現在扮演的還是生意人的角色,宰起人來可是會毫不留情的,末了,還會美其名曰,收學費而已。

裝模作樣地挑選一陣之後,唐翰就拉著秦月婉言告辭了,林政還不忘囑咐唐翰,有了消息就給他電話。

走出沒幾步,秦月就忍不住問道,「哥哥,那塊玉佩究竟有什么稀罕之處?青白色的可算不得什么好玉,還有些亂七八糟的沁色,你可千萬不要說那些根本不是文字的東西是最稀罕的。」

唐翰卻道,「色彩並不是第一重要的,要說稀罕之處我覺著還是感覺吧!」

「又是虛無縹緲的感覺?」秦月很是不解。

「怎么說呢,第一眼我就看中了這塊玉,你看那飛鳥,是不是古人想象中最能和神所接近的生靈。還有,玉佩握在手里的那種感覺,感覺像是觸電一樣,完全超乎一般玉的范疇,倒像是有了生命一般,靈氣十足。」唐翰說起來的時候,雙眼仿佛也有了光彩。

在他看來,秦月不知道也很正常,初一接觸,玉佩上的那種獨特氣息就讓他有了找到了同類一般感覺。及至用他變態的視力看清楚玉佩上面的脈絡痕跡,也就是秦月嘴里所說的那些不像字跡的東西時,唐翰腦海里頓時閃過千百種念頭,跟隨著琢玉的痕跡,體內的血液仿佛也跟著流淌起來,就像是春風拂過心間,說不出的舒暢與快意。

世人都道玉有其獨特的魔力,可真正能體會到的卻沒有幾個,唐翰之前也是將信將疑,可今天,他總算領悟到了玉的神奇之處,傳承文明,承載思想,哪怕橫跨千萬年。

秦月仰著小腦袋,「我怎么沒看出來,也沒有那樣的感覺?」

唐翰笑言道,「每個人的感覺都不一樣的吧!我覺得好的別人並不這樣認為也不奇怪啊!我倒是很想把它弄到手,可惜這玉佩的主人並不是個簡單角色啊!」

「那是,人家經驗比我們豐富得多嘛!哥哥真想要的話,我們去找七彩玉石回來交換就好。」秦月點頭道,知道唐翰在意這塊玉佩,她也就幫忙出主意想辦法。

唐翰打趣道,「小月的思想什么時候變這么成熟了。」

「人家又不是長不大的小孩子。」秦月撅著小嘴道,隨即卻又說道,「不過他這條件也太苛刻了,這七彩玉石要上哪去找嘛!我還想給他兩百萬讓他給我找去呢!」

「所有錢能解決的問題便不是問題,現在東西在他手里,我們也不能明搶對不對,哪怕是不等價交換,我們也只好認了。」唐翰也知道林政提出這交換條件的變態之處,可誰叫他喜歡那塊玉佩,而那塊玉佩所蘊涵的力量又是如此讓他著迷!

秦月目光閃爍,「不知道有沒有商量的余地呢!」

「可能性不大,反正不急在一時,按他這變態要求,恐怕一年半載也沒人能符合條件的。」唐翰倒顯得不慌不忙,著急不得,畢竟流行等價交換才是正道,手里有了資源,又不著急出售的人確實有這囂張的資本。

秦月一聽,頓時嘻嘻笑了起來,「哥哥也不是聖人嘛 」

「切,我什么時候說過我是聖人了,要真找到了七彩玉石,還能多賺個一百萬呢!」唐翰除了珠寶玉石,還是有鈔票的存在。

秦月笑著不去追究,跟著唐翰繼續逛,陳曉霞一路緊隨,卻不發表什么意見。

邊走邊看,唐翰又相中一根十六厘米左右的白玉簪子,玉質溫潤細膩,素潔白凈,全無半點雜色,十分惹人喜愛。

細細看來的時候,更覺其中的妙處,玉簪造型古雅,看玉簪鏤空處的痕跡及兩端略顯粗糙的印跡,像是明代初期的工藝,那時候的工藝可比不得現在機械加工留下的印跡整齊劃一。尤其唐翰眼光又毒,自然分辨得出玉簪表面的包漿,那種柔潤的光彩是瞞不過他的眼睛的,不經過幾百年的功夫,是沒辦法形成這種讓行家們喜愛無比的包漿,盡管玉簪表面的包漿算不得特別地出類拔萃。

握在手里感受的時候,更覺其油性驚人,溫潤細膩的感覺讓人愛不釋手。唐翰可不管這玉簪是家傳下來還是墳墓里挖出來的,只要是好玉,就值得收藏,買回去送人也不錯。

唐翰問了下賣玉簪的老板娘價格,老板娘卻睜眼說瞎話,說這是新玉,按當前和田籽玉的形勢,這白度,如果按克數賣得多少多少,還不包括手工的費用。但考慮著她現在手頭緊張,便優惠於他,要價兩萬八千塊就讓唐翰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