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八章 誰也不比誰高尚(2 / 2)

拍攝的進度並不快,甚至可以用蝸牛般的速度來形容,娜塔莉有時會因為演員的問題喊停,有時又為自己的原因中斷拍攝,這樣一部類型的影片,對於女性導演來說確實不容易,她明顯還處於調整階段。

由於拍攝的是美國大兵在伊拉克的生活,娜塔莉還經常與劇組的特聘顧問交流,那是一位退役的美軍軍官,曾經長時間在伊拉克服役,並且多次協助過拆彈兵的工作。

對於這些,瑞恩都幫不上太多的忙,他只能創造最有力的拍攝條件以及利用好政治社會環境。

「我得到確切消息。」喬治?克魯尼忽然說道,「奧巴馬政府准備分批從伊拉克撤軍,最早一批估計今年就會撤離伊拉克,這對我們極為有利。」

「喬治……」瑞恩想到另一部確定今年上映的影片,不禁搖了搖頭,「我們面臨的對手也極其強大。」

「你說的不會是詹姆斯?卡梅隆吧?」喬治?克魯尼不禁皺起了眉頭,「如果他的影片在票房上再次有所突破,確實是個麻煩。」

雖然是個麻煩,但瑞恩實際上並沒有像他所表現的那樣擔心,《阿凡達》與《泰坦尼克號》有著本質的區別,除非學院的評委集體年輕三十歲,否則他們絕對不會將重量級的獎項頒發給一部cg動畫片。

按照奧斯卡的游戲規則,前世《阿凡達》輸給《拆彈部隊》一點都不冤,如果《阿凡達》能拿下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那才是真真正正的冷門。

學院的核心評委們是什么德性,選擇影片時會受到什么因素影響,其實顯而易見。

毫不誇張的說,決勝奧斯卡的因素,越來越取決於影片之外。

比如,為了減少意外發生的可能,瑞恩去年就讓試金石影業買下了德國一家制片廠出品的《生死朗讀》的北美發行權,並且強行將影片壓到今年發行,不在北美上映的影片,根本不具備申報奧斯卡的資格。

奧斯卡公關並不是秘密,但這些看不到硝煙的盤外招,往往遠離公眾甚至是奧斯卡的視野。

劇組休息的時候,瑞恩從安娜那邊接過咖啡壺,拿著娜塔莉的杯子,走到了監視器後面。

「找到感覺了嗎,親愛的。」瑞恩為她倒滿一杯咖啡,遞了過去,翻看著分鏡頭草本的娜塔莉頭也不抬的接了過來,「謝謝。」

她一口氣喝了小半杯,又將杯子還給瑞恩,輕輕捏起了眉心。

「目前還沒有爆炸戲和戰爭戲。」她搖了搖頭,「比我預想中的難很多。」

不等瑞恩回答,娜塔莉又說道,「但這樣才更有挑戰性。」

瑞恩沒有說話打攪娜塔莉,而是坐在一邊,觀看起了拍攝完畢的鏡頭。

《拆彈部隊》是一部故事片,也是一部紀實片,這是一個關於拆除炸彈的故事,也是美利堅慣有的施舍式的『和平悲歌』。

如同拍攝《127》小時那樣,娜塔莉運用了大量半紀實的手法,以瑞恩的推測,她是想展示出一個接近紀錄片水平的伊拉克戰場和美國大兵的生活狀況。

但像其他好萊塢式的戰爭反思影片一樣,影片永遠都會站在美利堅的立場上,給予的反思也不過就是勝利者施舍的憐憫而已,這一點不會改變,而且想要成為政治正確的影片,也必須堅持這一點。

好萊塢的導演和制作人不是笨蛋,也不會傻到去制作站在別國利益的立場上思考問題的影片。

「伊拉克人不會歡迎美軍。」

中午吃飯的時候,娜塔莉對瑞恩說起了不少自己的思路,「他們對待美軍的態度是冷漠的,我會如實反應這一點。」

「繼續。」瑞恩做了個請的手勢。

「但這是很少的一方面。」娜塔莉聳了聳肩,「就像你說的那樣,影片中的美軍忠誠、友愛、團結,竭盡職守,視榮譽為生命,我們要突出他們的正面形象!」

「親愛的。」瑞恩說出了一個事實,「就算我們抹黑美軍,贊美伊拉克人,他們依然會把我們視作敵人。」

「我知道這一點,所以我不會去做那種傻事。」娜塔莉頗為無奈的說道,「民族、宗教信仰和意識形態問題,是根本無法調節的矛盾。」(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