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防寒利器(上)(2 / 2)

……

這樣的東西,第一批是最賺錢的,因為只有一家有得賣,之後肯定會出來很多仿制,到那時候就賣得賤了。這一點雲雁回也和那姓毛的婦人說了,讓她們第一批多在家做一些,然後再賣,要抓緊時間。

這肯定也會引起一些綉坊的注意,若是能借此進綉坊做正式工,就再好不過了,這才是真正的有了穩定經濟來源,汴京的綉娘可以賺得很多的。

過了大約半個月,雲雁回已然看巡邏的衙役帶著手套回來,而且這時候,郝老板有約,於是叫上趙允初一起去好燒色,順便繞路去看看那家人。

經過半月之前那場新品發布會,倒流系列的產品已經在京中大熱起來,完全呈現了一種供不應求的狀態,預定的訂單都已經排到兩個月後去了。非常是汴京地區,一些外地商人也在大批預定。

這倒流壺和倒流香的原理,只要肯砸爛了研究,肯定能在短時間內研究出來。

但是,好燒色借了皇室的名氣,又占了一個先機,已經把品牌樹立起來了,所以即使有山寨品出現,那些有點追求的人,還是願意去定好燒色的壺和香爐。

而今日里,在好燒色實際上是要辦一場慶功宴。

非但是郝老板要慶祝好燒色的成功,還有一件大喜事。

之前雲雁回將倒流壺和倒流香爐進貢到御前,官家大為贊賞,雲雁回便將沈括也拱了出來。官家也知道他爹,後來便將其招入宮中考校了一番。

前幾日,有旨意下來,一是點了沈括之父沈周去明州為官——是個好地方。二就是叫沈括在工部當差,即日走馬上任,比他爹還先有差事呢。

這與雲雁回記憶中的是大不相同了,原先沈括應該是在他爹死後,才以父蔭為官,現在,卻成了經官家考校入朝。

反正沈家人是挺開心的,雖然沈括要留在汴京了,但是,誰不想留在汴京呢?

所以,其實是雙喜臨門了。

到了交班的時候,趙允初來開封府找雲雁回,兩人一起出門,一路打聽了一下,因是稀奇物件,很快知道毛氏在太學。

到了太學附近,果然,毛氏正在那里擺攤,攤位上堆了很多商品,有普通版也有豪華版,豪華版的手套、耳罩、口罩什么的,都是夾了絲綿的。而且,她還提供量體定制服務。

毛氏的兩個小女兒「全副武裝」,穿戴著她們家的商品,在攤位前面招攬顧客,很多人都被她們身上的防寒物品給吸引了。

既實用,又有趣,有的可愛有的逗趣,怎么看怎么讓人喜歡。

太學學生眾多,外面有條街便聚集了很多商販,熱鬧非常,所以這里雖說學生客人最多,但是什么樣的人也都有。

毛氏的商品賣得很快,不時還會有人來定制,甚至有一個學生,就坐在一旁,隨時等待給人的口罩上畫上不同的表情或者是圖案。不知是她們雇的,還是雙方合作。

站在雲雁回和趙允初這一方,可以看到很多剛剛買了東西的人,迫不及待地戴上了。

於是,這條街上就充斥了各種頭頂各種動物耳朵,或是被胡蘿卜、刀槍劍戟甚至板磚等各種物品「穿腦而過」的人。

還有半邊臉上的口罩有各種表情的,貓咪嘴有之,齜牙咧嘴有之,流口水的有之,甚至要有浪盪衙內的口罩上畫的是撅嘴親親的。

一些正經的太學學生,則只是戴著毫無花哨的五指手套而已。

偶爾竟然還有「狂生」的口罩上寫著「月考第一」……

這些物件,寫作防寒,念作賣萌,受到了汴京人的一致歡迎。

現代的物品再次在北宋人民身上復蘇,然而卻毫無違和感,因為這個時代的人民,就是這么標新立異,就是這么追求時尚!

……

過了好一會兒,看到毛氏面前好容易有了空隙,雲雁回方走了過去,站在攤位前,還未開口,毛氏已經認出來了。

毛氏盈盈下拜,「恩公。」

「毛娘子不必多禮。」雲雁回避開了,笑著問道,「生意可還好?」

毛氏眼睛都紅了,說不出的感激,「好呢,若是沒有您的主意,我一個月也賣不了這么些東西。對了,有綉坊在找我,希望我去綉坊,而且將這些放在她們那里大量制作。」

「那你還在這兒?」雲雁回問道。

毛氏不好意思地道,「這是您傳授給我的技藝,我怎么敢擅自售賣呢。若只是去工作倒也罷了,但是要賣這些做法……」

「可是,這些很容易仿制啊。」雲雁回失笑,「她們也不過是順便附加一下罷了,即便你不去工作,日後也會仿制的。」

雲雁回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大不了,若是給了你一筆『專利費』,你分給我就是了。」

毛氏一聽,這才答應。

她看到雲雁回雖然戴著耳罩,但是身旁的小哥卻空空如也,連忙從面前的商品中翻出兩套口罩、手套,和一副耳罩,遞給了他們。

雲雁回也沒推辭,但是他只要基本款的口罩和手套,然後嘿嘿一笑,對趙允初說:「你叫人給你畫個嚎啕的嘴吧。」

他啊,開始笑話起趙允初的愛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