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2 / 2)

還童 陳燈 1466 字 2020-10-02

我抿起嘴不想說話,自己往窗邊偏了偏,遠離了蕭恪,蕭恪看了我一眼,沒說話。卻在車停下的時候,先下了車,過去替我開了車門,將我直接抱著下了車。

我掙扎著想下地,蕭恪卻拍了拍我的屁股,輕聲道:「乖,叔叔抱你。」

蕭家大宅是一幢中西合璧的別墅,依山傍水,傳說是從前國民黨時期某國民黨高官的私邸,花了不少心思,沒來得及入住就去了台灣,轉過幾手,有傳說這宅子請了高人來踏勘風水,位置極好,旺族,蕭恪的爺爺當年花了不少精力才弄了下來,住進去沒多久便喜得貴子,之後步步平順,他便信了,直接定為本家住宅,蕭家人丁旺盛,蕭家老爺子還在的時候,我跟著父母來做客過一次,因為我過世的爺爺和蕭老爺子是同一條壕溝的戰友,真正同生共死過的,後來父親又和蕭恪的父親正好在同一座城市任職,住在同一個大院,當時交情頗為不錯,我和蕭恪才這樣親密。

誰知道後來我們林家凋零下來,短短幾十年只剩下我一個,其實我和蕭恪初三的時候分開過,他父親任職提拔到別的市,而我要跟著姨丈阿姨住,就這樣分離了,再見面就是我再次變成了孤兒,考上了大學,在大學里和蕭恪重逢……然後,我們戀愛了,如膠似漆的時光只有四年,卻好似燃盡了一輩子能用的感情,畢業的時候,蕭恪告訴我,他決定結婚。

蕭家人提倡多子多福,兄弟齊心,所以一貫早婚,且蕭家老爺子軍人作風明顯,說一不二,子孫輩的婚事幾乎由他一言敲定,無人敢違逆。蕭父是他的次子,長子已在炮火中犧牲,所以蕭老爺子尤其看重這糟糠之妻的次子,蕭恪是長孫,更是從小寵愛,後來蕭老爺子一口氣又給蕭恪添了三個叔叔,其中最小的一個比蕭恪還小,果然是龍馬精神寶刀不老。

尤記得有次我無意間聽到蕭父教訓蕭恪的小叔:「你看看林家老爺子,喪偶以後堅決不肯再娶,又不肯給兒子娶個大家族的女兒,隨隨便便娶個沒根基的媳婦,結果獨苗說沒就沒了,剩下個小孫子無人托付,淪落到外家撫養,人走茶涼,誰幫你?這樣好的根基,說沒就沒了,若是當年續娶,再生幾個,有幾個叔叔在,幫扶著,以林家老爺子當年血掙下來的功勛,戰友們看顧著面子,怎么樣也能興盛門楣,又或者找個有些背景的兒媳,那也還有背景雄厚的外家把小孫子抬起來,結果你看看現在誰還記得林家?所以我們這樣家庭,娶妻生子是對家庭的責任和義務,原是推脫不得,若是子孫都隨心所欲,不上幾年,血脈薄了,人丁稀少,不要別人來推,你自己就倒了!」

看看,我家原來是這樣的反面教材。

進了鐵門就是草坪,路旁是有些年頭的法國梧桐,高大濃蔭,蕭恪一路抱著我進去,路上有人駐足向他招呼:「三哥回來了?」他們面貌都或多或少有著蕭家人的特征,深目,濃眉,高鼻以及一個顯得分外堅硬的下頷。總的來說,蕭老爺子是個成功的人生贏家,將自己出生入死拼下來的資本淋漓盡致的發揮了作用,子孫在各界都有建樹,且一呼百應,互相守望,死的時候也是極盡哀榮……

蕭老爺子去世後,蕭父名正言順主持了蕭家,幾個異母弟弟娶妻以後也都在常駐的城市住下,逢年過節才回來一聚,不過卻也送了些子侄來這邊讀書,想也是要借借住宅的福氣運勢。蕭父當年負責軍工企業,三個叔叔則從軍從政從商的都有,到了蕭恪,卻眼光獨到,在外創辦了通訊公司,借著東風時運,又有雄厚背景,自然就越做越大,如今蕭家幾支,都靠著蕭恪這邊的干股分紅吃飯,自然都紛紛送了孩子過來,和嫡系親近些,自然總有羹分的。

其實他當初白手起家,在學生時代就自己籌措資金和幾個同學開公司的時候,是得不到蕭父的支持的,不過也就當他還讀書,鍛煉鍛煉,所以也沒干預,沒想到幾年下來,國內通訊產業發展迅猛,市場需求極大,蕭恪這個高科技公司很快進入上層有心人的視野,之後和幾個企業合並重組、改制、上市,在蕭家全力支持下,搖身一變變成了龐然大物。誰又知道蕭恪一開始的初衷,其實是希望自主創業,能夠自己養得起自己,然後有了話語權,能夠自己做主自己的終身大事,不必按蕭父的要求娶名媛,而是能和我在一起。誰想到這家小小的通訊公司後來越發壯大,最後各方利益盤根錯節,而蕭恪作為公司的創始領導者,不知不覺成為了家族利益的關鍵,各方博弈的焦點,反而再也脫身不得。

他決定結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沒有和我長篇大論什么苦衷,我也知道他為什么這樣選擇,與其兩人在對抗了全世界,彼此耽誤了青春,精疲力盡磨盡激情彼此埋怨後悔猜疑怨恨,反目成仇終成陌路,不若在彼此都還有美好印象的時候早些做決斷,我們興許各自也能有不錯的人生。

我們是和平分手。

卻沒有一別兩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