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紅毯推手(2 / 2)

蹭紅毯墨菲知道,但還可以買邀請函?

「可以買到戛納的邀請函?」他問道。

「當然啊。」艾瑞卡-斯坦伯格不像是在開玩笑,「如果你是戛納電影節贊助商支持的明星或者其他方面的電影工作者,拿到一張邀請函是很輕松的,就算不是的話,也同樣有機會參加戛納電影節,在重量級的紅毯上露面。」

在墨菲曾經的認知里,戛納電影節絕對是高大上的存在,蹭紅毯他以為就是戛納商業化的極限了,沒想到還能買走紅毯的機會。

「艾瑞,」他很感興趣,「能詳細說說嗎?」

「這些其實都是錢可以解決的,」艾瑞卡-斯坦伯格也不推辭,「先說紅毯兩邊容易被媒體和電視鏡頭拍到的觀看席位,一般一等席位需要2萬歐元,次一點的1萬5000歐元,再差一些的5000歐元。」

「走紅毯需要的價格就更高了。」他繼續說道,「基本都在10萬歐元以上,不過你是戛納官方贊助商的代言人的話,一般1萬歐元就能夠搞定。」

「還有戛納的其他公開活動,」談起這方面,老資格的艾瑞卡-斯坦伯格可謂見識廣泛,「比如某些品牌贊助的活動,你只需要購買一定數額的該品牌商業,就可以拿到走紅毯的機會。」

墨菲知道這個一定的數額肯定不菲。

「其他肖邦之夜,閉幕式,或者熱門影片的首映式,只要肯花錢,在戛納都能拿到相關的紅毯邀請函,」艾瑞卡-斯坦伯格聳了聳肩,「你參與一次電影節就會明白了,這些都是近乎公開叫賣的。而且不止是戛納,威尼斯電影節和柏林電影節也類似。」

他又說道,「戛納電影節舉辦一次需要1500萬歐元到2000萬歐元的經費,主辦方不想辦法籌錢的話,這個電影節早就完蛋了。」

對於普通人來說,花費如此大的代價在戛納電影節的紅毯上面走一圈顯然非常不值,但對於明星來說,卻是難得機會。

按照艾瑞卡-斯坦伯格的說法,電影節推出的這些撈錢法門,主要針對的就是想蹭紅毯的明星們。

用他的話來說,很多國際電影節上面,不止有電影銷售經紀人,還有「紅毯推手」這種特殊的存在。

紅毯推手們不僅僅為明星謀求走上電影節紅毯的機會,對明星進行包裝,花高價參加紅毯秀。

甚至戛納還有一些公司或者機構也陸續推出類似服務,連普通民眾都可以花錢買到走紅毯的機會。

這種「高大上」的服務也是令墨菲咋舌,就是不知明星能否享受折扣;不然花那么多錢,只為去戛納找攝影師拍個照,在相應媒體上報道一下,也真浪費,不如直接花錢買篇專訪,還少了旅途的奔波勞累。

他這個大半個身體都藏在幕後的導演,也不可能完全理解演員明星們的想法。

跟艾瑞卡-斯坦伯格聊了這么多,其實對墨菲最為有用的信息,還是那一點——戛納好重口!

一部影片口味越重,往往越能在戛納電影節上面引發關注,勾起媒體、觀眾以及國際看片商們的爭論,而爭論對一部電所能帶來的商業性收益大多超過損害。

後面的剪輯中,墨菲也適當放開了戛納展映版的尺度,影片拍攝的所有大尺度鏡頭,只要不跟整體情節沖突的,都被他采用合適的方式,剪輯進了這個版本當中。

在那點不多的特效制作完成之後,他再次召集演員配音,這拍攝時大面積采用現場錄音,需要配音的場景並不多,主要集中在詹姆斯-弗蘭科、小羅伯特-唐尼和傑西卡-查斯坦三個演員的戲份上面。

另外,這一次的配樂墨菲還是采用了老方式,從已經有的音樂中選擇合適的曲子,支付一定的版權使用費後,由專業的音效剪輯人員添加到成片的配樂之中,配樂主要以金屬搖滾和電子樂為主,尤其是最後的結尾大戰,配樂必須能烘托氣氛。

完成這些,墨菲又剪輯出兩支預告片,交給了米拉麥克斯方面的營銷人員,這部影片的宣傳營銷會由米拉麥克斯的專業人士負責,他這個導演只需要配合就可以了。

後期制作耗費了整整兩個月的時間,三個不同的版本完成之後,並不是最終的成片,完成的樣本還要交到米拉麥克斯的手里,由韋恩斯坦兄弟做最後的裁決。

也就是說墨菲的剪輯版本並不是最後出現在影院里面的成片。

四月份最後的兩周里,哈維-韋恩斯坦和墨菲頻繁見面,就影片的一些場景交換意見,墨菲現在沒有要求最終剪輯權的本錢,又不是偏執狂,也根據哈維-韋恩斯坦的要求,對影片的部分鏡頭進行了適當的調整。

時間緩緩進入五月份,米拉麥克斯對《恐怖星球》的北美宣傳剛剛開始,墨菲和艾瑞卡-斯坦伯格以及其他幾名工作人員,攜帶著影片的拷貝,踏上了前往法國的飛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