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姿態問題(2 / 2)

「比爾,我們的公關工作做一點適當的調整。」墨菲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原本的計劃不變,我們再增加一些話題,讓《華爾街之狼》保持一定的熱度。」

「這點可以。」比爾-羅西斯摩挲著下巴,說道,「有話題才有關注度。」

墨菲又說道,「還有,我們在媒體上制造一些聲音,顯示一定的姿態。」

比爾-羅西斯問道,「什么姿態?」

「我們不是為了沖獎而沖獎!」墨菲雙手抱胸,說道,「相信你比我更清楚,電影學院核心成員的那幫老頭子們的思想,完全不能用常態來衡量,很多時候專門對著他們口味制作沖獎影片,為了沖獎而沖獎的人,反而會被他們冷落。」

「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比爾-羅西斯完全認可墨菲的說法,「沒拿最佳導演前的馬丁-斯科塞斯,現在的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都是這方面的典型。所以,過去我也提醒過你,為了沖獎而沖獎往往適得其反。」

「對,就是這樣。」墨菲輕輕點頭,「因此,我們要顯示出一種態度,《華爾街之狼》不是專門為了奧斯卡而制作的影片。」

他忽然笑了起來,「事實也是這樣,《華爾街之狼》並不是完全因為奧斯卡而制作。」

這話比爾-羅西斯相信,像墨菲這種導演,永遠都不會忽視影片的商業利潤,他的風格也不是很對奧斯卡的胃口。

比爾-羅西斯站起來走了幾步,思考了一會,說道,「這件事交給我負責好了。」

又討論了十幾分鍾,墨菲、比爾-羅西斯和律師羅伯特的這次三人會議也宣告結束,墨菲繼續配合二十世紀福克斯的宣傳計劃,比爾-羅西斯負責一系列的奧斯卡公關活動,羅伯特則去應對喬丹-貝爾福特的訴訟案,盡量不牽扯墨菲太多的精力。

在好萊塢,能走到墨菲這個地步,所代表都不是自己,而且每一個人的背後,基本都有一個較為成熟的團隊,很多時候的群策群力,遠比一個人光著腦袋往前硬闖效果要更好。

每年的12月1日,是北美頒獎季正式開始的時間,現在漸漸接近了十二月中旬,很多前哨獎項都公布了評獎結果,或許是受到喬丹-貝爾福特不斷攻擊影片失實和競爭對手拿此來做文章的影響,與去年的《無恥混蛋》不同,墨菲和《華爾街之狼》幾乎無一例外的落選了這些獎項的提名名單。

情況對於《華爾街之狼》相當不利,尤其時間漸漸接近一月份,學院隨時可能宣布派發奧斯卡提名名單的選票。

也就在這時,墨菲和比爾-羅西斯以及二十世紀福克斯聯手劃出大手筆,連續在業內影響力巨大的《好萊塢報道者》購買版面,刊發與墨菲和《華爾街之狼》相關的消息。

「墨菲-斯坦頓,一位從來沒有拍過爛片的導演!」

「好萊塢最具個人風格化的導演和他制作的風格獨特的《華爾街之狼》……」

像這樣的新聞都只是常規的宣傳手段,在這些常規宣傳手段里面,還故意提起了影片那些備受非議的地方。

「隨著北美感恩聖誕檔期諸多電影的先後亮相,可能是本屆奧斯卡頒獎季最具分量的影片《華爾街之狼》終於在之前一系列跳票、剪輯未完、檔期調整的不利消息中重裝上陣,在院線中與觀眾見面。」

「但毫無疑問,這部時長接近三個小時的黑色喜劇甫一出場,就以其令人咂舌的尺度,挑戰了包括觀眾、影評人、甚至奧斯卡獎評委們在內所有人的心理底線;而由此引發的兩極分化的評論口碑和觀眾感受,也就毫不出乎所有人意料了,而這個現象在奧斯卡獎的頒獎季,又絕非一個好消息……」

「在這部墨菲-斯坦頓執導的《華爾街之狼》里,塑造了一個奢侈糜爛吸毒成癮的股票經紀人角色:喬丹-貝福德。這個角色在片中無惡不作、寡廉鮮恥、頹廢墮落。觀眾如果能夠忽略影片最後10分鍾喬丹-貝福德被fbi調查和聯邦法院定罪的情節,全片幾乎就是奢侈糜爛生活的全面展示。」

發布這些,墨菲和二十世紀福克斯不是為了讓影片自黑,恰恰是向眾多的奧斯卡評委中的老頭子們顯示:看,我這部影片根本就不是專門為了沖擊奧斯卡獎而制作的,否則干嘛弄那么多爭議和大尺度的鏡頭呢?

這種宣傳方式看似有些荒謬,但人心是這個世界上最難衡量的東西,尤其是一群上了六十五歲的老頭子,就像墨菲說的那樣,在絕大多數的時間里,任何人都不能用平常人的思維去衡量他們。

他們的思想真的很奇特,讓人無從把握,沖獎的人太在意奧斯卡,會被他們認為制作電影的目的不純;遠離奧斯卡的話,又會被他們認定不尊重權威獎項……

這也就是墨菲所說的姿態問題,姿態有時候也會決定是否獲得奧斯卡評委們的青睞。

所以,墨菲給《華爾街之狼》這部影片敲定了一個基調,並且通過《好萊塢報道者》公開顯示出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