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物有所值(2 / 2)

至於音樂,不得不說漢斯-季默是一位商業配樂大師,越來越多的配樂樣本被他送到了福克斯大廈的工作室,雄渾的號角聲,緊湊的節奏,營造出的一種黑暗而又偉岸的氣氛。

這些都讓墨菲相當的滿意。

而且漢斯-季默這個人不止是配樂大師,也很懂得商業運作。

「擔任《黑暗之城》的配樂師,能跟墨菲-斯坦頓這樣才華橫溢的偉大導演合作,是一種無比的享受和快樂,也是我莫大的光榮。他是那種願意聽取他人意見,歡迎各種觀察見解的睿智導演。」

面對記者的采訪,漢斯-季默毫不吝嗇自己的贊譽之詞,「我們一起工作,想要一起制作出一部偉大的電影,我們都想被震撼,被驚喜,但是與觀眾產生強烈共鳴也是我們追求的。不管制作場面有多宏大,墨菲最為關注的,還是故事本身,只要看過他之前的影片,大家都能體會到他的良苦用心。」

事實證明,花費重金聘請漢斯-季默,完全是物有所值。

到了十二月份,精剪完成的差不多的時候,墨菲考慮制作《黑暗之城》的第一支預告片,漢斯-季默也再次來到福克斯大廈的工作室,協助他完成這部分工作。

按照雙方簽訂的合約,漢斯-季默需要為預告片配置足夠出色的配樂。

這也是預告片制作中相當重要的工作。

所有的商業導演其實都明白,商業電影的預告片能不能吸引人,音樂權重會占據百分之三十以上。

一段旋律有范、節奏變化豐富的音樂,可以說是動作電影預告片的核心,預告片剪輯技藝再出色,音樂平庸的話,預告片也會顯得平庸;音樂品位高,曲子編輯的好,那么剪得稍顯糙一點都沒關系。

音樂是最直觀給人「感覺」的東西,兩分鍾的音樂包含著巨大的情緒流,一個字也不用講,音樂一起,就能讓觀眾感到「興奮」「感動」「愛情」「幻滅」「哲學」「宗教」「緊張」「恐懼」「壓抑」等情緒,這些抽象的大主題里面又能細分出無數具體的意象。

而畫面和對白,在預告片的短短兩分鍾時間里,只能呈現出零星的「信息」。

所以說,預告片的配樂相當的關鍵。

配樂重要,剪輯當然也不能忽視,在漢斯-季默完成預告片的編曲之後,墨菲根據音樂,讓普通鏡頭的剪輯故意不壓在節奏上,只把重要鏡頭壓在節奏上。

為什么這樣呢?所有鏡頭全壓著節奏上,第一很楞,第二看起來像mv,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每個鏡頭都壓在節奏上,都很爽,到了出彩的鏡頭或者該強化的鏡頭時,再壓在節奏點上就沒那么爽了,效果就出不來了。

另外一點,墨菲在預告片的整體把握上,會在鏡頭起高潮之前壓低,高潮後要安靜,再起更高的高潮,比如開槍爆炸之前,他會剎住音樂,讓整個音響安靜下來,說句話或者什么的,再起開槍或爆炸。

這樣做是為了讓高潮顯得更高更有力,通過能量差產生對比,做強預告片的效果。

隨著影片的後期制作一步一步完成,距離2013年5月份的上映時間越來越近,二十世紀福克斯對《黑暗之城》的宣傳推廣也越來越密集,相關的海報和幕後拍攝趣聞不斷放出,像是墨菲、瑪格特-羅比和詹姆斯-弗蘭科等主創人員,也頻繁在媒體上露面,制造一些能吸引影迷的話題。

與此同時,互聯網上面的『病毒營銷』也始終沒有放松過。

感恩節的時候,影片的官方網站和墨菲的推特賬號,推出了一個全民參與的字謎游戲。該游戲要求網友點擊網頁上的字條,通過字條上顯示的城市名以及線索,去尋找字母,然後拍下來上傳到這個網站上,當分布在美國21座城市的49個字母都被找齊時,就能拼成一個完整的句子。

這一新奇的線上線下互動活動頓時吸引了眾多網友參加,很快,那句話「這個世界的生存之道就是無法無天」就被拼了出來,而《黑暗之城》也在這第一波的互動營銷中聲名大振。

活動的熱烈反響,也為二十世紀福克斯接下來的線下活動積累了經驗和信心,很快他們又策劃了魔術師模仿大賽、全球禮物大搜捕、克里斯-丹恩支持者大樓亮燈儀式等活動,也都取得了不錯效果。

用《好萊塢報道者》上的評論來說,《黑暗之城》通過線上線下活動相結合,成功實現了宣傳效應最大化,為以後其他電影的病毒營銷提供了絕佳的范例。

這樣的宣傳也吸引到了無數人的關注,比如馬爾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