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紐約的三次方(2 / 2)

「我可以慢慢等。」羅斯指了指四周,「我有的是時間。」

墨菲離開州立監獄,開車回去的時候,還在考慮羅斯的話,改編這樣一部電影,並不容易,尤其自己與他關系密切,立場不自覺的就會偏向於羅斯,這是改編電影的大忌。

最好的方式,應該是像改編《華爾街之狼》那樣,把一個人展現在觀眾面前,而不做任何評判。

不過,現在不是考慮這些的時候,畢竟他還有一部影片正在拍攝。

隨後的時間里,墨菲繼續新項目的拍攝,拍攝還是集中在威尼斯的片場當中,由於影片已經有了正式的片名,二十世紀福克斯的宣傳推廣工作也陸續開始,其中就有一場墨菲必須要參加的新聞發布會。

在配合制作方的宣傳上,墨菲從來都不會推諉,因為他始終都很清楚宣傳營銷對於任何一部影片的關鍵性。

這次新聞發布會放在了比佛利山希爾頓大酒店的新聞廳,相比於過往那些新聞發布會,並沒有任何出奇的地方。

好萊塢是個模式化非常嚴重的地方,比如這次新聞發布會,走完例行的過場,發布會來到最重要的記者提問環節。

作為影片的制作方和發行方,二十世紀福克斯旗下福克斯新聞網的記者第一個被新聞官點了名,她站起來問道,「斯坦頓導演,能透漏下新影片的大致內容和主題嗎?」

立即有人把話筒拿到了墨菲面前,墨菲輕輕點了下頭,說道,「新作暫時命名為《混亂之城》,講述男主角為鏟除紐約市的邪惡勢力,努力拼爭的一個犯罪動作影片,觀眾將看到一個全新的紐約,一個從黑暗角度來展示的融合了倫敦、巴黎和墨西哥等城市要素的全新大都會。」

來自《紐約時報》的一個男記者,成為了第二個提問的記者,「墨菲,這么說影片中的紐約會與現實中的不同?」

「是的,非常不同。」墨菲並不否認這一點,「這會是一個誇張版的現代紐約,一個讓人喘不過來的大都市,它使人深陷其中,讓人感到無邊無際,我想讓觀眾感覺到紐約市是個既熟悉又危險的地方。」

他想了想,又強調道,「我給影片中紐約的定義是『紐約的三次方』,為了抓住城市的這種本質屬性,我和我的劇組已經做好了准備。」

盡管無法在紐約實景拍攝,不過越來越出色的cgi合成技術,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遺憾。

當然,那些純粹的城市的外景會盡可能的實景拍攝,但該用電腦合成畫面的地方,墨菲絕對不會猶豫,更不會放棄,他不是技術派,也不是堅持膠片的傳統派,根本不會堅持所有畫面都必須實景或者使用模型拍攝,在計算機高度發達的現在,cg的成本不斷下降,很多時候比使用道具模型拍攝更省錢省時省力。

還有拍攝,墨菲從准備期開始,就在熟悉imax攝像設備,從這部影片開始,他會越來越多的使用imax技術拍攝後面的影片。

總之,他從來都不是一個膠片控,也從來都不排斥先進的技術。

就像有聲電影取代無聲電影,彩色電影取代黑白電影一樣,數字技術取代膠片技術同樣是大勢所趨,也不是幾個導演堅持就能夠改變的。

墨菲不排斥使用膠片技術,也不贊同膠片退出電影產業,電影應該保持多樣性,如果所有的電影都變成數字技術制作的好萊塢的爆米花,恐怕會是全球影迷最大的悲哀,不過,墨菲不像某些人那樣,他永遠都不會沉浸在過往的輝煌中。

新舊更替是這個世界永遠都不會變換的主題。

新聞發布會結束後不久,各大媒體的新聞網站,就更新了相關的內容,大部分媒體都對墨菲的新片持觀望態度。

畢竟犯罪動作片已經過時了。

這次新聞通告只是墨菲拍攝中的一個小插曲,所有的宣傳推廣暫時只會由二十世紀福克斯負責,蓋爾-加朵負責居中聯絡,新聞發布會之後,她每天都會與卡拉-費斯見面,以保證劇組和二十世紀福克斯之間溝通的順暢。

其余的時間,她基本都待在片場,哪怕沒有工作可做,也會站在片場外圍觀看墨菲的拍攝。

最近這段時間,墨菲主要在拍攝亨利-卡維爾和利亞姆-尼森的對手戲。

「那個亨利-卡維爾話很少……」

因為沒有自己的戲份,瑪格特-羅比站在蓋爾-加朵旁邊,看著片場中正在做准備的亨利-卡維爾,說著對方的八卦,「沉默的就像是一根木頭,很無趣。」

蓋爾-加朵並沒有理睬瑪格特-羅比的話,只是看著片場里面,片場被綠幕環繞,墨菲正在和菲力-拉舍爾指揮布置攝像機,一台笨重的imax攝像機被吊臂吊起,正在緩緩往滑軌上面移動。

前幾天的時候,蓋爾-加朵試過這台imax攝像機,它遠比普通的數字攝像機笨重,操作起來相當不便,但拍攝的畫面不得不讓人驚嘆,確實有它的獨到之處。

當然,作為制片人,她非常清楚,這樣的攝像機啟動,也就意味著大筆的資金消耗。

「墨菲又把亨利-卡維爾那個笨蛋叫過去了。」瑪格特-羅比在她耳邊說個不停,「這個英國佬悟性很差,這場戲又特別重要,估計墨菲會好好給他上一課。」

蓋爾-加朵轉頭看著瑪格特-羅比,問道,「這場戲很重要嗎?」

「當然了。」瑪格特-羅比解釋道,「開拍第二天的那場對手戲,是克里斯-丹恩與雷納理念上的碰撞,這一次是讓克里斯-丹恩學會控制憤怒。」(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