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口口相傳(2 / 2)

在缺乏足夠宣傳營銷的情況下,《電鋸驚魂》口口相傳,雖然不像主流商業大片那樣能人盡皆知,口口相傳的效應卻是最能帶動其他人購票的方式,很多恐怖片愛好者或從朋友、或從同事、或從親人口中得知這部影片的信息,然後走入影院,絕大部分都會得到滿足,再次向自己周邊擴散……

這種從相對信任的人口里得知的消息,流傳速度確實比較慢,對人的實際購票刺激,卻遠遠超過媒體上面的炒作。

凱文-哈蘭德是一個圍繞電影圈討生活的自由職業者,像他們這樣的人有很多,比如某個電影明星來拉斯維加斯舉行活動,他們可以接受一些公司的雇佣,充當最熱情的粉絲,有些公司需要調查作品在賭城的熱度或者市場前景,他們又可以化身為調查員。

好萊塢養活了他們,他們也緊密圍繞好萊塢討生活。

這次他接受了一家調查公司的雇佣,周末三天在同一家影院中,調查一部電影的數據,為了三百美元的薪酬,他還是很盡心盡力的。

這是拉斯維加斯的一家影院,凱文-哈蘭德長期從事相關的工作,早就與影院里的人混熟了,否則也無法從事現在這份臨時職業。

夜有些深了,電影院里面的人在變少,影院安靜的吸煙區里,凱文-哈蘭德給對面的人點上一根煙,「我調查的那部片子怎么樣?」

這人是影院的營運部主管,深深吸了口煙,不緊不慢的說道,「跟你看到的差不多,《電鋸驚魂》的觀眾人數一直是上升的趨勢,剛剛進去的這一場,最少也有六十個人!」

「看來這部片子很有潛力啊。」凱文-哈蘭德嘀咕了一句,又問對面的人,「這是今天最後一場了吧?你們的票房統計也應該出來了吧?」

「就知道你小子叫我過來沒好事。」營運部主管指了指他,彈了下煙灰,「上午放映兩場,應該是270美元左右。下午情況好些,四場大概1200美元。今天晚上你看到了,那個百人廳的上座率已經超過百分之五十了,四場放映最少也有1600美元,今天應該在3000美元左右。」

凱文-哈蘭德趁熱打鐵,又問道,「這個成績怎么樣?」

營運部主管聳了聳肩,「《電鋸驚魂》只有一個廳,不過論單廳成績的話,僅次於米高梅的《律政俏佳人》和華納的《貓狗大戰》,能排在影院的第三位。」

前兩部都是典型的暑期檔主流商業大片,《電鋸驚魂》排在他們後面很正常,凱文-哈蘭德結束與營運部主管的對話,回到大廳里,找了張休息椅坐下,整理今天獲得的第一手資料。

一天下來,他總計咨詢過125位觀看過《電鋸驚魂》的觀眾,大概是能去看這種影片的人往往都是愛好者的關系,這些人對影片評價都極高,好評率達到驚人的百分之九十,尤其對導演不可思議的講故事的手法所震驚。

那個叫墨菲-斯坦頓的導演,好像在恐怖片方面很有一手。

可惜,導演應該是個沒名氣的新人,否則這種水准的影片應該進入更多的院線才對。

凱文-哈蘭德搖著頭,把已經整理好的資料塞進公文包里,又去影廳前台取來一份暫存那里的調查報告,做最後的檢查。

這是一份目標觀眾從哪里獲知影片才前來購票的調查報告。

上午來觀看影片的人,得知《電鋸驚魂》的渠道主要有四個,一是平面媒體和報刊,大概占到三分之一;二是電視廣告和深夜宣傳片,大概也有三分之一;三是網絡上面的信息,不到三分之一;四是來影院看到海報和預告片後臨時起意,這部分人最少。

而到了下午和晚上,有一部分觀眾幾乎是從零快速上漲到了接近三分之一的比例——聽其他人說起這部影片後,受到影響前來購票的觀眾!

雖然不是職業做這一行的,但凱文-哈蘭德經常臨時客串,明白這意味著什么。

看過《電鋸驚魂》的觀眾得到了極大的滿足,願意與人分享這份愉悅,從而在不知不覺間變成這部影片的宣傳途徑!

這樣的影片往往觀眾口碑爆棚,最後都會拿到不錯的成績!

《電鋸驚魂》呢?凱文-哈蘭德知道他現在統計出的觀眾反響簡直用熱烈都無法形容,但影片只在30家影院點映,能走進去觀看者往往是這類血漿片的愛好者,給好評似乎是理所應當的事情,等擴大放映後呢?更多的人看到這部影片,是不是會呈現另一種局面?

好萊塢點映口碑爆棚,擴大放映後撲街吐血的電影可不少。

這一天下來,他已經下意識的把《電鋸驚魂》歸類到了能夠擴大放映的行列中。

轉過頭,凱文-哈蘭德看了眼影院里面張貼的海報,上面墨菲-斯坦頓這個陌生的名字,無法帶給他太多的信心。

剛剛收好這份調查報告,不遠處傳來一片腳步聲和喧鬧聲,凱文-哈蘭德看看時間,今天最後一場《電鋸驚魂》散場了,他沒有上前的意思,今天工作做的足夠多,該到撤的時候了。

人群中,一個腦袋又大又圓的中年人引起了凱文-哈蘭德的關注。

影院營運部的主管已經看到了那個中年人,靈活的就像是兔子一樣從人群中鑽了過去,「明茨先生,真的是你,沒想到你會來我們影院,這是我們的榮幸。」(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