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名動東京(2 / 2)

他們之間,是有約定的,那些請不到人的大官人們,如果不爽的話,可以來找他啊。

那他就要辯一辯了:這些人現在是給官家賺錢的,你的意思是,叫他們擅離崗位,去給你表演?你這么要求官家知道嗎?

其實這台詞都不消說,把雲雁回的名字擺出來就行了。他把張貴妃的弟弟搞回老家的事情,余威尚在呢,哪有人敢去招惹他。

……

開幕式完了之後雲雁回沒能立刻離開,因為開業的第一個月,這么大的游苑運轉起來,還有很多事情要忙,他只能繼續留在那里,方便及時決策。

當百姓呼聲越來越高,《東京日報》專版發出來後,雲雁回還和孔寄一起,去看了一出《望情魚》。

他們沒有在後台,而是坐在了觀眾席。觀眾席仍舊是爆滿的,台上演的是很受歡迎的第二折。

——由於整本戲太長,所以並非每日都會演全本的。

梁賦雪搖頭晃腦地吟唱:「桃杏最怕東風惡,惆悵嬌蕊打碧舸……」

《望情魚》的班底本就排練許久,在一朝成名之後,多了些底氣,表演起來,越發地出彩了,已經有了名角的范兒。

而孔寄——與其說孔寄是在看表演,不如說他是在看觀眾。他看著觀眾們隨著唱詞,也一通搖頭晃腦、抖腿撫掌,簡直不能更愉悅了。

雲雁回看了孔寄一眼,真是幸福感滿溢啊,他笑說:「你可不能就此滿足了,我說,新戲准備什么時候動筆啊?」

「快了,快了,」孔寄如夢初醒一般,「下一本,我想寫《三國》的故事。」

當初雲雁回哼的那兩句,叫孔寄心癢癢很久了,但是雲雁回始終不願意透露其他的——事實是他根本也不記得其他的。

孔寄都要生出執念來了,最後決定自己寫一本。

「不錯啊。對了,你的班子也該准備招人了吧?」雲雁回說道,「只是這次不好挑了。」

報名人數肯定不同以往,又要擔心里面有沒有別有用心的人。不過孔家班若要繼續發展,是肯定要招人的。

孔寄還想過,以後人手足了,戲也多了,還能夠設兩處分演。一批人在蒲關澤,一批人可以在東京城里,輪著來。

「嗯,到時候還得麻煩你幫我掌眼了,畢竟你可是地頭蛇啊。」孔寄笑說。

「哈哈哈,沒問題。」雲雁回看到一折結束,下面很多叫好的,還有很多送花籃的。還有簇擁上去,想和演員說幾句話的,那叫一個人山人海。

不得不說,《望情魚》的演員們已經是最近東京最紅的明星了。

而觀眾送的那些花籃倒是好,就用花田里的花插成,賣得價格是高,原因是這其實是一種打賞,每個花籃都分給演員和戲班抽成。

觀眾都很快接受了這種形式,比起直接砸錢上台,好像要好看得多。

那些送花籃的人里面,還挺多熟面孔的。

雲雁回這些天都在游苑里,他也發現了,有好些個閑人啊,有錢又有閑的那種,在這里一泡就是好幾天。

晚上呢,就住在民宿之中——這里的民宿,每逢假日價格統一還會提高,還有一些可以看花田、湖泊之類的房間,價格也比較高,不過都是官府統一定價,倒也不怕被坑。

一覺睡到中午起來,三餐,可以在居住的民宿里解決,但是更明智的,當然是去風情美食街,品嘗各國美食。

下午,在游苑里曬太陽,賞花,玩這里的各種項目,又或是干脆垂釣一下午。夜幕落下,就捧著一杯茶看戲,舒服得不得了。

不要說這些閑人游客了,便是好多蒲關澤的居民,都過起了這樣的生活呢。搬到這里來以前,他們都覺得這里環境是好,但是說不得還是要常常回城里,幸好有公共馬車。

可是真的住進來了,哪還想回城啊,城里人都到這里來好嗎?

他們幾乎家家都可以在這里擺攤、辦民宿,比在城里還要悠閑。這蒲關澤,什么東西都有,商城百貨齊全,各種游樂項目花樣百出。

所以說,還回什么城?本來就高的蒲關澤房價,現在已經更高了,不知道多少人想求購他們的房子呢,你看有哪個傻子賣了?

如今,蒲關澤的門票每天都限量放出,每天都是爆滿、脫銷,簡直一票難求,往往要提前多日預定。

買門票也就算了,進去之後,買吃的,買玩的,買用的,多得是花錢的地方呢。

即便你不去逛商場,看過各種節目的你,一定會忍不住購買蒲關澤游苑推出的周邊商品。

從熊將軍的帽子,到何麗姝的扇子,沒有人抵抗誘惑。

……

到了一個月底,游苑的人統計了收入報給仁宗,真是叫仁宗笑逐顏開。按照這個進度,會比預計中更快地收回成本。

更不要提對周邊經濟的刺激了……

大相國寺的禾花魚乃至整個魚市不說,拆遷安置到這里來的居民,光靠辦民宿就不知道多賺錢呢。

在這里開店的店鋪,生意也都特別好。大家賺了錢,再去花錢,到蒲關澤消費。蒲關澤賺錢了,也得擴大規模,有了更多的就業崗位,又解決一批就業問題。

這個良性循環將會容納入越來越多的環節,影響著汴京的經濟越來越繁榮。

金庫很多錢,仁宗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