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訴訟案(2 / 2)

像類似《角斗士》這樣的事情,如果隔段時間就跳出來鬧上一通,那真讓人無比生厭。

當然,某些人也不是傻子,這種規則外的手段偶爾用用還可以,如果經常使用的話,那就是想做行業公敵了。

根據瑞恩的分析,以前可能是為了一己之私,現在則是為了巨大的利益。

利益永遠是打動人心和引發貪欲最好的工具。

距離《角斗士》的上映日期越來越近,詹金斯影業和擔任了發行商的派拉蒙影業,似乎根本沒有受到影響,網絡、電視以及紙質媒體上面,到處可以見到《角斗士》的圖片和預告片,巨大的海報更是早早豎立在了各大城市最為顯眼的廣告位上。

特別是網絡這一塊宣傳陣地上,雅虎和谷歌等門戶網站上,出現了很多關於《角斗士》的病毒式連接,如今病毒式營銷早已為人熟知,遠遠達不到達倫他們拍攝的那部偽紀錄片的效果。

這一點在去年上映的《女巫布萊爾》的身上得到了極好的印證,獅門影業幾乎完美的復制了花朵影業當初的病毒式營銷手段,但有了一次經歷的觀眾,短時間內又一次面對這種透支市場的宣傳方式,那就不怎么買賬了。

結果就是這部拍攝成本只有數萬美元,宣傳費用投入了千萬美元的偽紀錄片,再也不復前世的輝煌,在北美僅僅收獲了不到300萬美元的票房,海外放映權更是沒有賣出去幾家,使得獅門影業的高層欲哭無淚。

病毒式營銷沒有想象的那么神奇,如果掌握不好其中的度,悲劇的肯定是投資方。

逆反心理不止存在於青少年中,成年人同樣也有。

最簡單的例子,以炒作男女主演或者導演在拍攝電影時的緋聞作為宣傳方式,第一次甚至前幾次都可能會拉動一點票房數字,如果次數多了呢?

一個導演或者演員的電影,總以緋聞的方式博取眼球,用不了太久就會被市場所淘汰,特別是在新舊交替速度快、更加注重現實利益的好萊塢。

放眼好萊塢,一線的演員或者導演,有幾個會利用這種方式宣傳電影?

當然,無論是瑞恩主演的電影,還是詹金斯影業出品的電影,都沒怎么用過這種宣傳方式。

《角斗士》即將上映,進入了最為密集的宣傳期,從制片方到發行方再到院線方,全都忽略了所謂的抄襲事件,影院最好的宣傳欄位全部留給了這部電影,瑞恩過往的成績就是他們信心的源泉。

而正在上映中的《怪獸電力公司》繼續在宣傳方面發力,皮克斯再次投入了一千萬美元的宣傳費用,使得影片的總成本達到了一億五千五百萬美元,完完全全超過了《玩具總動員2》,成為了皮克斯工作室迄今為止投入最高的一部動畫長片。

這樣帶來的效果極其明顯,繼首周6900多萬美元和次周5200萬美元之後,電影在第三周又拿到了3500多萬美元票房,北美的票房累計來到了1億5000萬美元這個數字上,極有可能成為今年第二部北美票房破3億的電影。

與此同時,聯邦法院那邊傳來了利好消息,就在距離《角斗士》預定的首映日十天的時候,聯邦法院拒絕了原告律師發出初步禁止令的請求,《角斗士》完全可以按時上映。

而在電影上映後,同一位法官作出裁決,認為《角斗士》和馬克?莫里克的劇本之間並不存在關聯。

保護自己的利益,這是任何一個站到高層的人天然就會做出的選擇,雖然對方只是活躍在明面上的小人物,瑞恩也不會放任他們繼續逍遙自在。

他的律師團隊很快就用詹金斯影業的名義以誹謗罪起訴馬克?莫里克,提出了公開道歉以及高達近三百萬美元的賠償條款。

官司贏不贏根本無所謂,瑞恩只是讓威爾遜律師事務所無限期拖下去,對方必須應訴,應訴就要產生費用,單是時間、精力以及金錢方面,就可以徹底把他們拖垮。

到了這種時候,難道躲在背後的人,還會跳出來拉這些注定要拋棄的小卒?

好萊塢始終都是勢力和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