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世紀之交(2 / 2)

這就是傳媒產業的特質,與其相信做傳媒的人有良心,還不如相信政客會說真話。

而事實很快就證明了這又是一次無謂的擔憂,當新千年的鍾聲敲響,時代廣場上的水晶球掉落,預想中的核爆沒有發生,整個世界照常運轉,好萊塢依然紙醉金迷。

這些擔憂散去後,傳言的主角電腦和網絡,再次成為了全美關注的焦點,因為納斯達克正在上演著一次又一次的奇跡,it股的投資人一夜暴富者不計其數。

貪婪是人類的天性之一,當一美元變成了二十美元,投資者不會選擇適可而止,而是想把二十美元變成而一萬美元,瘋漲的納斯達克指數似乎使得這一切,看起來變得異常容易。

如果不是預先知道結局,就連瑞恩自己,也不敢保證面對如此的誘惑時,提前一年就能開始放手。

其實,很多投資人都知道股市現在不正常,卻被巨大的眼前利益迷惑了雙眼,他們總是相信,股市的狂熱還能維持數年,短時間內絕對不會出現崩盤……

「上個月我們就全部脫手了。」

新的一周到來了,伯班克一間寬大的辦公室里,斯科特笑著對瑞恩說道,「除了買空的那點資金外,我們現在已經是局外人了。」

「不要太貪心,不要引起太多人的關注。」瑞恩放下了手中的咖啡杯,「還是老辦法,資金分散到所有基金會的賬戶中,這段時間不要有太多的動作,不管華爾街做什么,我們旁觀就好了。」

如果說納斯達克的背後,沒有華爾街大集團的影子,恐怕連撒旦都不會相信。

嚴格說起來,瑞恩和斯科特的做法,也算是從華爾街手中搶蛋糕了,盡管他們做的很隱秘,從去年開始就轉手股票,甚至很多正在飛速上揚的熱門股,就是賣給了華爾街的人,但動了別人的蛋糕,不付出點代價也是不可能的。

斯科特一直跟華爾街有密切的聯系,在瑞恩的授意下,跟華爾街的幾大猶太人集團達成了一些協議。

從上個月開始,皮克斯工作室和詹金斯影業進行了新一輪的融資,瑞恩接受的正是來自他們的投資。

懂得分享的人,永遠比吃獨食的人會受歡迎,而且瑞恩以後的計劃,也需要來自華爾街的力量的支持,他們手中握有的資源,遠不是任何一個富豪或者集團公司能夠比擬的。

盡管瑞恩手中握有的股份,不可避免的會被稀釋到百分之五十以下,但加上妮可這個第二大股東握有的股份,依然牢牢把持著控股權。

再說了,那些人也只是投資,只要公司能獲益,他們也不會跳出來做無謂的干預。

「時間應該不遠了。」

聽到斯科特的感慨,瑞恩認同的點了點頭。

早在三月中旬的時候,納斯達克指數就出現了輕微的下挫,但大部分人都認為這是市場正常的自我調整,事情似乎就像是他們預料的一樣,就在奧斯卡之夜結束後的第二天,思科公司的股票價格上升了0.86%,其股票總值超過了5500億美元,從而一舉超過微軟,坐上了全球市值第一的寶座。

股市一片歡欣鼓舞,分析家們認為,思科公司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是網絡時代來臨的又一個重要標志,它可望成為全球第一家市值超過1萬億美元的公司。

前面的觀點或許很正確,但後面的明顯就是鼓吹了。

去年斯科特剛開始跟思科談判的時候,這家公司的市值才兩千多億美元,短短的大半年時間,就超越通用,腳踩微軟,成為了市值全球第一的公司,它的實際資產真的有那么多嗎?

據瑞恩那個調查咨詢公司的初步結論,思科的實際資產最多不會超過五百億美元,其余的就是泡沫,雖然思科的掌舵人約翰?錢伯斯不斷鼓吹自己的公司前途無量,但事情到了現在,早就超出了思科董事會的控制。

如果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瑞恩當時賣出的價格極其不劃算,但他手中握有最多的就是雅虎和思科的股份,如果不及時出售而拖到今年,扔到市場上絕對會引發一場災難,不說錢能收回來多少,恐怕他自己也會變成it業和華爾街的公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