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為難和反對(2 / 2)

其中有多少是弗蘭克-米勒這個原作者的個人分紅,那就是他和黑馬漫畫之間的事情了。

同時,在弗蘭克-米勒的堅持下,協議的備忘條款里面還有關於導演的規定,協議中墨菲必須是項目的導演,制作方想要更換導演必須經過弗蘭克-米勒的同意。

弗蘭克-米勒從始到終都在預防改編後的電影偏離漫畫風格的軌道。

搞定改編權,輪到了caa與米拉麥克斯談判,其中最為主要的就是一系列打包服務背後的制作人員的薪酬問題。

由於《恐怖星球》為米拉麥克斯帶來了不菲的收益,影片到九月底,全球票房累計已經超過五千五百萬美元,就像好萊塢所有電影公司一樣,米拉麥克斯也篤信成功者可以繼續成功的商業准則,完全同意墨菲計劃書中的規劃,繼續使用幕前的小羅伯特-唐尼、詹姆斯-弗蘭科、塞斯-羅根和喬納-希爾等人,只是對西耶娜-米勒存有疑慮,不過也是可以通過協商解決的小問題。

幕後的菲力-拉舍爾、保羅-威爾森、海倫娜-埃斯波拉、大衛-羅比和傑克-沃森更是沒有異議。

他們同樣清楚一個成熟默契的制作團隊對制作一部影片的重要性。

所以,米拉麥克斯再一次讓艾瑞卡-斯坦伯格擔任項目的制作人。

不過,也不是一切都會這么順利。

在比爾-羅西斯與艾瑞卡-斯坦伯格就墨菲等人的薪酬談判上,遇到了一些麻煩。

按照墨菲的預算和米拉麥克斯的預估,這個項目的制作投入怎么都不可能低於三千萬美元,即便是米拉麥克斯這種等級的電影公司,如此大的投資也感覺到了壓力。

特別是他們在昆汀-塔倫蒂諾的《殺死比爾》上面投入巨資,影片卻因為各種關系一拖再拖,到現在還沒有上映,整個公司的資金鏈已經有些吃緊了。

即便可以通過融資和預售解決部分制作資金,米拉麥克斯卻也需要投入一定的啟動資金,他們不可避免的要壓縮前期投入,以減少投資風險和資金壓力。

因此,米拉麥克斯不想付給墨菲這個導演和其他演員過高的基礎片酬。

尤其墨菲,連續兩部影片全球票房超過五千萬美元,已經可以讓比爾-羅西斯向米拉麥克斯喊出五百萬美元級別的導演片酬了。

這樣的片酬無疑會進一步推高影片的制作成本,對於資金鏈吃緊的米拉麥克斯來說,這是很不想看到的情況,他們需要減小壓力,也需要制作團隊分擔風險。

在好萊塢,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這部分成本壓入後期分成里面,影片盈利不佳,創作團隊也拿不到多少酬勞。

米拉麥克斯只開出了二百萬美元的基礎酬勞,墨菲對此沒有異議,只是交代比爾-羅西斯在後期分成上面盡力爭取。

經過兩輪談判,雙方很快達成了協議。

墨菲在影片開拍前和完成所有制作後,可以分兩次拿到各一百萬美元的基礎酬勞,如果未來《罪惡之城》的北美票房超過已經確定的三千五百萬美元制作成本線,他能拿到一百五十萬美元的基礎獎勵,如果北美票房達到五千萬美元,則能拿到三百萬美元的的分成獎勵,八千萬美元是四百五十萬美元,一億美元則是六百萬美元。

這只是分成協議的一部分,在比爾-羅西斯的談判下,墨菲還將第一次參與到影片的周邊分紅當中。

根據雙方簽訂的協議,除了工會硬性規定的比例,墨菲還能得到《罪惡之城》北美電視和錄像帶版權收入的百分之一作為報酬。

這一比例看著確實不高,比如影片的首輪電視播放權賣出幾百萬美元的話,他只能得到幾萬美元,但這是長期的飯票,影片不會只在電視台播放一輪,dvd是把租賃和銷售都計算在其中,也就是說只要這部影片還存在,就可能為他帶來收入。

誇張點來說,即便哪天他破產沒錢了,也不至於連吃飯都成問題。

至於好萊塢影片如今越來越倚重的海外票房,墨菲暫時還沒有參與分成的資格。

確實,很多劇組為了減少資金壓力和降低風險,會與哪怕是名氣不大的演員導演簽訂分成協議,但協議方資歷不足,就想拿到高額度比例的分成,只能說痴人說夢。

墨菲很清楚,自己這條不斷向上攀登的好萊塢之路是一步步走出來的,不是妄想想出來的。

搞定這些談判,劇組順理成章的正式成立,弗蘭克-米勒也從紐約來到洛杉磯進入劇組,不過他這個掛名導演也就是掛名,劇組所有重要位置幾乎都是墨菲的長期合作對象,即便他想做什么,沒有墨菲點頭同意,也根本做不到。

當然,墨菲的影片就是以漫畫風格作為基調,雙方之間也不存在理念性的沖突。

而且弗蘭克-米勒也不是那種張揚的人,要這個職位更重要的是監督,而不是制造矛盾。

與之相比,反而是哈維-韋恩斯坦提出的演員要求,更讓墨菲為難和反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