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不平衡感(2 / 2)

而丹妮莉絲-坦格利安的人選,墨菲同樣留給了熟人。

本著盡可能吸引男性觀眾和用熟不用生的觀點,加上演員本身的積極回應,墨菲在兩次試鏡之後,就確定由傑西卡-阿爾芭來出演這個角色。

雖然原著中的丹妮莉絲-坦格利安嬌小玲瓏,但傑西卡-阿爾芭本身也不算特別高,更不像查理茲-塞隆那樣看上去相當的魁梧,纖細苗條外加漂亮性感的外貌,也很適合這個角色的要求,而且喬治-馬丁也沒有反對。

至於演技,那就更不是問題了,小屏幕的演技不像電影那樣需要爆發力,傑西卡-阿爾芭足以應付,這個角色也不需要多么出色的演技。

話說回來,墨菲不多的印象里面,曾經的那位丹妮莉絲-坦格利安演技也未必比傑西卡-阿爾芭更好。

除了演員和其他方面的籌備之外,墨菲還與喬治-馬丁一起,對劇本進行最後的修改,主要修改的戲份基本都來自一個角色,也就是丹妮莉絲-坦格利安。

關於她的主線劇情不會改變,人物設定也是以原著為基礎,墨菲想要改動的,是丹妮莉絲-坦格利安太過明顯的開掛現象。

與喬治-馬丁的交流中,墨菲得知這是他最喜歡的一個角色,創作時有所偏心不可避免,相比於其他主要角色幾乎看不太到的主角光環,丹妮莉絲-坦格利安簡直可以用頻繁開掛來形容。

其他主角從一開始,就厄運悲劇不斷,沒有最慘只有更慘,從來都沒走過運,而丹妮莉絲-坦格利安相比於他們,人生就像是坐上了火箭一般,她如果有時候有一點點不走運,那後來劇情也會幫她開一個更大的掛來補償她。

相比其他主角,丹妮莉絲-坦格利安的線容易讓人產生相當的不平衡感。

當然,墨菲主要負責提意見和審核,具體的修改還是會尊重喬治-馬丁這個原著作者的意見。

這個系列如果能走上正軌,未來的路還有很長,沒必要與原作者產生太多矛盾,那樣有害無益,很多時候妥協往往能達成更好的效果。

喬治-馬丁也不是那種固執已見的人,也適當采用了墨菲的一些建議,會讓丹妮莉絲-坦格利安的路變得更加艱難一點。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多數主要演員基本確定下來,除了肖恩-賓和傑西卡-阿爾芭之外,墨菲沒有使用其他知名演員,演員陣容大多以那種混跡多年、又沒有成名的人選為主,這樣可以節約片酬方面的支出,有更多的資金可以投入到拍攝和制作當中。

連續幾次的劇務會溝通,墨菲也確定劇組在渡過初步的磨合之後,會分為一大二小三個拍攝組,他會給保羅-威爾森和塞斯-羅根單獨拍攝的權力。

劇組在北美的籌備也接近尾聲,做完最後的工作,墨菲就准備帶領整個劇組飛過大西洋,前往另一邊的北愛爾蘭。

由於墨菲連續不斷的成功,好萊塢很多人和公司都在關注他的動態,當聽說他扔掉電影,選擇執導制作非常冷門的奇幻類電視劇集的時候,大部分人都在冷眼旁觀,等待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好萊塢新銳導演栽一個大跟頭。

「你覺得他會成功嗎?」

伯班克華納大廈頂層的豪華辦公室里,迭戈-哈里斯看著對面的新任ceo布魯斯-羅森布魯姆,說道,「奇幻類電視劇從來都沒有成功的先例。」

他異常的疑惑,「他為什么要選擇這種題材?」

「這個人的想法,永遠都不同於一般人。」布魯斯-羅森布魯姆雙手抱胸,「當初你能想到他被華納和dc拒絕後,會選擇死侍這樣一個邊緣化的漫畫角色嗎?你能想到《死侍》最後能在北美賣出3億美元嗎?」

迭戈-哈里斯搖頭,「我不敢想。」

布魯斯-羅森布魯姆又說道,「還有。你能想象《死侍》之後,他去執導了《消失的愛人》,把好萊塢奉為金科玉律的價值觀統統嘲諷了一遍,按照正常的情況來說,這樣的影片肯定會遭到觀眾的抵制,結果呢……」

他攤開手,「《消失的愛人》在北美大賣2億2000多萬美元,向我們證明,所謂的好萊塢電影價值取向,也是可以被打破的。」

「這樣的人……」布魯斯-羅森布魯姆稍稍提高聲音,「即便選擇再冷門的題材,影片價值取向再反主流,我認為他都有很高的成功幾率。」

迭戈-哈里斯想了想,用力點了一下頭。

「你們當初都沒有認真看那份計劃書。」布魯斯-羅森布魯姆繼續說道,「只有我大致瀏覽了一遍,我到現在都認為,墨菲-斯坦頓就是那個能帶領dc超級英雄電影走出低谷、重現輝煌的人!」

《超人歸來》的慘敗,讓他趁機坐上了華納兄弟ceo的寶座,dc漫改電影斷送了布魯斯-伯曼的前途,同樣也關系到他的前途命運。

「接下來我們該怎么辦?」迭戈-哈里斯問道。

布魯斯-羅森布魯姆平靜的說道,「我去找墨菲-斯坦頓,再跟他談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